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 > 正文

和平与亲善——郑和精神的的中心点(附图)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7月12日 09:41 新华网
和平与亲善——郑和精神的的中心点(附图)

7月11日,观众在云南省晋宁县的郑和公园观看郑和雕像。连日来,郑和故乡晋宁县举行系列活动,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 新华社记者 王长山 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总会会长指出:共同尊崇郑和是华人文化的一部分

  新华网吉隆坡7月10日专电 (记者 陈丽华)在中国和马来西亚的友好交往史上,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是一位备受推崇的历史人物。他率船队七下西洋,五次驻节马六甲,为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促进互利通商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之际,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总会会长林玉唐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专访。

  "入国问禁,入境问俗"

  "郑和是和平亲善的使者,是中华文明的传播者,是伟大的航海家,是我们海外华人共同的骄傲",林玉唐以这样的开场白娓娓道来。他说,"和平与亲善"正是郑和精神的中心点。当时郑和所率领的200多艘宝船无论是在船只规模还是随员人数上都占有绝对优势,但他并没有以强凌弱,而是从事和平的友好交往和互利的通商。林玉唐说,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凸显了中国自古以来就以和平的姿态面向世界,说明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他指出,史料记载,郑和非常重视所经过或驻扎国家的风土人情,每到一处,必做到"入国问禁,入境问俗"。这体现了东方文化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念。

  "以强扶弱"、"维护正义"、"守望相助"

  林玉唐认为,郑和精神也闪耀着"以强扶弱"、"维护正义"和"守望相助"的光彩。郑和协助弱小的国家抵抗外国的欺凌和侵略,清除沿海海盗,保障了渔民及商船的安全和正常贸易。马六甲王国在郑和驻节后的100多年中(1405-1510年)享有安宁的日子。而马六甲海港更成为当时东西方贸易活动的主要商港。郑和在下西洋的过程中,不仅扬起和平的风帆,播撒了友谊的种子,更怀着强烈的使命感,将中华文明的伟大成果传播到东南亚各国。林玉唐说,郑和七下西洋极大促进了中

  国与东南亚国家的物物交换贸易。郑和把中国的陶瓷,丝绸、茶叶、金属货币和农具带到东南亚,并把东南亚的香料、染料、宝石及奇花异草带回中国。更难能可贵的是,郑和把中国先进的文化、艺术、农业技术和工艺传授给到访的国家,教导当地人民种植各种谷类、建造坚固的房屋,当然也传授了造船技术及航海经验。林玉唐说,郑和在马来西亚华人中一直享有很高的声望,对他的共同怀念和尊崇已演变为华人文化的一部分,成为加强华人团结的重要凝聚力。

  许多欧洲的航海图都源于他的远洋之旅

  在谈到郑和的航海成就时,林玉唐认为这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才华,彰显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成就。他说,在600年前,人类对各种天文及自然现象所知有限,远洋航行知识和技术都处于起步的阶段。郑和却有能力带领大规模的船队安然横渡当时被认为深不可测、无边无际的海洋。船队所到之处遍及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其中涉及了工程、物理、天文、地理及生物等知识,当时中国人对造船、航海。星象和食物保鲜等知识和技术的掌握程度令人惊奇。林玉唐指出,郑和比哥伦布和麦哲伦远洋航行都要早很多年,郑和船队的规模、航行的里程和时间及船员人数,也是哥伦布等望尘莫及的,这是东方人的光荣。根据近年来的一些考证,由于郑和是最早的世界航海家,许多欧洲的航海图都源于他的远洋之旅。今天的中国,在自己进步发展的同时,也希望周边国家一起繁荣进步,这和600年前郑和七下西洋的主旨是一样的,也是马来西亚华社主办郑和纪念活动的主要目的。

  相关专题: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