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综合新闻 > 正文

沙家浜文化:几多感叹几分醉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7月10日 06:33 解放军报
沙家浜文化:几多感叹几分醉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沙家浜文化:几多感叹几分醉

  

沙家浜文化:几多感叹几分醉
在游客的眼里,今日的沙家浜是历史、现实与艺术的叠影。作者提供

  

沙家浜文化:几多感叹几分醉

  电视剧《沙家浜》剧照5月,电视剧《沙家浜》的热播,让沙家浜镇的旅游业像这个早到的夏天一样火热。和无数寻找剧中场景、体验战斗激情、感受沙家浜文化的游客一样,
记者于近日走进了阳澄湖,走进了春来茶馆,也走进了那一段战火纷飞的岁月。

  1 到处可见“阿庆嫂”和“郭建光”

  车入沙家浜镇地界,路边一幅十分显眼的广告牌迎面而来——演员许晴扮演的阿庆嫂手捧“春来茶”,嘴角一抹浅浅笑意,似乎正对来客诉说着这里感人的鱼水深情。

  在沙家浜,到处可见“阿庆嫂”、“郭建光”、“沙奶奶”的“身影”。茶馆里,头挽发髻、身系月白大作裙、手拿“煮三江”铜壶的“阿庆嫂”们忙不迭地招呼着客人;名为“阿庆嫂大酒店”的饭馆,生意红火得直到午夜。芦苇荡风景区里,更是走不多远,就有一处京剧《沙家浜》选段的情景再现在你面前:“接应”、“智斗”、“授计”、“斥敌”……木刻的雕像虽然有些粗糙,但人物的眉眼神色却逼真得让人有些恍然,如同置身于20世纪30年代的那个小村子亲眼所见。

  一和沙家浜人谈起“阿庆嫂”、“春来茶馆”等,他们总是那么自豪,有说不完的话题,仿佛这一切就在昨天刚刚发生。其实,戏剧就是戏剧,现实就是现实。“阿庆嫂”、“郭建光”只是众多原型人物的代名词,沙家浜镇上的400多个茶馆中并没有“春来”,沙家浜的地名也是因为有了那部京剧才由横泾改得。一部艺术作品能对现实产生这么大的影响,不能不让人感叹。但无可否认的是,这种影响缘于真实的历史生活——这块土地是真实的,团结抗日的故事是真实的,军民鱼水深情更是真实的。

  如今,这些艺术形象的真实,已经活生生地住在了中国人的心中。在瞻仰广场上,一座高6.5米、重70余吨的花岗岩人物群像雕塑前,人头攒动、笑语声声。望着“新四军战士”和穿着阿庆嫂独特服饰的“年轻大嫂”,不少游客问:“那男的和女的可就是郭建光和阿庆嫂?”导游小姐笑而不答,少顷才俏皮地说:“也许是,也许不完全是。”

  2 真实的历史远比戏说更精彩

  无论京剧《沙家浜》,还是电视连续剧《沙家浜》,剧情本身是虚构的,但在真实的烽火年代中,这里却发生着和艺术作品中一样扣人心弦、惊心动魄的情节。最直接的证据,莫过于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

  纪念馆内有一处蜡像,表现的是五六个人在一个小堂屋内开会的情景。从这里,我们得知,1939年11月6日,在东唐市一个土地庙里,新四军留下的那36名伤病员发起并组织的“新江抗”正式成立。从此,他们与当地的人民群众一起斗日伪、歼顽敌,书写了动人的战斗故事。

  馆里灯光并不明亮,可36名伤病员之一的刘飞中将在《新华日报》发表的回忆文章《阳澄湖畔》以及新华社记者崔左夫的长篇通讯《血染着的姓名》却被张贴在醒目的位置。从这里,我们得知,正是这两篇文章,促成了文牧先生的沪剧《芦荡火种》以及后来名扬全国的京剧《沙家浜》。

  在馆内展示的一件实物——一个粗陋的农家妇女使用的线板上,歪歪扭扭刻着这样几个感人肺腑的字:“勿用日货”。从这里,我们又得知,之后的“阿庆嫂”、“沙奶奶”等人物的出现,不仅仅是艺术的构思,还有着真实人物的传承。

  让人欣慰的是,在如织的人流中,大多数参观者都是青少年。这让人想起了纪念馆的另一个身份——被中宣部正式命名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采访中,一位中学生告诉记者,他和他的同龄人原本对这段历史和各种版本的《沙家浜》都所知甚少,所以即使看了电视也没留下什么印象。而今天的红色之旅结束后,他们最直接的感受是,真实的历史远比戏说更精彩。

  据该馆馆长朱亚辉介绍,近年来,沙家浜人大力开发红色资源,为纪念馆配备了许多附属功能:每年“七一”党的生日,这里举办的入党宣誓和重温入党誓言的仪式一个接着一个;专门开辟的影片放映厅,可容纳近100人同时观看,20多部爱国主义影片供你任意挑选;以“沙家浜”故事为题材组织的“体验新四军生活”、“芦荡迷宫游”、“我是游击队员”等活动吸引了周边省市的许多学校,光是上海,每年就有1万多名学生前来这里参观学习;而新建的“江南农具馆”、“古船馆”、“沙家浜史料馆”等,更充分展示了沙家浜的民俗文化和革命历史,将原有的纪念馆一再放大。朱馆长告诉记者:“这几年,来沙家浜的外国游客也越来越多了。去年,我接待了一批来自日本的游客。面对无可辩驳的历史,他们低着头,在英雄的雕像面前默立了好久。”

  3一部电视剧留下一座影视城

  “我们假期也常常去沙家浜游玩,看到电视里那熟悉的芦苇荡,对人的视觉和心情来讲,总有一种贴近、亲切的感觉。”30集电视连续剧《沙家浜》拍摄完成后,常熟人幸运地成为首批观众。一位当地人对记者谈起自己的观感时,这样说道。

  在记者看来,该剧之所以能够获得对于沙家浜的革命传统故事几乎可以倒背如流的“老常熟”的肯定,除了因为它没有像近年来的一些红色经典翻拍剧一般恶搞历史,忠实原著绝无戏说外,还在于剧中呈现的那个沙家浜,春天桃红柳绿、岸柳成行;夏天荷花流红、芦苇滴翠;秋天芦花飞舞、鱼鲜蟹肥;冬天芦花赛雪、炊烟袅袅,与人们心中的“鱼米水乡”别无二致吧。

  问及哪里有如此形神兼备的“沙家浜”,风景区的工作人员手指向南,自豪地对记者说:“那就是我们的江南影视基地!”

  经过游船点,沿一座木桥蜿蜒而行。桥的尽头,有一座界碑矗立——“沙家浜”。径直深入,“春来茶馆”、“刁宅大院”、“古石板街”、“沙家浜城楼”等主要景点便活生生地出现在你眼前。据说,电视剧开拍前,《沙家浜》剧组为了追求最好的拍摄效果,要求找到一个有30年代的常熟城、沙家浜古镇、春来茶馆、大片芦苇迷宫、沙奶奶生活的小渔村的地方作为拍摄地,但在周边古镇、影视城踩点时发现都不太合适,而沙家浜以大片的芦苇生态湿地、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最终成为剧组的不二选择。就这样,为了又一部艺术作品,沙家浜人用了79个日夜,在55亩荒滩上奇迹般地建起这座“沙家浜镇”,而电视剧中90%的场景都放在了这里拍摄。

  除了《沙家浜》中的重要场景,影视基地还还原了一个古色古香的小镇风貌:青砖墙上,雪花面膏、跌打损伤之类的广告,赫然在目;古街两侧,灯笼店、绒线铺、丝绸店等各色店幌迎风舒展,各种各样的生意店面见证着上个世纪30年代沙家浜的繁华与富足。

  如今,江南水乡影视基地成为红色旅游胜地沙家浜的又一个亮点,吸引了更多的文艺工作者来到沙家浜进行创作。风景区的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到现在为止,影视基地已经完成了《金色年华》、《三言二拍》、《中国酒王》、《白玉堂传奇》、《茉莉花》等10多部影视剧的拍摄。《碟影藏龙》和《精武飞鸿》剧组也正在紧张拍摄之中,下半年还将有电视连续剧《卡门上海》、《追杀横路晋六》等在此开拍。

  走过风景区中的红石村,挂在小书屋窗前的一块木牌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其上用大红油漆书写着:“祝贺《沙家浜昨夜风云》荣获中国作家创作成果金奖,农民作家徐耀良被提名为‘构建和谐社会中华民族知名作家称号’!”

  遗憾的是,记者没能见到这位当地有名的“农民作家”,只是在这本书的后记中了解到他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的前前后后:“记得在初中读书时,有位外地教师说:‘你们这里曾出过英雄石楚材。’从那时候起,我经常为能在这块土地上成长而感到自豪……一个个光辉的形象、一则则生动的故事,一直魂牵梦绕着我,这也许就是我动手写沙家浜的原因吧。”

  如今,“写沙家浜的人”已经越来越多。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根植于这方热土,从光荣的传统中汲取创作营养。

  出乎记者预料的是,沙家浜深厚的文化底蕴不仅滋养了“写沙家浜的人”,还孕育出“收藏沙家浜的人”,被常熟市评为“十佳工人收藏家”的魏国庆,就是其中之一。他用6年时间,斥资近万元,收藏了有关京剧《沙家浜》、沪剧《芦荡火种》的300多种印刷品、音像制品及日用品。

  在距“春来茶馆”不远的史料馆中,记者见到了这些凝聚着魏国庆无尽心血、一番情结的珍贵藏品。一本本泛黄的舞台剧本、一幅幅班驳的水粉画、一张张缺角的剪纸,近万元的收藏,虽非价值连城,但它却是沙家浜人珍贵的“无形资产”。在风景区,史料馆已经成为一处特殊的景点,进进出出的游客无不对收藏者的细心、精心和用心发出由衷的赞叹。对此,魏国庆只有一句话:“希望我的收藏能留住那段历史,并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中永远扎根。”

  如今,“沙家浜文化”的触角已经悄悄地深入了沙家浜人的生活,各种以“沙家浜”为主题的摄影展、书画展、赛诗会,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家常便饭”。在“春来茶馆”品一杯已然用矿泉水冲泡的“春来茶”,听一段票友们清唱的《沙家浜》选段,吟几句赞颂鱼水情深的诗句,沙家浜人在咀嚼历史、品味艺术、畅想未来中编织着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本组稿件由本报记者刘璇、通讯员胡伟、马骥、吴爱民、许映茹撰写。)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