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 甲午海祭 > 正文

海军军史专家谈甲午海战(组图)

http://jczs.news.sina.com.cn 2004年09月17日 14:47 舰船知识网络版

海军军史专家方堃先生、李亚强老师合影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海军军史专家方堃先生


海军军史专家李亚强老师

  2004年9月17日,是甲午战争黄海海战爆发110周年的日子。新浪邀请了海军史专家方堃、李亚强作客新浪,与网友面对面交流。

  方堃:长期从事近代海军及现代海军历史研究,著有《中国海疆史》、《中国战争发展史》(合著)等学术著作。

  李亚强:长期从事中外海军战略研究,著有《海洋战略环境研究》(合著)等学术著作。

  以下为聊天实录:

   主持人 : 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新浪嘉宾聊天室请来了两位中国近代海军的专家,一位是方先生和李亚强老师,今天是甲午海战110周年,这是我们每个中国人心上的一道伤疤,我们为此在新浪网也专门做了一个专题,下面请网友给两位老师就甲午海战方面的问题提问。欢迎两位老师的到来。

   网友:在甲午海战中,中国海军在装备并不落后的情况下,为什么作战失败了?

   主持人 : 请两位老师分别回答一下。

   方先生 : 北洋海军的装备应该说是在整个世界的近代当中不算差,但是在最后一个大决战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了。造成这种历史结果的原因有很多,但是要从军事角度来总结这个海战的结果,总结北洋海军的历史命运的话,我想不外乎有几个:

   一个就是北洋海军实际上是在封建经济体制之上嫁接的一个海军,从它建军的目的、思想、战略、使用,包括它的人员构成都形成了一系列的历史矛盾,这个矛盾的冲突就使得北洋海军本身基本上是在一种或者叫怪胎成长起来的。我们知道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在某种意义上中日海军的这场决战,实际上是两种制度的大拼杀,从这个角度讲,应该说这个决战产生的结果,也是一种历史必然。

   从北洋海军内部失败的具体情况来看,分几个方面:一个是它的战略,从战略层面讲,北洋海军在它建立之后,刚才我们说过了它是一种在旧的封建的军事制度之下嫁接起来的海军的力量,对于北洋海军它的战略,如果有战略的话,应该说它是一种在旧的军事体制之下出现的一种产物。

   现在史学界,包括军事史学界和历史史学界,我们叫它清朝大海军的战略,其中包括了海军的战略目标和海军的建设和海军力量的运用,从这个上讲,北洋海军并没有真正实现自己的战略的现代化,为什么这么说,从战略目标判断上,他已经明确了,列强侵略的是从海上来,同时他认定日本将构成对中国最大的威胁,这也是没有错的,但是海军本身是特殊军种性质的一支军种。

   使用它和建设它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本身近代以来的海军就是大工业的产物,在使用北洋海军的时候,我们都知道,并没有把它作为海军来使用,实际上北洋海军的军舰都作为一种工具来使用的,完全没有能够发挥海军军种特性的的战略能力。

   由于它的思想上,比如说它在黄海决战当中迎战日军的指挥的混乱,包括士兵训练的水平相对较低,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装备严重不足。从战略和战术两个角度来看北洋海军在甲午海战当中,作战失利到最后全军覆没应该是历史的必然。

   李亚强 : 在甲午海战开战之前,日本军方做了这么一个设想,战争打好会是什么结果,战争打不好会是什么结果,战争打败了,中国打到日本的本土怎么办,换句话说,日本对于这次战争并没有十足的把握,也就说明当时北洋海军是让日本怕的。但是这个结果,是特别让作为海军军人确实是一次刻骨铭心的失败。这个失败的原因,海军该怎么用?从战略层面上讲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说一句满清的话,清政府是把北洋海军作为一个开门狗来使用,让人不敢到这儿来 袭扰它,这样的话根本发挥不了海军的作用,海军是驰骋在大洋上进攻的军种,怎么用海军是政治上的问题,如果你把海军放在门口看门的话,它必然丧失它的作用,满清保卫城池、保卫要塞,并不是海军的任务,海军的任务就是把敌人消灭在海上,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海军就没有用,这是我从北洋海军为什么要失败,首先要讲到就是这个问题。

   实际上在作战当中,尽管北洋水师在黄海海战作战中收到了比较大的损失,但它的作战的核心,特别是两条铁甲舰并没有受到很大的损伤,如果它和日本继续打,日本也未必有把握,但是历史不能假设,我们最终是败了,首先是败在战略观念上,我特别喜欢这样一副对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则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大概的意思是如果大的方向战略判断上,在战略决策上的失误出了问题了,我讲的不是对威胁来源的判断,而是怎么样使用海军的判断,这个问题出错了之后,这场战打得再好也不能解决问题,所以甲午海战中国的失败是必然的结果。

   网友:李鸿章的战略指导对北洋海军在甲午海战的作战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方先生 : 李鸿章是非常特殊的人物,应该说他是多重性格的人,他的作用也是有很大的。他是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发史人之一,曾经在这个历史阶段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李鸿章他的战略思想如何影响北洋海军的建设,如何对甲午海战的结局产生一个影响,我是这样看的。

   李鸿章应该说他在海军的使用和建设思想上,有很多先进的地方,比如说他曾经非常重视海军的威慑作用,他两次派遣北洋海军去访问日本,而且多次派遣北洋海军作海上巡游,到东南亚一带,这种使用海军的方式,在当时整个世界范围内都是比较先进的。

   可以说北洋海军到1891年第二次访问日本之后,给日本极强烈的刺激和极大的震慑,但是在李鸿章的战略思想当中,他又把海军作为他建设一支战略藩篱的手段使用,李鸿章曾经多次在战斗当中,明确命令北洋海军所属舰支要保全自己的舰队的安全。

   刚才我们已经讲过了,对海军的使用要决战在海上取得海上作战的胜利之后,对战争的结局产生了一定的积极的影响,这是一定的使用方式。但是李鸿章对海军的使用,除去有他先进的一面以外,在作战上应该说他是相当保守的,而这种保守实际上对整个北洋海军,在甲午海战的进程当中的作用是消极的。评价李鸿章不简单,评价李鸿章在甲午海战当中的作用更不简单,因为人的特性,人的思想和整个社会当时的环境以及海军建设的程度是密不可分的,我们对这个问题不能简单一概而论。

   李亚强 : 这场战争的失败是不是李鸿章全部承担这个责任,这不是他的责任。李鸿章的问题出在什么地方?我们的北洋海军是买来的,不是我们的。当时的大清朝自己建的,这个银子花出去之后,他心疼,他输不起,赔不起,他怕打光了。

   方先生 : 还有一种是手中的王牌。

   李亚强 : 他把自己的实力打没有了,他何以在朝廷上立足。

   方先生 : 这是不可回避的。

   李亚强 : 正因为封建的落后的意识,中国军队丧失了进攻的精神,这是非常致命的,纳尔逊在指挥英国舰队和法国作战的时候,他对他的舰长说,发现法国海军舰队之后,冲上去,即使你们打光了,一年以后,法国舰队就不足以危害我们了。

   方先生 : 这是进攻进攻再进攻的作用。

   李亚强 : 李鸿章是一个悲剧的人物,他要负责任,真正的责任在于满清政府。

   网友:为什么说北洋海军是一支近代化的海军。

   李亚强 : 这个问题我简单从现在的意义上来讲,一个军队是不是近代化的,有几个标志:首先一个装备,装备发展到什么水平了,你用什么样的手段来作战,你是在风帆时代,你是在蒸汽时代等等,这个装备是战争的基本的标志,是战斗力的基本的标志,当他使用什么装备的时候,标志他进入了什么时代,装备作为物质基础是一个标志。

   其二从军队军官的构成,包括训练,是按照近代海军的训练、组织来实施的。

   第三个在整个的编制体制这些方面,他也都是按照近代海军,不是按照过去的水师来训练的,我强调一下水师不是海军,水师是作为陆军的海上的作战力量来存在的,就像曹操的水师,海军是作为一个独立的战略军种存在的。

   方先生 : 水师和海军是不是一回事,提醒大家注意,1888年北洋海军成立之后,我们看到的资料,北洋海军自己不把自己称为北洋水师,在之前他有种种称呼,在这之后他就是称自己为北洋舰队,在一定程度上他已经形成了北洋舰队的规模,但是我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看法,它是不是一支近代化的海军舰队,从他的人员构成和编制和训练上讲,他是。但是从它的战略指导,从他的作战指导,大的方面来看,它远远没有实现它的近代化。

   因此它是一种很怪的军事体,怪就怪在它是嫁接来的,船是买来的,比如说北洋海军的训练水平并不低,他直接聘请了英国人,据讲当时海军在船上的训练包括他的操作口令都是用英文来执行的。

   但是这个仅仅是皮毛,从战略意识和战略指导,到海军的军种特性的体现来看,它远远没有实现自己的近代化。

   网友:甲午海战的直接结果是中国把台湾割给日本了,如何看待甲午海战当中的中日两国关系的影响呢?

   李亚强 : 一场战争的胜负有一定的必然性,也有一定的偶然性。这场战争中国战败了,在战败了以后,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大量的战争赔款,割地,丧权辱国不说,从此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发生了逆转,不管是国家的实力还是军队的实力都受到了非常大的损害,恰恰日本通过这个手段赢得了大量的战争的赔款,把这个赔款拿去作为他发展军备一个重要的来源,这样一正一负就造成了两国的差距拉大,实力的差距更加的加大了。 日本在资本主义这条路上发展更快,而中国半殖民化的程度加重。

   在侵略的道路上,日本通过了战争赔款支持了他的国策,作为他侵略和扩张的道路,这也是它发展到最后,导致二战失败的原因。

   中国从这个意义上讲,也可能说是因祸得福,由于这个战争的失败,我们没有走上资本主义的路,我们走上了另外一条路,我们革命战争胜利之后,我们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走出我们自己的发展之路。从这个意义上讲,甲午海战给我们留下了一丝可以汲取的东西。

   方先生 : 甲午海战对两国的影响这个题目很大,我的看法除了李亚强先生讲的以外,日本在近代兴起之后,就确定了自己向外扩张的国策,而且根据现代的历史材料的披露和研究,日本当时确立了两种可能实行的国家战略,一条是在日本向南直接从海上占领中国的台湾,一条继续南下,然后再占领中国,一条是通过侵略朝鲜进而占领中国大陆,然后再侵占整个东亚,这是日本设计的两条所谓的国策之路。最后他实行的是先侵略朝鲜,然后20世纪的30年代挑起了作为二战的发起国,占领中国。

   从中日两国的关系大局来看,甲午战争,中国大量的赔款流入日本本土,支持了它的战争的力量,使它军事力量更有底气。同时对中国来说,这个影响对中国的知识界和中国社会有两方面的影响,我们知道甲午战争之后不久出现了维新运动,这实际上中国社会在甲午的剧烈的刺激之下,寻求救国道路的市场。

   另外一个,在中国的近代,不管是军事界和知识界,都兴起了向日本学习,大量的留学生到日本留学的思潮,一个运动,那么这些实际上都是企图在吸取日本的经验,振兴中国自己的国力作出的有意义的尝试。

   应该说甲午战争给我们不仅仅是一种国耻,还有一种收到国耻刺激之后社会的觉醒。

   网友:当时的中国海军还进行过一次远洋航行,当时中国海军为什么要进行这一次的远洋航行呢?

   方先生 : 实际上北洋海军就北洋舰队而言,它进行远洋航行的次数不止一次,不是说访问日本,是曾经两次访问过日本,19世纪70年代就曾经有过一次,1891年有过另外一次,1891年这一次访问日本,在日本的朝野上下引起了相当大的振动,起到了李鸿章当时所提出的叫做“建威消萌”,这是李鸿章提出的非常典型的威慑战略的实施手段。

   当时的北洋舰队访问日本以后,给日本军界和国民极大的震撼,当时的日本天皇接见了北洋舰队主要的军官,同时北洋舰队的主要的作战舰支向日本民众开放,允许登舰参观,这样的话日本认识到他的海军力量当时远远不如北洋海军,所以他加快了发展海军的步伐。

   在当时日本的民间,包括儿童有一种游戏叫做要打“定远”和“镇远”两条舰,实际上他们把消灭北洋海军的这两主要舰支作为它海军发展最重要的目标来促进它的建设。

   另外在李鸿章的直接过问和安排之下,北洋海军还曾经向南洋,比如说南海方向作巡游,它这种巡游是定期的,这种巡游一方面对当时在南洋地区的华侨起到了一种撑腰的精神的作用。另外一方面北洋海军也通过这种远洋航行,或者我们叫较长距离的航行,这种航行本身也给自己的海上作战能力进行了训练,同时使自己的军舰的性能得以比较好的保持。

   李亚强 : 其实海军是一个机动性和进攻性都非常强的,机动本身在海上航行,现在回过头来看北洋海军的远航,我们现在看是很短的,在当时不能称之为远航。这时候北洋水师不过是按照现在的话讲这不能不算是很远的远航。但是这个是任何的海军都必须要做的,只不过你根据你作战的使命和你负担的政治任务,需要走多远,需要去什么地方,这是一种政治的需要,一种军事上的指导,从现在的意义上看,北洋水师走的并不远。

   方先生 : 如果要是远航,从历史上记载,它也有过,它不是作战,而是接见。北洋海军最先的几支军舰,在英国订制由中国人自己把它开回来,它整个跨越了大西洋,经过了地中海,过运河,然后再进入中国,这次航行时间也不短,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在近代跨洋航行,这次航行不具有实际的意义,但是就航行的距离来看应该算是远航。

   主持人 : 甲午海战失败的结果导致了中国丢掉了台湾,当时的历史形势来看有很多的网友都问到。

   网友:台湾当时对于中国的战略地位有多重要?

   李亚强 : 是当时还是现在?

   主持人 : 是当时。

   方先生 : 实际上清政府对台湾是很看重的,清政府在台湾设置自己的巡抚,我们都知道的刘铭传,为什么?因为从他整个统治阶级的意识上,比如说李鸿章,他叫拓远岛为藩篱。比如说对待琉球,对待台湾,原远离大陆的岛屿作为战略屏障,有他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一点晚清统治集团已经认识到了。

   但是你比如说在整个的以他的战略意识,以他的所谓近现代的战略意识来看待台湾,这是没有做的。

   李亚强 : 台湾对于当时的满清政府从防御的角度上讲,是一个包袱,而不是一个很有力的支撑,作为屏障必须要守这个东西,可是你看到已经进入到殖民化的道路,一个是舰队,还有一个是商船队,还有殖民地,那时候大量的列强都把开拓殖民地作为海军必然的一种支撑。台湾和他们的殖民地相比,台湾是我们固有的领土和这个不能相提并论,只是在军事上讲,作为距离的远近和比较上,台湾就是紧挨着大陆,从战略意义上讲,它所起的作用远不如殖民地,但是我们作为一个防御都守不住,足以可以看出我们离有多远。

   任何时代都有一个时代的特点,你不尊重这个特点,你以你的思维守它这个仗是打不赢,再强的军事力量保卫不了弱势的体制,所以台湾是当时的满清政府的包袱,它没有这个包袱甩下来会不会更好,它更不行,没有这个壳子不行。啊

   当然在战术的角度上讲,当时的台湾距离大陆和现在相比远很多,还不能从大陆上直接观察台湾。从战略上讲,还能起到远海的屏障作用。

   方先生 : 但是台湾对日本的意义很大。首先从军事上进,日本在海下扩张南下的过程当中,起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作用。

   其次,台湾的物产出产的战略物资和出产的物产对日本国内的经济和军力的持续增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第三点,实际上占领台湾,能够在极大的程度上震慑清政府,使它有一种不战而败的感觉。另外他占领了台湾以后,他可以随时对中国大陆东南沿海实施进攻,这对日本的意义很大。在最初的国策之中有一种是直接南下占领台湾,然后再占领中国大陆,再占领整个东亚。

   李亚强 : 台湾对于日本的军事意义更重的是南下,链条有一个最大的特点,任何一环断了,整个链条就断了,恰恰作为连接日本列岛和东南亚群岛之间,这是唯一一节,最薄弱的一节就在台湾,琉球也是,但是日本吞并了琉球以后,他要往南下,就必然找一个落脚点。

   方先生 : 日本更注重海上的形势,他要找到自己的占领立足点。

   网友:我们看了甲午海战很多的书和电影,还没有很清楚,中国近代海军战略,特别是中国近代海军战略在甲午海战当中,有什么体现?

   方先生 : 海军战略这个事,应该说它是完全是一种现代的提法,从战略的角度讲,对晚清海军,对北洋海军为,对晚清的海军建设有没有作用,如果有,它是什么?刚才我说过,我们都承认晚清建设海军的时候有自己的方略,这些方略按照我们所谓的战略要素来分析,应该说它还是存在的。

   比如说,判断问题,刚才我已经讲了,为了对付日本,为了对付来自海上的威胁,它要建设一支海军。但是他建立海军是为什么,不仅仅是对付来自海上的威胁,更重要的目的是保证自己政权的存在。

   那么在这个前提之下,对中国近代海军的战略指导,或者叫方略的指导出现了很多失误。比如刚才我们讲的对海军使用的一种制约,对海军作战指导上的一种制约,在甲午海战当中,已经充分的体现出来了。

   还有,把海军本身作为守口、守卫港口和要塞的力量,本身就是对海军完全的误解。从装备来讲,中国近代在海军刚刚开始建设的时候,引进过一种文字船,文字船这个实际上是一种小船上面架上大炮,稳定性还比较好,但是航速是很吃亏的这样一种工具。这在当时英国海军在应有这种武器的时候,英国海军发展比较早,各类武器都比较发达,他有这种用途的装备不足为奇,但是中国海军在建设之初就把这个文字船引进来了,可以想见当时建海军是为了什么。

   再比如说北洋海军的战略支撑点,环渤海圈,在旅顺、威海、大沟河口,他建立了比较完备的防御体系,北洋海军以这几个点作为支撑点,基本上不出口作战。最后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也是在战略支撑点之内被日军打掉的。

   所以说在战略上看,我们看晚清建设海军的时候,在某些地方是闪光的,是符合海军发展的程度的,比如说李鸿章的威慑的思想。但是从整体上看,它依然没有跳出把海军作为陆上军事力量的一种补充力量使用的旧的观点,这个是导致中国近代海军发展不起来,或者叫做畸形发展最根本的一种制约因素。

   李亚强 : 我想补充一个,海军战略包括两方面,一个是建设,一个是应用。在建设李鸿章建设海军受当时的历史条件,不可能有一个科学的发展体制,北洋水师是买来的,中国自己造不了,当把这个舰队拿来以后,就是不停养着它,这个舰队的存在并不能为国家的发展和兴盛创造条件,一旦这个铁壁铜墙烂了,内部就不堪一击,北洋海军起到了这样一种作用,它就不能起到科学的,按照现在的说法是可持续发展,你怎么样通过建设海军使你国家发展了,又有更多的投入拿到海军的建设,不管是造舰还是买舰都可以,这一套比较可持续发展的这样一种机制,并没有形成,这是在建设上,他根本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

   这就是北洋水师发展后续无力很重要的原因。

   网友:中国晚清在海军的建设上,是不是由于是买的船,自己的工业落后,所以这个仗打不赢,这个观点对吗?

   方先生 : 唯武器论,只是讲武器的使用方式和装备的状况,但是使用武器的人究竟是什么人,北洋海军是一种嫁接来的一种军事,近代化过程当中出现的一个产物。从它的人员构成,到它的指挥者,从整个晚清统治集团和统治者的意识当中,并没有把北洋海军作为中华帝国走上世界的工具,相反是把它作为保卫自己政权稳定和承载了陆上武装力量的一种补充来使用的。

   从这一点来讲,应当说北洋海军从建设到使用是走入歧途的,唯武器论和它不太能够挂得上。

   实际上落后的体制不可能产生这样的东西,海军靠买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要建设海军必须要靠自己。

   主持人 : 现在很多网友提的问题都更接近现实,我们抛开甲午海战这场具体的战争的描述。二位通过甲午海战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认为海军应该是什么样的发展方向呢?

   方先生 : 从海军的军种特性来看,它是一种国际性的军种。海军现在来说,它执行的使命是和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的。建设海军和发展海军历来都是一种国家行为,海军的发展应该说不仅有它自己的特性,同时是由国家战略来决定的。现代海军,我们现在发展海军,中国海军的现状,从甲午战争之后,中国人就开始认识到海上力量对中华民族的重要性,无论是孙中山也好,无论是中国海军的前辈们也好,还是人民海军的一些缔造者也好,他们都开始认识到了海洋对中国的重要。

   但是如何把海洋的发展和自己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命运真正的结合起来,应该说只是到了此次全球化再次兴起之后,才被更多的人所认识到。海军的军种特性是唯一可以在平时跨出国门的军种。

   它的发展从装备到使命,从人员构成到日常的训练都有它的特殊性,这一点从海军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应该说有一条经济学上的原理最为贴切,这个原理就是所谓的需求性的发展。

   到现在为止,我们现在海上的需求,应该说是越来越大,从政治、经济、安全,我们对海洋的依赖度是越来越高,对海洋的依赖度决定了海上安全,因为现在我们要安全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只有安全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没有安全的发展是无本之源,无源之水。安全由谁来保证,安全由国家的武装力量来保证,海军就是国家海上武装力量的主体,这是我们现在要发展海军必须要搞清楚的基本的原则。

   李亚强 : 我想说的问题是这样的,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战争,有这个时代的战争特点,在什么时代打什么时代的仗。在殖民时代,如果你搭上殖民主义这班车的时候,你作为一个殖民的国家出现的,这个时候你发展海军,不可避免要参加到掠夺殖民地的过程之中,通过这种手段完成你的原始积累也好,怎么样把它扩大你的资本积累,更好的走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那个时代的特点。

   二战时候打什么样的仗,二战之后,现在又打什么样的仗。至少使用海军,有哪个国家说,我建立海军的目的是到外面建立或者说掠夺殖民地,恐怕没有人这么说。换句话说在现在这个时代,你说我这个海军是干什么,是侵略去了,是占殖民地也好,是掠夺也好,去征服别人也好,这个就不正确了。

   这是刚才我们讲到的甲午战争的教训之一,你已经到了这个时代了,不打这样的仗这是很致命的问题。

   现在有几个问题必须要讲,第一是核时代,第二是信息时代,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在经济多元化时代,等等这些特性,怎么样我们在海军上的需求和发展,这是我们认真研究的,基本的观点,在什么样的时代,建什么样的海军,打什么样的仗,打仗只是抽象的,建设什么样的海军。

   主持人 : 甲午海战离我们有110年了,现在有很多的文艺作品,或者很多东西强调对我们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甲午海战这件事情,确实是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题材,二位能不能最后每个人说一下,我们今天纪念甲午海战110周年,甚至以后可能有120年、130年、140、150年纪念下去,能不能对今天的聊天做一个总结?

   方先生 : 纪念甲午不仅仅是形式,也不仅仅是提醒大家要关注民主,同时更主要的是纪念甲午我们还要注意现在我们的时代,什么时代战争出现了什么变化,那么什么时代需要什么样的海军。现在这个时代,海洋对国家和民族越来越重要,所以海军作为国家军事力量的海上组成部分,应该说时刻都不能忘记自己的使命,也希望大家都来关注中国海军的建设。

   李亚强 : 我个人看,海军特别能够体现一个国家的性质,一个民族的性质。当你这个民族有进取性的时候,当你的民族有这个进取精心,有进取意识的时候,有意愿往海军发展的时候,有发展的意识的时候,这时候对海军的发展是更有意义的。通过海军的发展也能够唤醒民族对整个未来的追求,对新事物的追求。

   我个人看甲午海战对整个民族,特别是我作为海军军人我认为,这是一种刻骨铭心的痛,这种痛是永远不能忘记的,我们回忆这种痛,自揭伤疤,为什么?我们始终要唤醒我们的认识,要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规律,使我们这个民族保持进取的精神,使我们能够迎接任何的挑战,使我们这个民族立于不败之林。

   主持人 : 谢谢大家,由于今天的时间的关系,由于甲午海战110周年的聊天到此结束了,感谢二位专家的光临。

   本次聊天到此结束。

  相关专题:甲午海祭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军事答疑平台
悬赏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