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专家倡导推进有中国特色的海军变革(组图2) | |
---|---|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5月25日 09:06 《国际展望》杂志 | |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声明:本文为《国际展望》杂志供《舰船知识网络版》独家稿件。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 21世纪的经略海洋就是要适时调整海军的结构 当前世界海洋事业,具有极大的竞争性,海上武装力量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经略海洋的坚强支柱。可以这样说,我们能否有效地经略海洋,其关键的关键是看这支海上武装力量能在多大程度上肩负起近海防御和维护太平洋地区和平与安全的重任,能在多大程度上保障海 随着新一代高技术武器装备大量应用,海军强国的作战部队编成向精干、高效方向转化,规模趋于缩小,构成则更注重合成化。例如,美海军航母战斗群原有编成为10-12艘舰艇,现已减至7-9艘,计划进一步减为4-6艘。这主要是由于宙斯盾系统的应用,该系统包括多功能舰载相控阵雷达,新型C4ISR自控系统和VLS垂直发射装置,能跟踪数百个海空目标并对其中的20个目标实施有效拦截。宙斯盾战舰的大批服役,使美航母编队的护卫舰艇数量减少,而作战效能反而剧增。再如日本海上自卫队的“九·十”舰队,每个编队拥有9艘驱护舰和10架直升机,具有较完备的防空、反舰、反潜综合作战能力。这种编成有利于平时加强合成演练,提高协同作战能力,也有利于对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同时随着C4ISR系统和数据链的发展,海军舰队各级指挥机构的效率也大为提高,指挥层次减少,指挥体制更加“扁平”化。再者由于武器装备和作战手段的进步,海军中工程技术人员比例增加,素质结构明显变化。此外,为适应新兴技术群体的兴起和作战空间的进一步拓展,海军编制结构中正在形成新的兵种,例如,信息网络战部队,海基导弹拦截部队、电子战攻击部队、航天防御部队、机器人先锋部队等。 当前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核心是信息化,信息化战争是未来海战演变发展的主流趋势。中国海军必须树立建立数字化部队和信息化作战的指导思想,这是非常重要的。在军事变革的关键时期,起作用的往往不是技术,而是思想观念,先悟者明,先手者利,在信息化海战中打败仗的可能不是技术上处于劣势的舰队,而是作战思想落后、体制编制落伍的海军,一如甲午海战中的北洋水师和二战初期的英法联军那样。面对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挑战,中国海军如何顺应时代潮流,理顺编制体制,向新结构要战斗力,是一个关系重大、非常复杂的战略问题。为此,我们必须以江主席关于海军建设一系列重要思想为总揽,在认真贯彻落实的基础上,紧紧围绕海军信息化作战建设目标和服务于经略海洋的战略任务,从全局出发,立足现实需要,兼顾长远发展,大力推进新世纪人民海军的编制调整。 ★ 21世纪的经略海洋就是要使海军真正具备现代作战能力 进入21世纪后,随着美国全球反恐战争的深入,世界海洋也随之刮起了一股新军事变革的强劲飓风。这场新军事变革的实质就是采用先进的军事技术与武器系统,同创新的作战理论和组织编制相结合,从根本上改变旧的海上军事行动和斗争方式的过程。各国海军纷纷乘此东风,着力打造一支全新的信息化海战时代精干顶用的海上力量,全面提升其快速反应、精确打击的联合海战能力。因为海洋世纪的海洋权益仍不可能“按需分配”,需要各国凭借有效的实力去争取。这又应验了海军战略学家马汉的一句名言:“没有海军,我们在紧要关头所表达的国家意志也就仅仅成了一个泥足巨人所做的笨拙无用的姿态而已。” 从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到最近的伊拉克战争,拉姆斯菲尔德掌门的五角大楼在反恐战争中所体现的军事变革,其所追求的作战目的和战略意图都超出了以往的范畴。因为布什政府认为“9.11”事件后威胁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要用一场新军事变革来改变美军的作战方式。新军事变革要靠军队转型来实现,转型的基本宗旨是“建设一支轻型、杀伤力大、机动灵活、生存能力强的新型军队。”《2010年联合作战设想》及其补充充实的《2020年联合作战设想》两份文件可以称之为美军推行新军事变革、实现军队转型,用实战为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目标服务的指南和样板。 在此之前,美国海军的战略构想和战役指南已经从“大洋作战”向“从前沿……由海向陆”(距海岸1000海里的濒海作战)转变,现在要进一步向“力量与通道……来自海上”的转型战略加速转变。美军给海军转型规定的具体发展目标是,建成一支网络化的、联合集成的海基力量投射军力;实现从“蓝水大洋海军”向能跨越海、陆、空、天、电磁五维作战空间的“全能型海军”转变;海军全球控制、主宰机动的能力要求做到:能使海上通道、海港和登陆场通畅,能支持联合作战战略的机动性和持久性,支持联合打击能力在战区的频繁机动,能支持海上作战和舰队对岸上目标的机动;从而在两栖登陆时瞬间改变主攻方向。并最终以基于指挥控制速度的“网络中心战”替代过去基于消耗的“平台中心战”,实现崭新的作战模式。美国海军要建立的3个新作战理念是:实现对全维作战空间的进入、控制和自由运用;要建立的3大转型能力是“海上打击”、“海上盾牌”及“海上基地”。 面对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挑战,面对风起云涌的21世纪海洋,面对发达国家海军咄咄逼人的升级行动,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海军也必须吸取新鲜的高技术海上局部战争的经验教训,找出有益的启示,为我所用。中国历来奉行的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后发制人方针,对比阿、伊两战和美国海军一系列实战行动所得出的新认识,从国情军情实际出发,中国海军也必须以军事变革的勇气来提高未来海上反侵略局部战争的作战能力。首先,对于在向岸性海上战略驱动下来犯之敌的信息化联合作战,中国海军必须重在海、空迎战。应对之策当采取时尚的不对称作战,立足于防,首力于攻;攻中有防,寓防于攻,攻防相济,避实就虚。将敌之弱点转化为我之优点。对于海上网络中心战和远程精确打击,关键之处要从速建立我军特色的海、陆、空、天、电全维一体的高效能侦察信息和指控网络。重点完善海上反电子侦察、反GPS、反网络、反卫星的信息战之法;对付航母舰载机群的空中打击,必须加强空岸海一体化的防空体系建设,增强海上编队的远程拦截能力,制空于海,岸基、舰载交替掩护。逐步增强海军联合编队前出敌后,打击敌军及其帮凶的战机起降、舰艇出港的能力。锻造摧毁其机场、码头,破坏其维修、导航、加油等远程精确打击的手段。要有实施现代海上游击战的全新能力。 其次,是关于捍卫海洋主权和统一祖国的海上军事斗争的准备。美海军在阿、伊两场战争中的经验可以给我们提供前车之鉴。海军在战略层面后发制人的约束下,也应考虑战役局部的先发制人,攻其不备,从海上直捣其纵深和重心。所需特别指出的是,未来维护国家统一的战争中,必将出现阿、伊两战中没有发生的海上舰队交战,不通过一系列的海战就无法夺取战区的制海权。同时强敌介入和支援必定也来自海上和海洋上空,因此,中国海军打一场海上联合作战的趋势看来不可避免,这是由交战双方的海上力量对比所决定的。确实找出以劣胜优的海战新方法、新谋略便成了当务之急,重中之重。 最后,21世纪的中国经济将全面、深刻地融入全球经济的运行之中,来往于世界各地贸易的商船和进口原油的油轮将频繁地穿梭于全球海运的各主要航线上。然而,这些航线却并不太平,霸权主义对关键海域、海峡的控制;地区冲突的纷乱战火;恐怖主义的海上袭击等等,这些都极大地威胁着中国商船队的正常航运,因此远洋护航任务已迫在眉睫地摆在中国海军面前。断补给、破运输、袭扰交通线,这在任何战争中都是很有效的致敌于死地的战术,特别对那种补给线很长又主要依靠海运和空运的远程作战的军队更是如此。美军几次局部战争能够速胜、长驱直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有了基本上畅通无阻的后勤补给保证。在伊拉克战争中,即使伊方仅进行了小规模袭扰,就使美军后勤补给困扰不已,这证明是其的一个软肋。在未来保卫海疆的战争中,要想止敌攻势之沸,不如釜底抽其补给之薪,这就要着力于对敌远洋高速运输船队和战区特种补给支援舰组成的,并由驱护舰只警戒的海运线实施攻击,兼之以对敌航道、港口的潜艇、水雷封锁,可有效瓦解敌军来自海上气势汹汹的联合海空进攻。面对于“海上浮动基地”这种新军事变革所催生的新型海战补给支持组织形态,尚有待于进一步的观察、研究。深入找出其弱点和死穴,然后以远洋奔袭的非对称海空打击,出其不意地直捣孤立于海上的两栖戒备舰、装备前置舰等“庞然大物”,可取得“动一发而牵全身”和“四两拔千斤”的破坏海上关节点系统作战之奇效。 ★ 21世纪的经略海洋就是要及时拓展海军运用的新领域 一个国家的发展战略,归根到底,是合理地开发利用国土资源,使国家保持持续发展。21世纪濒海国家的国土资源不仅包括陆地、天空,而且还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规定的管辖海域,即称之为“海洋国土”的资源。因而经略海洋的战略有着显著的外向性,可能因此而与邻国就领海划界、大陆架资源归属、海洋经济区设置等直接发生纠纷和冲突。企图称霸世界或地区海洋的国家,往往强调《公约》对其有利的一面,而《公约》对其不利的一面就置之不理,当别国以《公约》来捍卫自身的海洋权益时,这些海洋霸权国家动辄以武力或武力相威胁。总之,随着海洋世纪的到来,来自海洋上的争夺将会严重威胁经略海洋国策的实施。世界海洋新秩序正处在形成过程中,各种既定的与未定的因素并存,并不断地发生变化,涉及到濒海各国的政治、经济、科技、外交、军事、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任何一国海上军事力量的活动稍有异常,特别是在敏感的海域和时段,都可能引起国际舆论的关注,甚至带来政治、外交、经济上的纷争。所以,我们一定要及时研究新情况、关注新问题,拓展海军运用的新领域,使其在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促进经济快速发展方面发挥出最大效益。 在以往的时代,海军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实战功能上,夺取和维持制海权,保护或破坏海上交通线、投送兵力和支援登陆作战等。和平时期,海军是濒海国家防卫体系中最外层的武装力量。而在新的国际海洋环境下,海军的非战争行动职能大大扩展,海军不再仅仅担负着保卫海防线的传统任务,更担负着新的保护“海洋国土”资源、执行海上军事交往、实施海上执法,进行海上战略威慑等新任务。随着《公约》效力的深入发挥,濒海国家的“海洋国土”的扩大和海防线的延伸前推,国际海洋权益争端将日益增多。加拿大与欧盟国家北大西洋渔业纠纷;印度与泰国、缅甸安达曼海石油开采权的争议等等,不胜枚举。如果没有执法、护卫型的海军现场参与,海洋资源的勘探、开发和利用就没有安全、法律保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海运业空前繁荣和发展,国家间的商船队、海洋科学考察队和勘探队、渔业捕捞队、石油开采队等相互接触面增大,海上突发事件增多,斗争的复杂性增加,执行海区巡逻警戒、护渔护航、海上救援、海上反恐等维护海上法律秩序的任务加重。海军不拓展这方面的新功能,就无法胜任在“海洋国土”内维持国际海洋法和本国海洋法规的神圣使命。 目前,在全球200多个100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中,3/4的集中在狭长的沿海地带。世界70%的工业和80%的人口分布在距海岸200公里以内的濒海地区。这些“黄金海岸”的安全和稳定直接关系到各沿海国家的根本利益。海洋作为天然屏障,掩护着这些最具战略意义的城市和工业设施。但海洋又不是不可逾越的天堑。因此,沿海国家现今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争夺海上军事优势,加大拓展海军运用新领域的力度。增加海军军费的投入,加速更新海上作战武器装备,频繁地进行海上执法演习,以适应海洋世纪经略海洋的国家战略需求。这一切都表明,以经略海洋为目标,推进中国特色的海军变革,有其深远的时代背景和现实的海上斗争需要。□ 刘江平 海军上校 相关专题:《国际展望》网络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