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分析:布什为何此时提名中情局新局长人选? | |
---|---|
http://jczs.news.sina.com.cn 2004年08月14日 23:25 新华网 | |
![]()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新华社华盛顿8月14日电(记者潘云召) 在今年6月初美国原中情局局长特尼特突然宣布因“个人原因”辞职后,媒体曾普遍认为布什政府不大可能在大选前提名新局长人选,因为这样做会引起人们对中情局在“9·11”事件前和伊拉克战争前一系列情报失误的争论,进而影响布什竞选连任。然而,经过一番踌躇后,布什总统本周终于决定提名众议院情报委员会主席波特·戈斯为中央情报局新一任局长人选。舆论认为,布什的这一举动不仅是迫于各方的压力,更是出于竞选连任的考虑。 今年7月9日,美国参议院情报委员会发表报告,批评情报部门在伊拉克战争前夸大伊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威胁,向高层决策者提供了不准确的结论,并指责特尼特压制来自其他情报机构的不同看法。情报委员会当时就敦促布什尽快任命新的中情局局长。 7月22日,负责调查“9·11”事件的独立调查委员会发表最后调查报告,在详细分析了事件的来龙去脉后,对美情报机构未能及时发现“基地”组织的阴谋以阻止恐怖袭击提出严厉批评,并就改革情报机构提出一系列建议,其中包括设立新的国家情报局长职位和成立国家反恐中心,加强国会对情报机构的监督等。委员会同样要求白宫和国会尽快研究并落实有关建议,以防范美国可能面临的恐怖袭击。 除来自国会和“9·11”调查委员会的压力外,布什还面临着来自其竞选连任主要对手、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克里的挑战。克里曾在不同的场合多次指责布什政府在经历了恐怖袭击的惨痛教训后没有对情报机构进行改革,延误了行动时机。克里说,如果当选总统,他将接受独立调查委员会提出的所有建议,对情报机构进行更大规模的改革。 舆论认为,除各方压力这一因素外,布什提名新的中情局局长人选还有更现实的考虑,即显示自己重视情报机构改革,进而加强自己在国土安全和反恐问题上的优势。在美国大选进入关键阶段之际,美国劳工部上星期公布报告说,7月份美国的净就业人数仅增长了3.2万人,大大低于此前分析人士普遍预计的约24万人,当月美国总失业人数达820万人。经济方面的数字令布什担忧,伊拉克的局势又持续动荡,给布什竞选连任的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 分析人士认为,布什竞选连任的主要优势在于安全和反恐问题方面。在种种压力之下,布什权衡利弊,最终宣布支持设立国家情报局长职位和成立国家反恐中心,并提名新的中情局局长人选的做法,也就不难理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