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媒体炮制“大陆60小时攻下台湾”报道(图) | ||||||||
---|---|---|---|---|---|---|---|---|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6月26日 09:46 世界新闻报 | ||||||||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近日,一篇关于《大陆60小时攻下台湾》的文章,在日本各大网站或者论坛间被竞相转载。不过,人们可能很少想到,这篇文章的出处竟是日本一家以炒作擅长的八卦刊物,其文章内容更是经不起推敲。 炮制“大陆攻台”报道
这篇被读者称为“一看标题就很唬人”的文章,是日本著名杂志《周刊新潮》根据对日本前陆上自卫队将领福山隆的采访撰写而成,而报道的模式是日本媒体中常见的“先报道后推翻”式。 文章先引用福山隆的话说,“中国大陆会在某年六月的梅雨季节,出动数十万官兵,对台湾发动突然攻击,使台湾束手就擒”,“如果真的发生,日本也无法幸免”。最后,文章又否定了这种可能性,称“中国政府肯定不愿意动武使来之不易的经济增长毁于一旦,而会采用和平方式来解决台海问题”。 其实,这已经不是《周刊新潮》首次拿“台海危机”说事,只要与台湾有关的文章,都会成为该杂志热炒的对象。去年4月14日,该杂志发表文章《不能孤立台湾》,称“中国一侧有600多门导弹炮对准台湾,中国的潜水艇横行于台湾海峡和巴士海峡等”。 专家指出,日本对台湾的关注,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1945年之前,台湾曾经被日本长期占领,而愚民教育使一部分人如李登辉之流忘记了祖宗,说什么22岁以前自己是日本人。此外,许多日本人认为,台湾海峡关系着日本的海外石油生命线,台海如果发生战端,日本很难幸免。正因为此,日本有很多专门研究台湾问题的机构,比较有名的有早稻田大学台湾研究所等。这些机构虽说是私立的,但是每年得到政府资助的大笔研究经费。他们的研究成果有时能够影响政府的决策。比如,早稻田大学教授志方俊之的《远东有事》、亚洲军事分析组编的《亚洲有事·7场战争》等等,都被政府人士视为参考书籍。 “读者想看我们就写” 不过,对《大陆60小时攻下台湾》的报道,日本一些读者也感到莫名其妙。一位日本读者在其博客上写道:“想不通写这些文章的人到底有什么意图?写这种题材到底对谁有益?”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看看像《周刊新潮》等日本小报小刊的面目。 日本最著名的市场化刊物有《周刊文春》、《周刊新潮》、《周刊现代》和《周刊邮报》等等,每周一期,提前在地铁中挂出彩页广告作宣传。这些刊物的内容以探秘娱乐为主,最爱曝光日本皇室、政坛名人的隐私秘闻。总之,只要能吸引眼球、提高销量就可以。 另一个“脍炙人口”的话题就是台海问题。日本各周刊的主编都明白,要想扩大销量就写中国。《周刊新潮》的社长曾就报道的选题如何取舍一语中的地说,“读者想看我们就写”。《周刊新潮》社长的观点,在日本很有代表性。该刊物是日本杂志界的老字号,创刊已经有半个世纪。其竞争对手的编辑部负责人花田纪凯说:“杂志社系统的周刊,甚至是现在所有的综合周刊,多多少少都受《周刊新潮》的影响。” 虚假炒作屡惹官司 日本刊物的这些内幕消息是如何得到的呢?曾是《周刊新潮》记者的柳原滋雄在《周刊新潮·编辑部的真相》一书中揭露了新闻的操作内幕,从中可以窥见其选题操作过程。 柳原滋雄说,编辑部主编把每期要报道的选题写在报社的记事板上,整个报社就围绕这些题材寻找材料,行内人叫“寻找数据”。新来的记者即“数据人”按照已经划定好的主题采访当事人,但只有那些符合文章主题的采访才能被选中,否则“就要对采访做些改动”,“直到符合要求”。 柳原滋雄说,《周刊新潮》八九成的消息源都出自匿名评论,所以记者有很大的“发挥空间”。柳原滋雄举了一例,比如问某人“是否有这个谣传”,一个人回答说“听说过”,那见报时就成了“十几个人都证实了这个消息”。 这种不负责任的报道,在让这些刊物获得知名度的同时,也惹来了一起又一起的官司。《周刊新潮》和《周刊现代》曾因为虚假新闻被判400万日元的罚款。此外,其新闻也因为“文字暴露、内容低俗”屡屡遭到抗议。比如最新一期《周刊新潮》关于“不伦之恋”的露骨报道,就惹怒了自民党议员佐藤由香里。目前,佐藤已表示不排除将对方告上法庭。 本报驻日本特约记者 王 佳 本报特约记者 金 羽 来源:国际在线-世界新闻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