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战略导弹部队“七兄弟” | ||||||||
---|---|---|---|---|---|---|---|---|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6月13日 14:46 中国国防报 | ||||||||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足迹遍布祖国各地,身后是一个个战略导弹待建阵地…… 凌晨5点,夜幕重重。勘测营营长李红伟拉起队伍出发了。 这个营担负着战略导弹待建阵地的勘测任务。几十年来,官兵们一茬接一茬,钻深山、闯戈壁、踏雪原,足迹遍布祖国各地。
这回,他们的目标是远方的一座无名山。 每名官兵都随身携带了开路用的砍刀、驱蛇用的竹竿和攀岩用的绳索。李营长告诉记者,他们所经之处大多是无人区,道路险峻、荆棘丛生、虫蛇横行,离不开这“三件宝”。 到达目的地后,大家顾不上休息就开始选点、测量。他们使用的工具是当今最先进的全站仪,只要将这种精密仪器的红外探头对准所要测量的部位,就能从电子屏上判读出该部位的经度、纬度、海拔和相对高度等数据。 技术员杨德朋是个绘图高手。战友们刚测完一组数据,他就用细细的曲线记录在图纸上。在这里,记者还认识了“钻探大王”魏金魁、“测绘能手”曹彦生等一大批技术尖子,他们都是导弹阵地勘测的行家里手。 中午时分,远处传来马达声。“是钻探分队在作业。”李营长介绍说,“每一座阵地在建设前都有若干个预选点位,测绘作业是将这些点位及周围的地貌绘制出来,钻探作业是通过钻取岩芯来分析它们的整体地质结构,地质、地貌都符合要求才是最佳点位。”说罢,他带着记者循声而去。 山腰间,技术员谢耀权正带着战士安装钻机底座。由于地基不平,底座偏了一度。他拿着罗盘左测右测,直到丝毫不差为止。他说:“别小看了这一度,钻到深处,钻孔就可能偏差好几米。” 在山顶,官兵们忙得热火朝天,有的在操作钻机,有的在拔取钻杆,有的在整理岩芯。钻探连连长李建峰指着一根根岩芯对记者说,它们记录着地下岩石的成分、硬度、酸碱度等情况,是山体地质结构的标签。 李连长给记者讲了一件事:有一回,他们对某山体进行钻探。这座山从外表看,岩石状况非常好,是个难得的好地段,可垂直钻探20多米后,却发现里面全是沙石,根本不适宜建导弹阵地。于是,他们果断建议放弃这个点位。上级很快就采纳了。 钻探机的轰鸣声停息了。不久,这座无名山很可能又将成为一处新的导弹阵地。届时,这些勘测兵又会在什么地方呢? 坑道兵 双手布满老茧,一群置身岩层深处的导弹“筑巢人”…… 记者在前往某工程团之前,就听过一连串有关他们的功绩:一个连的战斗力相当于过去一个团,一年干了以往几年的活,一个月刷新了10多项施工纪录。 走进这个团的施工现场,映入记者眼帘的是一台台高大的凿岩车,宛如电影《金刚》中的巨猿一般,挥舞着两条长长的钢臂,臂端的金刚钻头对准坚硬的岩石钻下去,就像钢针戳豆腐一样轻松,短短几分钟就钻出10多个深数米的炮眼。团长王安礼介绍说,以往打炮眼全靠风钻,最优秀的风钻手一天也打不了10个,如今一台凿岩车能让一个连的风钻手全部“下岗”。 半个小时后,炮眼打完了。爆破队立即冲上去填炸药。记者发现,每名官兵都拿了个竹制的工具,一个人能同时给10多孔炮眼加药。近百孔炮眼,他们仅用一刻钟就全部填满了。“这是我们发明的‘竹片串药加药法’,填药速度比以往快了十几倍。”爆破队长熊献在一旁介绍,“等会儿你看吧,我们还探索出‘控制爆破法’,实现了‘光面爆破’,一次成优。” 随着“轰隆隆”一阵巨响,坚固的岩层果然被齐刷刷地炸开了。硝烟散去,一台台电动扒碴机、侧翻装载机等现代化工程机械来回穿梭,把堆积如山的碎石头运出坑道。一台机械就能替代一个排的兵力,较以往用铁锹铲、用独轮车推的搬运手段可真有天壤之别。 在坑道出口,记者看到20多米高的混凝土自动化拌合站正在紧张地运转。10多辆大型运输车穿梭着把搅拌好的混凝土运进坑道。现代化的机械装备和先进的施工手段的广泛应用使得这个团攻坚克难、所向披靡。近年来,该团的施工单元已由团变成了营连,承担的所有坑道掘进任务都提前圆满完成,有的还被评为国家和军队的优质工程。 安装兵 焊花飞溅,巧手安装,只为导弹有个舒适的家…… 在通过若干道岗哨后,记者来到某安装团的施工现场。该团担负着导弹坑道内各种设施的安装任务。 团长鲁克平介绍说,每个导弹坑道内都要安装通风、排水、供电等一系列复杂设施,一是确保导弹在贮存时的温度、湿度、气压等外部环境保持相对稳定,二是满足阵地在战时减震、防爆、防辐射等方面的严格要求,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导弹安全,延长其寿命并使其保持良好的性能。 在坑道口部的加工车间,记者看到二级士官李晓亮正熟练地操作螺旋风管加工机。一张张铝皮被传送进机器里,一根根圆溜溜的风管从另一头滚出来。而他所要做的就是按照图纸要求,往机器里输入程序和数据。小李介绍说,以前加工风管全靠锤砸手卷,100个人忙活一天都顶不上现在机器加工半小时。 随后,小李给记者展示了好多种现代化的加工机械,从裁剪钢材用的等离子切割机、加工吊环用的弯头成型机到制作管卡用的煨制器等,不下50种。这些机械的应用彻底结束了完全依靠手工制作各种安装器材的历史。 鲁团长介绍说,为提高部队施工能力,近年来团里先后购置了500多台(套)高科技装备,同时还发动官兵开展“三小”革新活动,取得了120多项成果。 坑道里,焊花飞溅,马达轰鸣,不少官兵正站在高空作业平台上安装风管、水管和电缆线。 在随后的交谈中,记者认识了“电气大王”谭和平、“机装博士”武韬等技术尖子。该团20多个专业70多个工种都拥有一批过硬的专业人才。 在重要的施工点位上,记者还看到了“电子眼”。作业面的各种情况被同步传输到工程指挥中心。技术专家坐在指挥室里,就能全面掌握每个作业面的情况,及时处理各种问题。 施工间隙,负责工程质量的技术骨干聚在一起开碰头会,分析当天的工程质量、查找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 走出坑道,记者明白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该团的施工量能成倍增长,完成的工程合格率为100%、优良率超过90%? 阵管兵 巡护在导弹阵地,就是有条蛇想溜进来,也能在第一时间截获…… 汽车在九曲回环的山道上行驶了老半天,终于停在了山谷深处。一名机警的哨兵飞身闪出,检查了我们的特别通行证。记者意识到,已经进入了此行的目的地——神秘的战略导弹阵地。 在某导弹旅任永吉旅长的引导下,我们来到一座普通的平房。这座平房分里外两间,外间是担负阵地管护任务的某部官兵的简易休息室,里间是导弹阵地的数字化指控中心。一有突发情况,该部官兵就在这里集中,半个月都可以不出门。 在通过严密的检查后,记者走进了指控中心。只见两排电脑在井然有序地运行着,值班人员正在屏幕前调阅有关数据。这个指控中心可以利用监控终端对阵地内部及其他重点部位实施远程监视,实时采集相关数据,并进行自动化指挥控制。 阵地入口在指挥中心后面,安装有先进的门控系统。该系统采用多种手段进行识别,对人员进入阵地进行实时跟踪和记录。任旅长介绍说,在设备控制、图像监测、智能门控、环境安检等四大系统的帮助下,键盘“哒哒”声间,官兵们就能完成大多数值班任务。 穿过阵地入口,就进入到迷宫般的地下坑道,也就是导弹贮存的地方。导弹可真是个娇贵物,周围环境冷了、热了、湿了、干了都不行。过去,官兵们观测完每个点位的温湿度就需要半小时,不过现在不用了,阵地上已经建立了温湿度自动观测网。 除了阵地警戒值勤外,该部官兵还要对导弹阵地进行日常维护。护卫导弹阵地并不轻松,官兵手中那十几套操作间的钥匙就重达250克。地下坑道里终年见不到阳光,空气也不如外面新鲜。每次检查设备,几十台机器一起轰鸣,巨大的噪音震耳欲聋。“还有更多的考验呢。”唐连长说,“像森林大火、山洪暴发、敌特袭扰等突发事件,我们都得时刻提防,确保阵地绝对安全。”如今有先进的导弹阵地安全预警系统做阵管兵的“火眼金睛”。这套系统集防火、防洪、防非法闯入等多项功能于一身。值班战士说:“就是有条蛇想溜进来,我们也能在第一时间截获。” 装检兵 身着洁白的防护服,轻轻地走近导弹装备,时刻为导弹把脉…… “号手就位——”一声洪亮的口令刚传到记者耳畔,幽长的导弹坑道里就走来一列方队。每个人都被洁白的防护服裹得严严实实,看不清面孔。他们是担负导弹装备检修任务的某装检所的科技干部。 “检测装备!”一声令下,他们迅速分散到各个操作间,轻轻地走近导弹装备,通过各种精密仪器,对其进行细致的检查,每一个操作步骤都按检修方案有条不紊地进行。 指挥室里,专家组正通过大屏幕监控各操作间的工作情况。 “总装组出现气密性故障,需要分解检测,请求支援!”2号操作间刚发出求援请示,专家组就派出3名导弹专家赶赴现场进行会诊。10多分钟后,故障被顺利排除。 现场总指挥王国庆介绍说,通过信息化手段对检修工作进行全程监控,既减少了进出操作间的人员数量,又有效统筹了专家技术力量。 据了解,这个装检所的科技干部一半左右拥有博士或硕士学位,是一支由导弹专家挑大梁的王牌部队。 王总指挥告诉记者,导弹装备在长期贮存过程中,受到坑道内温度、湿度、介质等环境变化的影响,很容易出现细微的变化,而任何一种变化都可能影响导弹的发射精度。为此,他们经常组织技术人员到坑道内给导弹“把脉”,一有问题就及时处理。 连长唐胜华是个“老装检”。他说,装备检测是个细致活、技术活,来不得丝毫的差错。仅今年以来,他们就先后攻克了40多个技术难题,应用了10多项革新成果,使每次装备检测都取得了圆满成功。前不久,他们还依靠自身技术,将一个出现物化粘连的装备部件顺利拆分,填补了战略导弹装检领域的空白。 押运兵 “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是最起码的要求…… 前方警车开道,后面公安护送,路旁5米一岗……在这样的“优待”中,某特装运输营的车队出发了。该营担负着战略导弹特种器材的运输任务。 出于安全保密的需要,整个车队都是昼伏夜行。营长刘忠民告诉记者,每次执行任务,他们对外联络的一切线路都要中断。“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这是对我们最起码的要求。” 特种器材价值连城,异常娇贵。运输中,官兵们像对婴儿一样小心地呵护着,每隔两小时就检查一次器材的捆绑固定状态及周围空气、介质等情况,并向上级报告。 子夜,车队攀行在陡峭的山道上。气温越来越低。在闯过一道道“鬼门关”后,面前出现了一道长1公里、坡陡近20度的冰大坂,倾斜的路面滑得像浇了一层油。怎么办?硬闯过去肯定有危险,必须拿出一套稳妥的解决方案,刘营长和驾驶员跳下车,分头察看完地形后,在一起研究了老半天,提出“梯次跟进”、“快速垫轮”等办法。很快,车队又缓缓启程了。 这个营的驾驶员成天和特种装备打交道,人人都练就了一手绝活儿。优秀驾驶员汪崇军介绍说,特装运输车超高、超宽、超长。为练就一手硬功,他们经常在仅比车身长1米多的场地上练掉头,在比车头宽200毫米的500米狭长坑道练倒车,用大吊车练吊酒瓶。 凌晨,经过一夜奔波的车队悄悄驶进一座经过伪装的小院。这儿就是官兵的临时歇脚点。院外,小贩叫卖早点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官兵们肚子早就饿得咕咕叫了,但没有一人走出院门。因为他们知道这座院落就是他们整个白天的活动范围。 刘营长给记者讲了个故事:有一回,某连连长何文玺在执行任务途经老家时,碰巧在一家医院门口看到病中的妻子从里面走出来。当时他真想冲过去问问妻子的诊断结果,但纪律不允许,他只好躲在驾驶室里,眼睁睁地看着妻子渐渐远去。 特殊的使命,特别的纪律,多年来,该营官兵每年大部分时间都驰骋在祖国的万里运输线上。他们执行的各种器材运输任务全部做到了安全准时、万无一失。 测量兵 进入10分钟准备,弓步屈膝、收腹屏息、俯身弯腰…… 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矗立着一座高高的铁塔,塔尖上红旗迎风飘扬。 以这座铁塔为中心、半径两公里的圆周上均衡地部署着6组官兵,他们来自某测量营,正在执行给导弹报靶的任务。这座铁塔是预定标识,也是导弹的理论落点。导弹的打击效果主要通过它与实际落点的参考对比而判定。 “展开装备,整理器材。”副营长马志达一声令下,号手们像离弦的箭,迅速跑至预定测位,架天线、调设备、试通信,然后开启镜箱、安装镜体、释放镜头、调整镜表,将测量仪对准预定标识进行概略瞄准…… 马副营长告诉记者,给导弹报靶既艰苦又危险,而且“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官兵们承担着生理和心理的双重考验。但他们感到格外自豪,因为他们承担着二炮部队所有在役型号导弹着落点的报靶任务。他们的存在使导弹打击效果有了科学的判定依据。近年来,这个营闯大漠,进草原,累计行程20多万公里,完成了数十枚导弹的落点测量任务。 “进入10分钟准备。”首区指挥部的声音传荡在每个报靶兵的耳畔。空气顿时异常紧张起来。记者紧紧地闭上双眼,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睁开眼睛时,报靶兵已个个弓步屈膝、收腹屏息、俯身弯腰,头正,颈直,双目圆瞪。 “5分钟准备。”“3分钟准备。”“1分钟准备。”……无线电对讲机里,马副营长沉着而冷静的声音一遍又一遍地传来。官兵们始终保持这个特别的“造型”。他们说,别看这个动作简单却非常重要,它关乎导弹落点测量的成败。 “发现目标!”马副营长一声提醒,记者赶紧把视线投向天幕。一道白光自天际射来。滚滚惊雷啸动苍穹的声音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刺耳。报靶兵们反应异常迅速,瞄准观测、转盘跟踪。镜头紧紧地跟着那个光点。 “轰——”一声巨响过后,一柱烟尘蓬然腾起。导弹落地爆炸了。 “经度××,纬度××。”“经度××,纬度××。”……一个又一个报靶兵传来了导弹落点的精度数据。 首区指挥部里欢呼雀跃的声音通过无线电波传得特别清晰。记者在不经意间看到马副营长的嘴角微微翘动,灿烂的笑容于脸上定格。 (本版稿件由王锋牛小奇宋云峰韩海峰张显秋谷荣辉郭义闯王兆成本报特约记者王永孝曹建兵采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