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联合练“铁拳”(图) | |||
---|---|---|---|
http://jczs.sina.com.cn 2004年11月10日 05:56 解放军报 | |||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不久前,北海舰队某驱逐舰支队举行了一次跨海区训练。在历时近20天的航程中,舰艇编队千里机动,与沿岸陆、海、空各部队组织了多次协同对抗演练,打开了一条立足现有条件开展多军兵种联合训练的新路子。 在机动中集结,因任务而编组——— 由预先合成走向动态组合 黄海某海域,正在海上训练的某舰艇编队突然接到上级通报:数百公里之外的某海域有“敌”驱护舰编队来犯,命令编队迅速组织力量对其实施打击。 编队根据任务特点和“敌”方兵力情况,立即拟定作战计划:由编队自身兵力和附近舰艇组成海上突击队,由岸导部队组成岸基打击力量,由舰载直升机、岸基观通部队组成预警兵力,共同完成这项任务。在向目标海区的几个小时隐蔽航渡中,驱护舰艇、舰载机在机动中完成集结、编组,并及时与陆上观通部队、岸导部队达成通信联络。到达某预定海区时,一支攻防兼备的作战力量已经形成。在随后对“敌”舰艇编队的打击中,陆、海、空兵力联合出击,给“敌”方舰艇以致命打击…… “多兵种联合训练不是形式上把各兵种集中起来‘一起训’,而是要通过它把各兵种的作战效能真正集中起来。”支队长郝延兵告诉记者。以前,各兵种的联合训练主要采取预先合成的形式,一是时间慢,难以适应千变万化的战场环境;二是目标过大,极易遭敌优势兵力突袭。 演练中,参演各兵种的战斗编成根据不同作战任务的需要,编组不同的战斗力量,实施动态组合。这种组训模式既充分发挥各军兵种的主观能动性,又锻炼各参训部队应变能力。 单科操练带动整个系统,一个编队带动多支兵力——— 整体联动追求最佳效益 “战斗警报!‘敌’机×架,方位××,距离××。”编队迅速转入对空防御阵形,警戒雷达不断传来目标的运动状态要素,跟踪系统及时捕获目标,导弹、枪炮部门随即组织抗击,情电部门实施电子干扰……在各个系统的密切配合下,来袭“敌”机遭遇重创。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对空防御演练没有仅限于高导拦截或副炮抗击,而是从预警、跟踪、电子干扰到火力抗击,从全系统的角度考虑武器的综合使用,实现了防御的多维化,提高了抗击效果。 为保证训练计划的切实可行,支队从了解各单位情况、组织协调有关兵力、制定训练计划、拟定方案,到训练的组织实施、指挥及协同,探索出了一整套各兵力间互保互训的基本组织程序和实施方法。 在历时近20天的训练中,舰艇编队训练一路、带动一路,共有沿岸某快艇支队、某潜艇支队、某水警区等10多支兵力参加了协同训练,既节省了训练资源,又提高了训练质量。 信息流通提速,作战资源共享——— 兵种协同实现“自我适应” 风浪在加速,雷阵雨又不期而至。幽黑深邃的海面上,一场实战条件下岸舰协同攻击“敌”舰艇编队的战斗演练悄然进行。 这天6时零5分,某观通站发现“敌”舰艇目标,立即向以某舰为旗舰的编队发出目标方位、距离等信息,并通报某岸基导弹部队、航空兵某部。三方开始了协同作战,远、中、近程各型防空火力组成了严密的防御网,迫使“敌”机无机可乘。与此同时,“敌”方的毁损评估信息也很快在“红方”传递,战机、导弹随即实施了新一轮打击,来犯“敌”舰艇编队受到重创…… 过去,联合训练兵力间的协同都有预先计划,以时间作为协同的主要依据,各兵力根据时间顺序轮番上阵,这种做法已很难适应千变万化的战场环境。此次的演练实现了高层次的诸兵种联合训练,时间已不再是唯一的协同要素,而是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着眼“最佳效益”,由各兵力自主决定用什么力量、以什么方式去遂行作战任务。 一些协同兵力虽然是临时应召而来,但由于信息通畅,资源共享,参演部队能够很快明确指挥部的作战意图和自己的职责,均做到了及时出动、准确打击。(来源:解放军报第2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