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史漫谈: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魂归何处(图) | ||||||||
---|---|---|---|---|---|---|---|---|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6月05日 11:08 新京报 | ||||||||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张弘 出家?自杀?他杀?大顺皇帝最后归宿如迷雾 李自成殉难于何地,300多年来史学界虽有一些不同的争议,但殉难于通城九宫山的说法一直占着主导地位。
1955年,通城县人民政府根据政务院和省政府的指示,在离县城二华里的九宫山北原李自成墓址上重修了李自成之墓。墓成后,通山县的有人向《历史教学》编辑部提出了质疑。该刊在请专家作问题解答时,认为李自成殉难于通山九宫山。1964年,《历史教学》又发表了专文进一步论证李自成死于通山九宫山。从此在国内,李自成殉难于通山说占了上风,而殉难于通城说被取而代之。此后,关于李自成最后结局的说法出现了多种。为此,中国社科院历史所于1996年专门成立了“李自成结局问题课题组”,从湖南到湖北进行了实地考察。1998年,课题组负责人王戎笙教授执笔撰写了全文56万字的报告。然而,争论至今仍在继续…… 两个九宫山 林金树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中国明史研究会副会长。他也是当年课题组的另一位负责人。针对“李自成的确于顺治二年四五月间,死于湖北通山县九宫山”的观点,他和另一位同事杨志清均有不同看法。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时候他认为,“说李自成死于通山九宫山史证不足,说李自成兵败归隐湖南石门县夹山寺没有有力的证据。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没有十足的证据,但死于通城县九宫山的可能性要大一些。” 林金树认为,首先,记载“李自成于顺治二年四五月间,死于湖北通山县九宫山”的史书作者均为当时的官僚文人,他们立场鲜明,都是站在农民起义的对立面,仇视起义军,仇视李自成,恨不得李自成早受“天刑”,这种明显的政治倾向,强烈的报复心态,在他们的著作中必然会有所流露、反映。第二,清初很少有人说李自成死于通山。在记述此事的清初十六种著作中,明确记李自成死于通山九宫山的,只有《烈皇小识》和《荒书》两种。“我们对这种情况所持的态度是:一不以数量多少论是非;二对少数人的说法,必须进一步加以考证。”林金树说。 在湖北省境内,有两个九宫山,一在通山县,一在通城县。通山县九宫山,北距武汉市180公里,横贯幕阜山脉17.5公里,总面积43平方公里。主峰老崖尖海拔1656.7米,是湖北的道教名山,被誉为鄂东南第一山。而通城县的九宫山位于县城南约三华里处桃源洞之北,这是一座小山,它东临通(城)修(水)公路,西与长(沙)武(汉)公路仅一箭之隔,西南与幕阜山脉锡山主峰一脉相连,标高355米。通山县毗邻江西,而通城县则同时与湖南、江西接壤。 两县之间是崇阳县。据悉,持通山说的学者认为,明正统年间敕修的《大清一统志》,以及魏源的《圣武记》、蒋氏《东华录》、赵尔巽的《清史稿·地理志》也均载九宫山属通山县。《明史·地理志》有通山九宫山,通城仅南有锡山,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也记九宫山属通山,而在通城县下则未提有九宫山。另有学者根据《德义堂段氏宗谱》认为,段氏修谱时间为崇祯庚午(1630),比李自成之死早15年。这一记载表明,至迟在明代晚期,通城已有“九宫山”的名称,光绪十八年《湖北舆地记》、同治六年所修《通城县志》卷三都有通城九宫山的记载。 林金树称,中国经济史学界的元老李文治先生是主张通山说的,但他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为《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分册写的《李自成起义》一文中,对这个问题非常慎重:(李自成于顺治二年)“五月转战至湖北东南各州县。九月至九宫山(一云通山,一云通城)为地主乡团所围困。李自成牺牲。余部由刘宗敏、李过率领南下,联明抗清”。因此,李自成是否到过通山九宫山,这是李自成结局研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根据《阿济格奏疏考实》第4、5、6页所罗列的材料,就李自成是否被追围于通山九宫山问题分析,谁也没有在通山九宫山追着李自成。在湖南慈利县发现一块野拂墓碑,碑文有“追李闯于澧水”句,无论这个“追”作何种解释,都说明李闯到了澧水。 据林金树和杨志清的研究,亲自审查过《明史·李自成传》的张玉书在《张文贞集》卷七《纪灭闯献二贼事》文中所说的“九宫山”,也很难说是通山九宫山。 而《明史·李自成传》最后定稿,记李自成死于通城九宫山。所以,张氏在他文中所说的“九宫山”,也很难说是通山九宫山。 李自成之死的多种说法 林金树和杨志清认为,李自成自率轻骑掠食,为村民所困,“不能脱,自缢而死”,或被乡民杀死,或入庙为赛会山民击死。这是所有史料记载中最普遍,也是最模糊的说法。 林金树称,在记录李自成死事的问题上,《明史·李自成传》,选材最佳,立意最巧,自杀与他杀并存。它历时多年,经多人之手,反复修改,非为“撰写草率”,而是极为用心,绞尽脑汁。但由于对李自成之死一事心存疑虑,把握不定,结果弄得矛盾百出,不能自圆其说。他还说,生于天启五年(一说天启六年)的四川新繁(今成都)人费密,在其著作《荒书》中,对李自成的死时、死地、过程、杀李自成的凶手及其受奖的情形等,都有非常清楚的记载。据载费密“年近六十,始成此书”。由此推算,《荒书》当成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的前几年。现存的有光绪戊申(1908年)怡阑堂校刊费氏遗书本。 书中记载:清兵追李自成到湖广,李自成的军队还有三万人,由其他将领统率,从兴国州到江西。李自成亲随十八骑,从通山过九宫山。山民听到消息,将十八骑打散。李自成独行至小月山牛脊岭,被山民程九伯发现,两人开始搏斗。程九伯向金姓外甥呼救,李自成被金姓外甥铲杀。但不知道他就是李自成。 此书对李自成死事的记载,疑点极多,最主要的是两个问题:1、既然有杀死李自成的程九伯这个凶手,又有告密的,又在小月山牛脊岭(通山县九宫山的一部分),何以会找不到尸首?如果承认李自成的尸首已朽不可辨,或是尸首多难以查找,或是被起义军自己收理,则所谓“县官亲入山,谕以所杀者流贼李自成”一事,纯属子虚乌有。2、程九伯杀死的究竟是谁,这是全部问题的要害所在。有关方志资料的记载,经历了一个变化过程,被程九伯杀死的人,由李闯→李自成→李延。 据此,林金树认为,李自成殉难于通山九宫山,虽有一些史料记载,但多互相矛盾,特别是一些关键性的问题缺乏说服力,又无任何文物可以印证,需要今后进一步探讨。 他说,“程九伯杀死的是李延,不能确定是李自成。目前,包括‘奉天玉大和尚就是李自成’在内的各种说法都缺乏确凿的证据,根据我的研究和到现场考察的结果,我认为李自成死于通城县的可能性要大一些。” 王戎笙认为,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先后在山海关、潼关大败之后,于顺治二年正月撤出西安,向湖广转进。从内乡、邓州、承天,直到武昌,被清军八旗劲旅穷追猛打,屡战屡败。复从武昌沿长江水陆两路兼程溃逃,在富池口及九江上游被清军追及,又遭到毁灭性的打击,损失惨重,舰船全部丧失。四月间,李过率领的另一支由陕西撤退下来的部队,向东南方向转进时受阻于荆州当阳一带,与李自成分两路撤离陕西后没有会师。四月下旬在九江战败后,李自成亲自率领大约万余人的一支小部队,被清军八旗劲旅紧追不舍,一直追到九宫山区。李自成率少数亲随突围,遭到当地乡勇伏击,于清顺治二年五月上旬遇害于湖广兴国州通山县九宫山北麓,即今湖北省通山县九宫山北麓。围追李自成的清军将领,有传记可查的至少有九人,从其职衔推算,大约一万余人。他也认为,“奉天玉大和尚不可能是李自成,说李自成没有死在九宫山,归隐于湖南石门县夹山寺破绽太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