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24武装直升机阿富汗作战简史(组图3) | |
---|---|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7月05日 10:57 《国际展望》杂志 | |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声明:本文为《国际展望》杂志供《舰船知识网络版》独家稿件。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 撤离阿富汗 当然,苏联指挥官不能容忍自己的飞机在自己的基地被频繁攻击或被击落,他们采取 此外,护卫安-12和伊尔-76运输机运送人员回国成为最优先的任务。每架飞机有一队雌鹿掩护,每两架直升机搜索机场周围地区,而其它的直升机在运输机前方或者侧翼飞行,以防备游击队可能的导弹袭击。有时第3个双机编队在后边紧紧跟随,释放红外干扰弹直到飞机飞到毒刺导弹的射程之外。贯串整个战争,喀布尔机场一直是俄罗斯民航客机的中转站,当然这些客机并不像那些军用运输机那样拥有红外对抗和干扰装置,因此为它们护航的当地的米-24通常要携带双分的ASO-2V红外干扰弹投放器。甚至一些联络和搜索救援飞机也需要直升机护航,1987年3月4日发生的悲剧就说明了这种必要性。两架米-8起飞去营救一架双座的苏-17UM-3歼击轰炸机的飞行员,他们在距离巴格拉姆空军基地3公里的地方跳伞。不幸的是护航的米-24直升机迟到了,当他们赶往事发现场时,那架苏-17的两个飞行员已经被打死,而两架河马直升机也被击落。 苏联当局对这场旷日持久但却没有任何意义的战争也感到厌烦了,他们决定从阿富汗撤军。在战争即将结束之时,苏军没有发起过大规模的攻击行动,只是保持对游击队的空中打击。大多数突击都是针对游击队的营地和阵地,他们通常在那里炮击苏联的基地。例如,直升机经常有规律地在重点村庄上空周围巡逻,这里是炮击喀布尔的理想场所。这些行动取得了有限的成功,因为游击队越来越多的使用车载火箭炮进行袭击,当攻击完毕后,这些火炮会很快的消失得无影无踪。鲁茨科伊上校(一名苏-25攻击机的飞行员,后成为俄罗斯副总统,1993年“炮打白宫”的主角)认为“飞行员的乐趣在于飞行,并用猛烈火力覆盖地面目标。”在贾拉拉巴德附近的阿塔镇,在那里空军基地经常受到炮击,对于那里的直升机飞行员来说这已经是家常便饭了,他们最终将那个倒霉的村庄移为平地。很多靠近基地的村庄最后大多落此下场。那些在苏军和阿富汗军队交火的地区大多成为了焦土,其实这场战争最终伤者最多的是普通老百姓。 在撤军的最后几个月,苏军也遭到了重创。1988年8月21日和9月30日,两架米-24分别被击落,乘员阵亡。1989年2月2日夜,第50飞行中队的格洛夫诺夫上校飞行员和他的武控官在侦察攻击路线的行动中阵亡,他们的直升机是在阿富汗战争中被击落的333架雌鹿中的最后一架。333架直升机在一些人眼中或许是个庞大的数字,但和越南战争中美军损失的上千架UH-1相比已经微不足道了,但它给阿富汗游击队和民众带来的是永远挥之不去的痛苦、恐惧和仇恨。 雌鹿首战埃塞俄比亚 尽管雌鹿在阿富汗的作战最具代表性也最具影响力,也使它名扬天下,但是这并不是它的初次作战。此前, 1978年初,米-24在埃塞俄比亚首次接受了战火的洗礼。 当时索马里的领导人西亚德·巴雷将军派部队入侵邻国埃塞俄比亚,企图占领他们认为本应属于索马里的欧加登台地。当时古巴对埃塞俄比亚进行了大量军事援助。而其中就包括从苏联得到的米-24武装直升机。最初,由古巴飞行员驾驶的米-24攻击了索马里人的阵地,他们几乎没有受到任何象样的抵抗,击毁了索马里部队数辆装甲车和火炮。 巴雷的部队最终被赶回了索马里,但是冲突并没有就此结束。不久后,埃塞俄比亚国内发生内战,门格斯图政府开始镇压试图将北部省份分离出去的提格雷和厄立特里亚叛军。这一次,古巴将超过40架雌鹿-A投入到战场来打击游击队。此时直升机通常用于近距离空中支援,它们最常用的武器是S-5无控火箭。虽然尚不清楚到底有多少架被击落,但是在1984年5月21日夜,叛军袭击了停放米-24的阿斯马拉空军基地,有数架米-24被毁。 此后,苏联开始直接派出军事顾问和工程技术人员援助埃塞俄比亚,他们帮助政府军培训雌鹿的机组并且负责维护直升机。1988年,一批米-35直升机从苏联运抵埃塞俄比亚,苏联顾问S·A·莫尼什科少校回忆说,“当地飞行学校毕业的学员能够非常好的操纵这些直升机。除了通常的飞行任务外,他们还必须寻找并破坏叛军在红海上的炮艇。这些快速的飞机是炮艇的克星,而且无处不在,它能攻击停在港湾的船只并且立刻消失得无影无踪。当米-35击沉8艘船只后,叛军开始放弃使用炮艇和船只的想法。1989年2月,UPK-23-250机炮开始被用于反坦克作战,并且取得了巨大成功。一次,一个沿峡谷行驶的装甲车队被两批米-35发现,米-35利用机炮猛烈射击,结果击毁了8辆坦克。 当冲突逐渐升级时,叛军击落了几架雌鹿-A。但是直到1990年始终没有一架雌鹿-E在军事行动中被击落。仅仅有一架米-35在迫降过程中损毁,无法修复。当苏联顾问撤走后,由于备件奇缺,大多数埃塞俄比亚军队的直升机都趴了窝。有一小部分被政府军内部人员开到叛军一方并且与政府军进行对抗,直到1991年埃塞俄比亚分裂成为定局。 黑色幽默:阿富汗人的小聪明 米-24直升机群通常由米-8直升机伴随,其上面会乘坐一名观察员。观察员一般是阿富汗秘密部队中的本地人,他会辨认同友军交错在一起的阿富汗游击队,这些人还经常会在茂密地树林中。有时,他们也指出村庄中哪间房子内藏有游击队,等等此类。情报通常来自战俘、亲苏居民或者游击队内部的间谍和告密者。后者的情报是最不可靠的,这些精明的告密者把有关游击队驻地的情报卖给苏军后,立刻到游击队那里通风报信,说苏军将要轰炸他们的驻地,游击队就立刻撤离,并且还会给这些人不少报酬。 在进攻的时候,还会有两架雌鹿直升机尾随在后边作为侦察轰炸评估直升机,它们拍摄攻击的结果,尤其是那些严密设防、具有高度优先权的目标,这种攻击后的侦察能够帮助判断敌人可能的报复行动。 1982年的一天,一个中队的米-24尝试消灭聚集在阿萨达巴德开会的反对派领导。一组米-24吸引游击队的防空火力,而另一队则封锁了城市周围的入口,阻止任何人进出。直升机上的阿富汗观察员识别出了目标建筑,然后整个中队进入,并以火力覆盖,里面的人全部被干掉。当直升机返回基地时这个观察员就逃窜了,后来他酒后吐真言,苏军攻击的目标其实是当地的一个贵族之家,长期以来一直跟他有私仇,这次总算找到了复仇的机会。另一件更为可笑的事情发生在坎大哈。一次执行任务途中,机上的阿富汗观察员指了指下面的一间房子,用阿富汗语嘟囔了两句。虽然听不懂阿富汗人说什么,但是俄国飞行员已经心领神会,随即召集编队的火力,炸弹火箭机炮一齐开火,顷刻间,那间房子就成了废墟。阿富汗人夸张的大声吼叫,但是他不会说俄语。其实他想告诉飞行员,那是他自己的家。 对抗红外毒刺的技术措施 最初的米-24没有过多考虑电子战的问题,但是随着威胁的升级特别是在阿富汗战场上遇到了毒刺导弹的致命威胁,米-24开始采取措施对抗导弹的攻击。最先进行尝试的是米-24V,其标准配备包括一部L-006白桦雷达告警器,四个ASO-2V02红外干扰弹发射器(每个装32枚曳光弹),发动机舱(主旋翼舱)和尾梁结合部加装了L-166V-11E型主动红外对抗机(菩提树,北约代号“热砖块”)。雷达告警器的两个SPO-15天线分别位于前机身一侧和尾桨悬臂边缘,它们覆盖机身360度范围,定位精度约为10度。这种装备发展自苏联强击机的雷达告警器,其并不适合直升机,特别是它对红外制导的导弹几乎起不到告警作用。四个ASO-2V02红外干扰弹发射器(每个装32枚曳光弹)位于尾梁下部,用来对抗红外制导导弹的攻击,后来这种发射装置被位于后机身一侧的六个相同的发射器所代替。后来证明这种干扰弹直径太小,燃烧时间和产生的热量都有限,所以很难引诱毒刺一类的红外制导导弹。L-166V-11E型主动红外对抗机(菩提树,北约代号“热转块”),它几乎位于机身的最高点。这种红外干扰机由筒状外壳和内部带一个旋转的反光镜的高压闪光氙灯组成,看起来就像警车上的警报器。它的作用机理并不是像大家通常认为的那样靠更大的热量来吸引导弹的攻击,它发出的脉冲红外杂波信号十分不稳定,时而消失时而出现,借以干扰导弹的红外导引头,使来袭的红外制导导弹丢失目标。后来根据对已坠毁的米-24残骸里复原的该干扰机进行的测试表明,用它对付诸如SA-7一类红外制导导弹非常有效。 米-24V对抗红外制导导弹的另一项举措是原来废气排放管的两侧安装了红外抑止装置,它看上去很像“眼镜蛇”的发动机舱,因为其前面有一个长方形进气口,但是其明显偏小,实际上它是用于冷却发动机废气的装置。其前面的长方形进气口用来吸进较冷的空气,同发动机排放出的热空气相混合,然后再向上方排出混合后的空气,混合气体会进入主桨产生的下洗气流中,很快会散开。这种方式处理后的气体温度可以降低至350-400摄氏度。这种装置可以大大降低毒刺导弹导引头对它的跟踪距离,但是其实战效果似乎并不理想,仍然有不少安装红外抑止装置的米-24V被毒刺导弹击落。因此总的来说,当时苏联工业部门采用的一些技术措施对于干扰毒刺导弹效果不大,难怪西方曾宣称毒刺加速了苏联的撤军。 (完)□ 本刊特约撰述 张学峰 相关专题:《国际展望》网络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