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备动态> 《国际展望》网络版 > 正文

美国损失的最后一艘轻巡洋舰:海伦娜号小史

http://jczs.sina.com.cn 2004年12月18日 10:56 《国际展望》杂志
美国损失的最后一艘轻巡洋舰:海伦娜号小史

美国轻巡洋舰海伦娜号轻巡洋舰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美国损失的最后一艘轻巡洋舰:海伦娜号小史

布鲁克林级装备的6英寸MK16火炮。


1940年刚完工不久的“海伦娜”号。


上为布鲁克林级内部结构图,下为圣路易斯级剖面图,从中可以看出在一些舱室结构上的变化。
美国损失的最后一艘轻巡洋舰:海伦娜号小史

日本鱼雷穿越“奥格拉拉”号扫雷舰舰底击中“海伦娜”号的情景复原分析图。

    声明:本文为《国际展望》杂志供《舰船知识网络版》独家稿件。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美国损失的最后一艘轻巡洋舰——布鲁克林的殉难者

  “海伦娜”号轻巡洋舰(CL-50)小史

  ⊙ 名字透着希腊古典美的“海伦娜”号,其命运也透着古希腊的悲剧色彩。它的6英寸火炮与SG雷达的组合在战争中获得有效证明,但也正是这威力强大的炮火引来了杀身之祸,成为该级中唯一一名在二战期间沉没的成员,令人扼腕叹息。

  ⊙ 布鲁克林级的改进

  “海伦娜”号(CL-50)是美国海军布鲁克林级火炮轻型巡洋舰的最后一艘。该级舰是1930年的伦敦海军条约的产物。由于这个条约只允许美国再建造两条华盛顿条约型的重巡洋舰(CA44和CA45),因此为了对付日益扩张的他国海军力量,美国不得不转向建造装备6英寸主炮的优势轻型巡洋舰,从而促成了布鲁克林级的诞生。

  最初的设计强调布鲁克林级舰的速度和巡航性能不能低于重巡洋舰,在6种预选方案中,从3座4联装炮塔加1座3联装炮塔的重炮舰方案,到只装备2座6英寸3联装炮塔,排水量仅6000吨的轻量级方案都有,1931年初最终选定的方案是排水量9600吨,装备4座3联装炮塔,装甲防护同新奥尔良级一致。该方案于1933年获得通过,但随之而来安装1.1英寸的防空炮的要求使本级舰的设计再次被修改,装甲防护也作了一些改动。几乎同一时期,装备多达15门6英寸主炮的日本最上级轻巡的出现强烈刺激了美国人的神经。为了对抗这种火力强大的军舰,在最终的设计里,布鲁克林级的主要武器变为5座6英寸3联装炮塔,水上飞机的飞行甲板转移至舰艉。

  美国海军先后订购了10艘布鲁克林级,而从第9艘“圣路易斯”号(CL-49)开始,美军又对该级进行了一定的强化和改进。其中包括对主装甲带和炮塔面板装甲的加强,从原来的最厚102毫米和142毫米增加到127毫米和159毫米。由此,满载排水量也从12300吨增加到13400吨。另外原来安装的单管副炮也被换成双联装。所以,“圣路易斯”号和“海伦娜”号在许多资料里被称为圣路易斯级而非布鲁克林级。

  ⊙ 强大的火力

  “海伦娜”号继承了布鲁克林级火炮巡洋舰拥有强大火力的血统。它装备了美国海军专为布鲁克林级而研制的47倍口径Mk16型舰炮。炮塔布置也完全一样,均为5座3联装,3座在前,2座在后。

  MK16 6英寸火炮是在50倍口径的MK8 6英寸火炮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由于修改的地方甚多,几乎可以说是重新设计了一遍。该炮能发射MK35超重型穿甲弹,因此穿透力是奥马哈级装备的53倍口径6英寸火炮的两倍。该炮炮身重6.5吨,炮总长7.62米,身管长7.169米,膛线长6.053米。炮室容积24.1升,膛压2910公斤/平方厘米,后坐距离0.53米。火炮射速8-10发/分,身管寿命750-1050发,最大射程(使用重型被帽穿甲弹)23881米/仰角47.5度。可发射5种弹药,包括2种被帽穿甲弹和3种榴弹。被帽穿甲弹分MK35型和普通型,分别重59公斤和47.6公斤,弹头装药均为0.9公斤。榴弹分对空射击弹、高爆榴弹和空心装药榴弹,重量均为47.6公斤,弹头装药分别为6.2公斤、1.1公斤和6.2公斤。除了重型穿甲弹出膛速度为762米/秒之外,其余均为853米/秒。由于威力强大,该炮还装备后续的克利夫兰级等多级轻巡洋舰,成为美海军轻巡的制式装备。

  “海伦娜”号的3联装主炮塔全重167吨,每门炮携带200发炮弹。计划中火炮射击角度-5-+40度,后来修正到-5-+60度。仰角速度10度/秒。左右射角-150-+150龋俣?0度/秒。炮弹装填角-5-+20度。每座炮塔编制有3名军官和52名水兵。

  此外,布鲁克林级的副炮为8座单管127毫米炮,但是在最后两艘 “圣路易斯”号和 “海伦娜”号上却有所不同。它们装备了4座127毫米双联装MK12炮。这是自1934年到1945年建成的美军多数舰只装备的标准的5英寸火炮。

  “海伦娜”号刚建成时,防空武器主要为28毫米高射炮和12.7毫米高射机枪。因此防空显得比较薄弱,后来为了适应太平洋海战需要,改装了大量的40毫米博福斯和20毫米厄利孔高炮。

  ⊙ 珍珠港

  “海伦娜”号于1936年12月9日开工兴建,1938年8月27日在纽约海军造船厂下水,为其主持下水仪式的是蒙大拿州参议员托马斯·J·韦尔奇的孙女埃莉诺·卡莱尔·戈杰。1939年9月18日,该舰正式完工,首任舰长为海军上校马克斯·B·德莫特。

  服役后,“海伦娜”号被分配到太平洋舰队,隶属于海军少将H·费尔拉克斯·利里指挥的第9巡洋舰分队。珍珠港遭到袭击那天,它正停泊在珍珠港基地东边的海军造船厂1010码头,在其外侧的是“奥格拉拉”号扫雷舰(CM-4)。因为它的停泊处接近“宾夕法尼亚”号战列舰(BB-38)而遭到了日本飞机的攻击。

  在短短的3分钟里,“海伦娜”号目睹了第一批炸弹落在了1010码头对面的福特岛上。接着原定攻击美军航母的,来自“苍龙”号航母上鱼雷攻击队第一分队,因为找不到目标而飞到了1010码头附近。他们发现该码头附近的军舰,就立即实施攻击。其中1架落单鱼雷机以低空从福特岛南端逼近,然后逼近了“奥格拉拉”号扫雷舰,在500码的距离上投下鱼雷。鱼雷穿越了扫雷舰的舰底,攻击了“海伦娜”号(具体情况参看后页详细分析图)。就当全体船员在警报声中跑向各自的战斗岗位之时,这枚鱼雷击中了它的右舷舰体中部装甲带下方第75号肋骨,距离水线约18英尺处。巨大的爆炸撕开了一个大口子,一个轮机舱和一个锅炉房大量进水。爆炸还使得通向主炮塔和副炮的电线被切断,很快燃起了大火。爆炸余波甚至撕裂了附近的“奥格拉拉”号的舰体。然而出色的舰体整体水密性和损管工作挽救了它,军舰内部的水密门和所有的舱盖都被及时关闭了,进水立即被控制,使得它仍然可以浮在水面上。此外,在2分钟内,舰上的备用柴油发电机被启动,电力被输送到了全部炮塔。

  之后,日军还发起了第二波攻击,但是那些俯冲轰炸机由于攻击集中针对海军造船厂和几艘受创轻微的战列舰、转移中的勤务船等,因此暂时丧失战斗能力的“海伦娜”号并未受到重点攻击。根据统计,仅遭到4发近失弹,造成少量人员受伤。而舰上的船员除了一面抵抗,一面继续抢修先前受损的部位之外就是眼睁睁地看着一边的“奥格拉拉”号朝左舷缓缓倾覆,几乎靠在了1010码头上。

  战斗中,“海伦娜”号的防空火力一共消耗了375发127毫米炮弹,3000发28毫米高射炮弹和5000发12.7毫米机枪弹。

  ⊙ 初入战场

  在经历了悲惨的一天之后,“海伦娜”号在珍珠港进行了初步的检查,随即送入梅尔岛(Mare Island)海军船厂进行大修。在维修中,它反而因祸得福地安装了美国新研制的SG型水面和低空搜索雷达,这座雷达成为它后来优异表现的保障。

  1942年7月,“海伦娜”号正式完成改装,返回太平洋舰队。随后它被立即派往南太平洋战场增援。因为当时美军和日军正在全力争夺瓜达尔卡纳尔岛,对于美军来说,水面舰只十分缺乏,特别是萨沃岛之战,4艘巡洋舰沉没,1艘巡洋舰丧失战斗能力,所以“海伦娜”号的到来十分及时。9月,它先加入了“黄蜂”号(CV-7)航母所在的第18特混编队。这支特混编队由雷·诺伊斯海军少将指挥,负责掩护一支由6艘运输船组成的运输队,这些运输船上装载的是去瓜岛增援的海军陆战队第7团的士兵。这是“海伦娜”号回到舰队之后的第一次任务。

  9月8日,“海伦娜”号跟随编队从新喀里多尼亚岛的努美阿港出发。11日编队在圣埃斯皮里图岛与第17特混编队汇合后于14日驶向瓜岛。15日14时,当特混编队航行到圣克鲁斯群岛以南时,突然遭到日军伊-19号潜艇伏击,“黄蜂”号航母当场中雷爆炸沉没,“北卡罗来纳”号战列舰受创。同行的它救起了400多名“黄蜂”号的官兵,并将他们送到圣埃斯皮里图岛。

  ⊙ 埃斯佩兰斯角英姿

  9月16日,返回圣埃斯皮里图岛的第18特混编队宣布解散,“海伦娜”号被编入了刚当天成立的第64特混编队。这是一支由巡洋舰和驱逐舰组成的作战力量,由诺曼·斯科特海军少将指挥。

  10月7日,第64特混编队中抽调包括“海伦娜”号在内的2艘重巡,2艘轻巡,5艘驱逐组成第64特混编队第2分队(以下简称TG64.2),离开圣埃斯皮里图岛,开赴瓜岛水域,破坏日军对瓜岛的增援。

  11日夜,TG64.2与日军掩护增援瓜岛船团的第6战队相遇。这是“海伦娜”号第一次与敌舰队接触。当时美军舰队是单列纵队,它处于第7艘的位置,是巡洋舰的最末一艘。然而“海伦娜”号的舰长担心在炮战中水上飞机被击中起火,因此命令抛弃水上飞机,结果当斯科特少将要求4艘巡洋舰派出侦察机的时候,它已经无所事事了。

  然而由于“海伦娜”号装备了新型的SG雷达,因此它还是成为编队中首先发现敌舰的军舰。23时25分,它的雷达屏幕上出现了不明目标,舰长立即向斯科特少将禀报:“方位315度,距离27700码……以20节航速向东南航行。”斯科特决定转向,美军在无意当中抢占了极为有利的“T”字头的阵位。但是,由于美军先头驱逐舰转向时,舵角过小,追赶巡洋舰编队时,被斯科特误认为不明舰只,因此无法判明先前发现的就是日军编队,不敢下令开火。

  此时的“海伦娜”号由于雷达优势,在发现日舰之后一直跟踪,因此在日舰迫近到5000米的时候,舰长用报话机向斯科特要求准许开炮。由于使用的是暗语,其中又有歧义,因此反复询问后才被允许开火。23时46分,“海伦娜”号率先开火,美军巡洋舰的火力集中轰击日军旗舰“青叶”号。就在美军开炮前几分钟,日军也发现了美军舰队,但也未判断清楚是敌是友。当“青叶”号以灯光信号问询时,美军的炮火已经铺天盖地地下来了。“青叶”舰桥中弹,第6战队司令五藤存知少将当场毙命。日军编队立即180度转向。

  日军转向时,对美军极为有利,可以对日舰逐个射击而无须担心日舰反击。然而斯科特竟然以为“海伦娜”号它们射击的是自己的前卫驱逐舰而于23时47分下令停止射击。直到23时51分恢复射击时,日军已基本转向完毕。后来,斯科特因害怕误击又多次整理队形,使得日军逃脱。虽然此役美军未能获得更大的战果,可是“海伦娜”号首次舰队作战的表现还是非常优秀,正是由于它先发现敌人和坚持要求开火,使得美军取得了第一场与日军水面舰艇部队作战的胜利,极大的鼓舞了南太平洋战区盟军的士气。

  ⊙ 瓜岛运输

  10月20日,这艘埃斯佩兰角海战表现良好的军舰在圣埃斯皮里图岛和圣克里斯托巴尔岛之间遭到日本潜艇的袭击,数枚鱼雷在它附近穿越,并爆炸,但是没有一条击中它。

  31日,逃过一劫的“海伦娜”号调往第65特混编队第4分队,再度承担护卫任务,掩护从圣埃斯皮里图岛向瓜达尔卡纳尔岛运输补给品的船队。这支船队丹尼斯·卡拉汉少将指挥,先后在10月31日-11月3日和11月5日-8日之间完成2次运输增援任务。

  10日,刚返回的“海伦娜”号又急冲冲地出发。这次,它被临时编组在第67特混编队第4分队(以下简称TG67.4),还是在卡拉汉少将指挥之下,负责掩护该特混编队第1分队的4艘快速运输舰。次日,它正式列入TG67.4的序列。这次所有船只在圣克里斯托巴尔岛附近的指定地点集结出发。船队一路平安,于12日凌晨3时40分安全抵达瓜岛隆格角,开始卸载。“海伦娜”号所在的TG67.4也与先期掩护3艘登陆兵输送舰抵达的TG67.2的斯科特少将的编队汇合,共同掩护输送船只卸载的安全。12日上午,澳大利亚军队设置在布干维尔岛上的海岸观察哨发来情报,“敌军飞机逼近”。所有的船只立即停止卸载,退出海湾,部署防空事宜。当日军飞机12时30分飞临的时候,船队以高超的机动和猛烈的防空火力躲过了第一波攻击,但是在第二波攻击中,有2艘船被击伤。在8分钟的袭击里,“海伦娜”号丝毫未受伤,整个编队一共击落了8架日机。

  击退日机之后,船队重新开始卸载,但是一时间有大量来自己方巡逻飞机的情报涌入了编队指挥部。这些情报显示,海上有一支强大的日本舰队(约2艘战舰或重巡,1艘轻巡,6艘驱逐舰),并且在编成内没有运输船。由此可以知道,这支部队纯粹是为了进攻。随后又发现了日军航母2艘和驱逐舰2艘。种种迹象表明,日军将于夜晚进入铁底湾,破坏机场或者袭击运输船只。虽然此刻运输物品已经卸载了90%,但是为了保证运输船队的安全,此次行动的总指挥特纳海军少将决定,卡拉汉少将和斯科特少将的护卫队先掩护运输编队离开瓜岛水域,然后再返回铁底湾,杀一个回马枪,挫败日本舰队的企图。

下一页

  相关专题:《国际展望》网络版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我国局部发生流脑疫情
田亮被国家队除名
2005年春运 票务论坛
万众瞩目央视春节晚会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北京在售楼盘分布详图
《汉武大帝》连载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