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被美国牵着鼻子走:中国也可以先发制人(图) | ||||||||
---|---|---|---|---|---|---|---|---|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7月06日 09:47 环球时报 | ||||||||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每当美国又有人渲染“中国威胁论”时,中方的反驳仿佛总是不如攻击的一方有效。这究竟是为什么? ●中国舆论通常被动回应美国人的论调,无法引起国际媒体的关注。再则,中国舆论对美国人的相关论调并没有深究,一律批驳到底,这反而使事情恶化
●普通美国人并不都关注中国的军费增长,或是中国到非洲寻找能源,许多人对中国的文化、历史和社会更感兴趣 研究中美关系的中国学者都有感触,“中国威胁论”在美国挥之不去,成为两国关系发展中的一个阴影。值得注意的是,每当美国有人渲染“中国威胁”时,中方的反驳仿佛总是不如攻击的一方有效。这究竟是为什么? 我们也可“先发制人”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有两个主要的原因。首先是中国没有采取主动。有关“中国威胁论”讨论最多的时期,通常是每年美国国防部向美国国会提交《中国军力年度报告》的时候。既然知道每年四五月份会出台这份报告,为何不采取“先发制人”的办法,首先提出美国的军费开支每年递增多少,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多少,再和中国的比较说明中国的军费增长并不像美国所渲染的那样。美国军方说中国在福建驻军就是“战略野心超越台湾海峡”,那么美国的航母都开过太平洋到中国门口了,基地都修到和中国咫尺之隔的周边各国,美国的意图又是什么?如果中国媒体认为这方面占有事实优势,就应该理直气壮地和美国进行公开辩论。 遗憾的是,中国舆论大多是五角大楼的报告出台之后才反击,发出“反对”的声音。一位五角大楼官员曾在某年《军力报告》出台当天对我说,你看,中国媒体“明天一定会写出带这样标题的新闻”。中国媒体被动回应的方式容易给人造成“被牵着鼻子走”的印象。国际新闻最忌讳的就是报道已经报过的新闻,所以中方的回应通常不会得到太多转载。因为美国人的注意力有限,在看过一次报道后,有相同内容的新闻通常已少有人关注了。 相反,对于美国人一些比较新的说法,中国的媒体却讨论得不够。比如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佩斯曾经在一次国防部简报会上提到,看一个国家是否对另一个国家构成威胁,不仅要看她是否有这样的实力,还要看她是否有这样的意图。他说,“我并不认为中国有这样的意图”。这是美军最高指挥官做出的判断,如果有中方舆论给予回应,做一些有说服力的文章,那是再好不过了。可惜佩斯的话被绝大多数美国媒体忽视,而比较“信奉”国际媒体的中文媒体因此也没有重视它的分量。 中国人可能自己夸大了“中国威胁论” 第二个原因是,由于某种中英文语言上的误解,中国人有时自己渲染和夸大了所谓的“中国威胁论”。许多美国人在提到“中国的威胁”时,更多指的是中国发展“威胁到美国的地位和实力”,主要强调“美国的被威胁”,而不是“中国的主动威胁”,其实更多可能是美国人对不确定未来的担忧,并不是说故意要把中国描写得多么邪恶可怕。许多美国人在谈到中国经济发展时,都用相当欣赏和羡慕的口吻。中国应该理解美国的这种担忧,适当给予疏导和解释,而不是一听“中国威胁”,就认为已经形成某种定论,一律批驳到底,因为这反而会使事情更恶化。要知道,中国近年来在各个方面都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而美国却被反恐战争所拖累,又怎能不对自己未来忧虑呢? 还有一词对美国人的“中国威胁”印象影响很大,即邓小平提出的“韬光养晦”。中文意思更多强调的是“收敛锋芒,不使外露”,但五角大楼的翻译却是“掩藏实力,等待时机”(hide our capabilities and bide our time)。这长期以来给五角大楼的情报分析家们拉响了警笛:中国在掩藏什么?等待时机做什么?五角大楼中国事务顾问白邦瑞在2000年出版《中国对未来安全环境的辩论》一书就对五角大楼的翻译加以发挥,认为中国“存在一种危险的、掠夺式的霸权心态”。美国人通常还会误解邓小平的后半句话“有所作为”。中国到底想有怎样的作为?因此,中国有必要向美国人全面解释清楚,消除不必要的误解,不给鼓吹“中国威胁论”者以口实。 美对中国的印象不全在军事 “中国威胁论”之所以在美国还有市场,还与中国企业家虎视眈眈地瞄准美国市场有关。就像日本产品在上世纪80年代大举涌进美国市场,引起美国人的抵触一样,许多美国公司现在也有“谈中国色变”的症状。美国的制造业向中国转移意味着一些人要丢掉饭碗,他们的担忧是可以理解的。而许多中国公司在谈到打入美国市场时,通常希望通过低价格、低成本的竞争优势“所向披靡”,对与美国本土公司的竞争往往持“你死我活”的态度,与全球化的环境下许多国际公司主张“共赢”的理念是不符的。这样“杀气腾腾”抢占市场的战略自然会招致美国公司的联合抵抗,而中国公司在美国人心目中留下的印象,也会使他们对中国的整体看法趋于强硬和充满敌意。 其实,普通美国人并不都关注中国的军费增长,或是中国到非洲寻找能源,许多人对中国的文化、历史和社会更感兴趣。最近出差,在飞机上和两个美国海军军官坐在一排。问他们对从未去过的中国的印象,一致的反应是“商品非常便宜”、“中国菜很好吃”,然后补充一句“中国的发展非常快”。有一次去看病,女医生看到我戴的珍珠项链马上停下手上的工作,问我哪里买的,多少钱,然后很向往地说“一直都非常想去中国”。一位和中国公司打过官司的“资本家”虽然对中国产品的低价格恨之入骨,可是他最喜欢读的书之一是老子的《道德经》,说可以从中得到很多哲学启发…… 无论是中餐,珍珠项链还是《道德经》,这些独特的“中国特征”都是中国可以提供给美国人和国际社会的物质和精神资源。如果中国能够更好地在美国、在国际社会“推销”这样的“文化产品”,外国人对中国的印象可能会更加友善,而以怀疑为天性的战略专家也可能觉得中国为世界做出的贡献大于中国崛起带来的“挑战”。(隗 静 作者是旅居美国的媒体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