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观察:伊拉克战争中美军的舆论战战法 | |
---|---|
http://jczs.news.sina.com.cn 2004年08月09日 17:42 军事记者 | |
杨堂珍 舆论战,是指由政府和军队宣传机构控制、操纵、策划,利用各种舆论工具,以网、视、声、文、图等为武器,进行的旨在压制对手、赢得公众的较量。伊拉克战争,伴随高度发达的数字信息技术、攻势猛烈的军事火力打击,美英联军与伊拉克之间打起了空前激烈的宣传舆论战,媒体成了直接的战争工具,新闻成了锐利的作战武器。美国为发动战争并达 1、充分的舆论战准备 先期造势,形成有利的舆论势态。美利用一切外交机会,大肆宣称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生物化学武器,美国总统布什亲自到联合国宣传美国对伊政策;国务卿鲍威尔列举了伊拉克违反联合国决议的证据,为推翻萨达姆政权大造舆论。战争前夕,美国防部已经为舆论战做好了准备,邀请世界各地新闻记者赴海湾采访,让他们成为美军的"义务宣传员"。 成竹在胸,军队有专门的条例规定。美军的野战条令《信息作战》把海湾战争中的舆论战当作范例。美军在修改的《作战纲要》中,认为媒体报道的力量能对战略方向及军事行动的范围造成戏剧性的影响,专门设立了"战略影响办公室"(后改为全球宣传办公室),其目的就在于左右国际舆论。美军还专门制定了宣传心理作战条令,在这次战争中,就是依照条令有条不紊地进行舆论战工作。 美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形成雄厚的舆论战物质基础。美国就舆论战进行了精心谋划,每年的国防年度财政专用于舆论战的经费年年剧增。美国的特种部队达4万人,其中包括一个现役心理战大队和3个后备心理战大队。美媒体不惜成本争报"战事",美国有线电视网拨款3000万美元,专门用于这次战争的报道。美军重金请来好莱坞专家搭建每日战况简报节目现场布景,以便达到最好的电视播出效果。 2、明确的舆论战总体目标 美国这次发动对伊战争的显性目标是更换伊政权,解除伊武装,在伊建立"民主"政权。隐性的目标是控制伊石油,增大美在世界经济领域的发言权,进一步巩固美在中东取得的主导地位。美的舆论工具围绕战争目的,配合先发制人的军事行动,展开了一系列先声夺人的舆论宣传工作。 战前列数萨达姆的种种罪行,为发动伊拉克战争大造舆论。美把伊拉克列为"邪恶轴心"之首,认为萨达姆是恐怖主义的支持者、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制造者、自由世界民主和平的威胁者。对本国民众声称,美要尽到他们的职责,在"世界正义要求的广泛联盟"下,有决心和毅力反抗伊对和平的威胁。对伊群众宣传"我们必须发动一场军事运动,反对的将是统治你们国家的无法无天的人,而不是你们","当我们的联军剥夺萨达姆的权力之后,我们将向你们提供你们所需要的药品和食品",等等。 战中配合军事行动,紧锣密鼓地进行舆论攻击。"斩首行动"后,美大肆宣传萨达姆已被炸死,当萨达姆在电视上露面后,又质疑其真实性。发布"高官阵亡说",散布至少炸死了伊3名最高级别官员的消息。地面战争开始后,利用舆论宣传挑拨萨达姆与其身边将领的关系,力图达到一般军事打击达不到的效果。其目的有3个:第一,瓦解伊军的士气。依照美的想法,一旦萨达姆及周围的核心人物被打死,伊政权和其军队将很快土崩瓦解,就可以达到速战速决的目标。通过大肆宣传伊领导人已被炸死,可以极大地削弱伊军民的斗志,促使他们不战而降。第二,在国际上造势,制造大局已定的印象,改变美面临的外交困境和反战压力,争取更多的国际支持。第三,制造美军节节胜利的舆论,争取和动员国内的支持,并避免因伤亡而导致国内反战情绪的进一步增加。 战后反复推销自己的"民主政治"和"人道主义",为自己战争的隐性目标辩护。战争结束后,美国总统布什说,要把伊拉克建成一个自由、民主的国家,成为"所有中东国家改革和进步的典型",任命美退役将军加纳为伊拉克"重建和人道主义援助办公室"负责人,组建战后伊拉克临时政府。加纳通过媒体,宣称美希望建立一个能"反映人民自由选举意愿的民主政府"。 3、清晰的舆论战战略指导 美国的舆论战战略是围绕其"倒萨攻伊"的军事战略展开的。他们认真分析伊拉克意识形态和文化特点,舆论攻势紧密配合战场作战,把有形战场和无形战场紧密结合,舆论宣传与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各个方面融为一体,贯穿于战争的全过程,围绕倒萨宗旨主动出击,动摇伊拉克的军心民心。 美国的舆论战战略是围绕"正义之举"的政治导向展开的。美国始终以"正义者"自居,把自己标榜为"代表自由与和平的力量",是为"解放"伊拉克人民而战,把自己打扮成一个完全的"民主"、"自由"的化身。 美英的舆论战战略是围绕"新作战样式"、"高新武器"的震撼作用展开的。美军大肆宣传"斩首行动"、"震慑与畏惧"、"空地一体战"等"新作战样式";不断展示现代化的信息武器、高精度真空炸弹、新式脉冲炸弹、温压弹、钻地弹等"高新武器";反复炫耀美国的军用卫星、"B-52"战略轰炸机、"夜鹰"F-117A隐形战斗机轰炸机和"U-2高空侦察机、无人侦察机等空中作战力量。 4、灵活的舆论战战术 美国在舆论战战术层面上考虑得非常周到。针对伊拉克高级军事指挥关于萨达姆的亲疏程度不同,采取分化瓦解的战术;通过"人道主义援助"的宣传,增加伊拉克平民对美国现行政策的理解与支持;通过所控制的舆论工具散布虚假消息迷惑对方,以降低伊军士气和作战能力。在战术细节上,美军注重分析作战对象的个性心理特点,采取不同的舆论战术,大大提高了美军的作战效率和效果。一是针对伊拉克群众长期在萨达姆政权的高压统治下的惧怕心理,注意消除其对萨达姆的恐惧心理。美军不论攻入哪座城市,必然要焚毁萨达姆的画像,推翻或者炸掉萨达姆的雕像。这么做的目的很明显,是要告诉伊拉克普通民众,萨达姆的统治已经结束,萨达姆政权已经完结。二是针对伊大多数人的民族感情,注意尊重其民族自尊心。美军规定坦克进入伊境内后,避免悬挂美国国旗和军旗,以避免加深伊拉克人对被占领的屈辱感。三是针对以青年军人的"易怒"特性,采取"激将法"。在进入巴格达的每支装甲部队中都加入了几辆安装有400瓦高音喇叭的"悍马"吉普车,在进入任何易被伏击的地段前,都不停地播放辱骂伊军人是胆小鬼的录音带。结果一些"萨达姆敢死队"的成员听到美军的挑衅广播,从隐蔽地点一拥而出,一边嘴里大骂美军,一边往前"捍卫自己的荣誉"。结果暴露在开阔的地带,成为美军坦克和步兵车极好的射击目标。四是针对美国人害怕亲人当俘虏的惧怕心理,为了争取本国人民对战争的支持,精心策划了被俘女兵林奇营救宣传工作。美国舆论大肆报道女兵林奇被营救的消息,用来展示美国人"关心每一个士兵的生命"的形象。 5、先进的舆论战技术手段 美国利用自己拥有领先技术的优势,在传统宣传手段的基础上,运用高新技术手段,如网络攻击、电视插播、遥控广播、信号模拟、声像合成等,构成了对伊舆论战技术手段上的绝对优势。 美利用网络技术优势大打网络舆论战,伊拉克被迫封锁全国邮件系统。早在开战之前,一场无声的战争早已通过因特网"打"到了伊拉克的后方,迫使伊拉克用其有限的网络技术,封锁了电子邮件系统,被动地阻止美国发出的信息。 美采用智能化、拟人化和超感官的技术手段,干扰和破坏伊的舆论宣传渠道。美军对伊拉克新闻媒体随时进行电子干扰和插播,以其先进的技术手段阻止伊卫视的正常宣传活动。在遭受重创的巴格达,能够通过家庭或者社区的小型发电机接受电视节目的伊拉克人并不多,大多数人只能借助收音机收听英国BBC广播公司、美国萨瓦电台或者蒙特卡罗电台的阿拉伯语节目来了解发生在他们国家的事情。 美还积极使用"物理攻击"摧毁伊拉克的舆论工具。美国开始以"文明战争"、"媒体自由"、"不伤害平民"的姿态出现,没有对电台、电视台进行轰炸。但当舆论战遇到挫折(俘虏事件和阿帕奇事件)时,美军视伊和伊境外的媒体为"眼中钉"、"肉中刺",立即用武力"拔除"。4月8日,"伊拉克战争新闻中心"---各国记者聚集的巴格达巴勒斯坦饭店遭到美军坦克炮击。及时向全世界直播巴格达真实状况的半岛电视台和阿布扎比电视台驻巴格达办事处遭到了"精确误炸"。伊拉克国家电视台和广播电台也因大楼遇袭中断了节目的正常播出。 6、严格的舆论管制 "约法三章",严格纪律。布什曾表示,在这场战争中,"即使是成功的秘密行动,也要守口如瓶"。媒体称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为"封锁消息的行家"。在卡塔尔美军中央司令部采访的所有记者必须遵守美军定下的"三不准"规定:即不准问美军和英军的伤亡情况;不准问与目前的军事行动有关的问题;不准问与今后军事行动计划有关的问题。美还为战地记者订立了4条规则:①获准随军采访的记者可以与部队一起行动,但在作战部队里没有记者的"固定位置",不得自由活动。②由于"现场转播"作战情况可能让美军伤亡人员的家属在媒体上看到亲人的死伤,违反国防部通知家属后再公布姓名、身份的老规矩,因此是否可以现场播报伤亡情况,必须由国防部决定。③战斗开始的时间、地点以及战斗结果,不能详报。战斗正在进行的时候,不得报道有关军队的作战行动、调动和部署的具体消息。④在作战环境中使用电子设备,必须请示部队指挥官。指挥官可以出于作战安全的需要,限制电子通信设备的使用。 严格执行,封杀新闻。对于不听从美国政府劝告,敢于说真话的新闻记者,他们立即给予惩罚。仅3月31日一天,就有两名战地记者遭到美军的"封杀":报道越南战争而出名的,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的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资深记者彼得·阿内特,因接受伊拉克国家电视台采访,发表了美国第一阶段计划已经"失败"的意见而被解雇。另一家电视台的战地记者热拉尔多·瑞弗拉,只因将地图摊在地上看,就被扣上泄露美军所处位置的罪名而遭驱逐。 伊拉克战争可以说是既打了一场军事、政治仗,也打了一场史无前例的舆论战。伊拉克战争中,双方唇枪舌剑展开激烈的舆论对攻,标志着舆论战已经走上了战争的前台,昭示着现代战争对舆论权的争夺已经成为贯穿战争全程的对抗焦点。战时政治工作夺取和控制舆论权,构建己优敌劣的舆论态势将是必然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