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资料:“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失事始末 | |
---|---|
http://jczs.news.sina.com.cn 2004年08月13日 09:03 新华网 | |
![]()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 ![]() 新华网北京8月12日电 (记者王雪梅)2000年8月12日,俄罗斯海军“库尔斯克”号多用途核潜艇在巴伦支海参加北方舰队演习时失事沉没,艇上118名官兵全部遇难。 “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是俄罗斯海军迄今最现代化的大型多用途核潜艇之一,由俄北德文斯克造船厂制造 ,1994年5月下水,1995年1月服役,为“奥斯卡”II级核潜艇,专门用来攻击航空母舰。 “库尔斯克”号失事后,俄方立即展开救援活动,但由于沉没海域气候恶劣等原因,救援工作严重受阻。遗体打捞工作从2000年10月21日展开,至11月7日结束。共打捞出12具死难者遗体。2001年10月,潜艇大部分残骸被打捞出水。2002年6月,工作人员拆除了潜艇上的巡航导弹。同年9月,留在海底的前舱被炸毁。 据俄方宣布,“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沉没的原因是,艇内鱼雷装置中易燃物过氧化氢泄漏并引发爆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