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新闻> > 正文

海军某陆战旅两栖装甲团团长陈昌锋带领部队谋打赢(图)

http://jczs.news.sina.com.cn 2004年07月29日 07:38 解放军报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龙运河摄

  本报记者 司彦文 刘兴安 本报特约记者 吴瑞虎 梁庆才

  “烟波浩渺浪涛惊/欲试将士卫国心/神兵从容自天降/铁甲轰鸣镇海吟/信息穿梭千军连/弹炮呼啸敌阵前/指挥若定称岿然/劲旅精兵扫顽坚。”

  2004年仲夏,南海某海湾,乱云飞渡,海浪奔涌。一场现代高技术条件下的两栖登陆作战演练激战正酣。数十辆身披蓝色迷彩的两栖坦克、装甲车、步战车劈波斩浪、挟雷裹电发起滩头攻击。

  指挥这支两栖机械化部队的是海军某陆战旅两栖装甲团团长、41岁的军事学硕士陈昌锋。

  诗以言志。于炮火硝烟间隙吟咏出壮怀激烈诗篇,展示了这位曾先后进入5所中外军事院校深造、能驾驶5种坦克和装甲车、会操作3种型号火炮的优秀指挥员,面对世界新军事变革的严峻挑战,率领官兵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勇敢投身军事变革大潮,努力锻造敢打必胜、威震海疆“铁甲雄师”的可贵追求。唤起官兵的“危机感” 带领团队投身变革大潮

  2001年9月,刚从德国联邦国防军指挥学院留学归来的陈昌锋,被任命为南海舰队某陆战旅两栖装甲团团长。上任那天,他随身带来在国外留学期间搜集的15张有关世界新军事变革发展的最新资料光盘。

  装甲团是海军第一支两栖机械化部队,曾完成过许多重大战备训练任务,为近百个国家的元首、政府要员、驻华武官和军事代表团做过军事表演。能成为这样一支有光荣历史部队的指挥员,陈昌锋深感自豪。

  然而,上任伊始,他看到的一幕却令人震撼:在这个机械化部队的作战指挥室里,依然是“一张地图、一部电话、一支笔”,全团仅有的10来台电脑,大多用于打字,很少派上正经用场;训练场上,沿用的依然是传统的练兵方法,上级下发的坦克火控系统模拟器、通信训练模拟器、驾驶训练示教板等新型模拟训练器材,都被尘封在仓库里……

  眼前的情景,使陈昌锋不禁想起外军高度自动化的作战指挥系统。在德国威廉港的海军信息中心,他目睹值班员鼠标轻点,北约成员国的过往舰只位置、行踪都能在大屏幕上实时显示。在他的光盘中还有这样的资料:北美防空司令部指控中心,可储存记忆数亿条信息,相关国家数万条舰艇、飞机信息能实时显示,并能同时处理2500个空中目标……

  面对巨大反差,一种空前的危机感强烈地撞击他的心头。作为一团之长,陈昌锋深知:只有唤醒更多官兵的危机感,才能带领整个团队投身军事变革的大潮!他用手中的15张光盘,首先在党委会上介绍了在国外耳闻目睹世界新军事变革飞速发展的事实。随后,他组织人员把自己带来的光盘与从军地院校和装备生产厂家搜集的军事高技术学习资料合在一起,编辑成40多个多媒体教学课件下发连队。很快,一场前所未有的新军事变革教育在全团展开,一种前所未有的危机感在广大官兵心中树立起来,迅速转化为投身军事变革的实际行动———

  尘封的电脑开启了。在陈昌锋的倡导下,团里办起常委电脑培训班,把团领导带进学习信息化知识的课堂;团里还投资数十万元,新添100余台电脑,建起连队电脑学习室和军事训练局域网,将“信息高速公路”直接通到每个连队。从此,信息化的“神经网络”逐渐深入到了部队作战、训练、管理的各个领域。

  “沉睡”在仓库里的模拟训练器材走进训练场大显神通。在团里建成了两栖战车驾驶、通信、射击3大专业模拟训练室和综合训练场,把官兵们领上了一台台模拟训练器。从此,军官训练中心大楼内,官兵们运用海军最新版本的登陆作战训练软件,在虚拟的两栖战场上练指挥、练战法、练谋略。一双双驾驭钢铁战车的大手,敲击键盘就能摆兵布阵,轻点鼠标便可调起万钧雷霆。

  为了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加速提升部队战斗力,陈昌锋带领团队打响了又一场攻坚战:接连举办了4期两栖装备指挥控制系统学习班,对全团干部、骨干进行了车载指挥控制系统、坦克新型火控系统、卫星自动导航系统等相关信息技术的系统培训;依托军官训练中心的信息战训练平台,通过模拟对抗、电子海图作业和网上练兵等形式,不断提高官兵的信息采集、处理和控制能力;经常把部队拉到陌生地域和海区训练,故意选择复杂天气和恶劣海况下海,组织夜间训练、夜间拉动、夜间打靶,逼着官兵使用信息化装备……

  信息化建设令铁骑如虎添翼。一次,部队参加一场重要演练,海上浓雾笼罩,一片混沌,陈昌锋带领两栖战车军团,在波峰浪谷间纵横驰骋。官兵们熟练使用车载信息化装备,驾驭战车以排山倒海之势抢滩登陆,数十台战车无一偏离预定登陆点。以世界军事发展为参照系 谋战斗力快速增长之路

  在陈昌锋率领下,两栖铁骑闯海的步伐越来越快。但一些长期形成的旧观念、旧习俗,却成了制约战斗力生长的“瓶颈”。作为一名现代指挥员,他清楚地懂得:只有对世界军事变革的风云了然于胸,才能站在更高的起点上谋划和推进部队战斗力建设;也只有首先战胜自我、超越自我,才能在战场上战胜对手,夺取胜利。

  留学期间,陈昌锋除了完成学业,还主动与50多个国家的学员进行广泛接触、交流,并走访了欧洲7个国家,参观过北约总部、德国国防部和海军舰队,还观看过外国军队、军校的操演和多国部队的联合演习,对西方国家的国防发展、军事理论和作战思想有了深切的了解。

  国外有关登陆作战的每一部电影、每一则新闻、每一份资料都让他着迷;每次观看外军组织的军事演练,都让他流连忘返。他把目光投向军事发展的前沿,深入研究各国陆战队的装备技术战术性能和作战理论,深入研究陆战队近年来的参战情况,分析得失成败,将相关资料存入自己的“移动硬盘”中。

  陈昌锋以不断发展的世界新军事变革为参照系,在部队战斗力建设上先后推出了一项项改革举措:

  ———游泳训练是两栖官兵的“必修课”。过去,为保安全,团里有条不成文的规定:游泳训练场水深不能超过1.5米。在浅水区里扑腾,安全是安全了,但总有部分官兵海上游泳和武装泅渡不过关。陈昌锋把全团官兵成建制赶下海,由浅至深、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最后,从团长到列兵,人人能在海上游几千米。

  ———迎外表演是陆战队员的“拿手戏”。过去,为应付迎外表演,部队经常练一些能出彩的“花拳绣腿”,而且每次都是那几个拼凑起来的尖子登台。陈昌锋把迎外表演与日常训练有机结合起来,既突出实战性、对抗性,又具备观赏性,而且参演官兵全部成建制登场亮相。今年一开春,装甲团奉命为56国驻华武官进行两栖登陆作战表演,激烈的对抗、火爆的场面,令各国武官大开眼界。

  ———野外驻训是部队的“家常饭”。过去,部队一进训练场,到处挂横幅、插彩旗,随处可见精心装饰的沙雕、用彩色石子拼出的口号等。陈昌锋对此明令禁止:“部队行军打仗,讲究的是隐形于山、潜藏于海。这样大张旗鼓,不是作战,而是作秀!”他提出训练要强调野战化、实战化、正规化,只要部队一动,就要利用地形、丛林、迷彩色和伪装网隐真示假,声东击西,部队行军打仗的气氛陡然浓厚。

  ———战场自救是装甲兵的“基本功”。过去,坦克在训练中出现故障,乘员往往充当“甩手掌柜”。陈昌锋打破常规,明确装备故障必须按权限进行修理,该乘员自修的别人不许插手。他说:“现在趴窝,总比将来趴在敌人眼皮底下强!”逼着乘员钻研新装备知识。一次演练,一辆坦克冲上滩头时履带发生故障,官兵飞身下车,不到3分钟,坦克就重新发出了怒吼。

  陈昌锋带领官兵一次次否定自我、超越自我,使装甲团两栖作战能力实现了一次次跃升。用知识打造新型士兵 借科技加注“抢滩”动力

  这些年来,为适应海军现代化发展需要,陈昌锋追逐高新科技知识的脚步一刻也没有停止。他深知:打赢信息化战争,光靠忠诚和勇敢是不够的,必须具备驾驭战争的高超本领。谁拥有知识和人才,谁就是未来战场上的主宰。

  5年前,出国留学,没有一点德语基础的他,发愤苦读,语言考试成绩次次名列前茅。

  3年前,回国履职,正赶上海军两栖装甲部队装备更新换代。陈昌锋在日记中写道:“在装备全面更新情况下,谁都失去了优势,只有重新学习,才能立足潮头,保持不败。”

  他来到坦克营,找“神炮手”党永辉学艺。听说团长要拜自己为师,党永辉红着脸连连摆手。“自古能者为师。你把新型坦克火控系统都搞得烂熟了,难道还在老营长面前摆架子?”陈昌锋嘴里逗着趣儿,脸上却写满了认真。

  党永辉也不再谦让,他从新型坦克火控系统的技术性能讲到操作要领,有板有眼地给团长上起了课。陈昌锋全神贯注地听讲,还不时做着笔记。党永辉又登车给团长做操作示范,陈昌锋跟着练习。两周后,坦克营实弹射击,陈昌锋提出要打“头一炮”。在官兵们注视下,他披挂上阵,捕捉目标、光点锁定,“轰”的一声巨响,靶标被打得稀巴烂。

  20多年的军旅生涯,陈昌锋始终在不断学习。他先后就读装甲兵学院、海军指挥学院,留学德国联邦国防军指挥学院,在后勤指挥学院进修过外语,在空军指挥学院参加过交叉培训。刻苦学习,孜孜以求,使他逐渐成为军政兼备、指技合一、兵种兼容、文武齐备的复合型军事指挥员。

  推进军事变革的过程,就是选择人才、培养人才和锻造人才的过程。善于学习的陈昌锋,率领的不仅是一支敢打硬拼的铁甲劲旅,更是一支崇尚知识的“学习型团队”。

  2002年11月的一天,陈昌锋把战车连连长熊钰叫到办公室,兴奋地说:“上级给了我们团一个信息专业的考研名额,团党委决定把任务交给你。记住,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当时,正值年终总结和老兵复退,连队工作千头万绪,熊钰有些犹豫。陈昌锋说:“磨刀不误砍柴功。你是全团最年轻的连长,外语基础好,综合素质强,送你深造,是希望你将来能更好地在部队信息化建设中挑大梁。”

  两个月后,经全国统考,熊钰以优异成绩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录取为研究生。这是陈昌锋当团长后团队走出的第5名研究生。

  为了积蓄知识能量,3年来,陈昌锋通过建立“训练公示制度”,定期公布团领导的学习、训练情况,把党委“一班人”逼进课堂、逼上训练场;建立“学习日制度”,每周安排一天时间,组织官兵系统学习现代科技知识;建立“超前培养制度”,选派官兵到装备研制生产单位拜师学艺,超前储备了数百名新装备人才;建立“交叉培训制度”,打破兵种专业界限,培养一专多能、一兵多用;建立“自学督导制度”,鼓励官兵参加函授学习和自学考试……

  3年间,两栖装甲团官兵素质发生了很大变化:本科以上学历的干部比例提高了30%,大专以上学历的士兵数量增加了4倍;85%的装甲乘员取得专业技术等级证书;涌现出上百名技术能手和训练标兵;分队指挥军官大多掌握了两门以上专业技术,人人能驾战车驰骋两栖战场……

  任团长3年,陈昌锋率领团队成建制形成战斗力,多次出色完成一系列重大军事演习、战备训练和迎外表演等任务,连续3年被评为“军事训练一级单位”;多次被海军、舰队评为“优秀基层主官”、“军事训练先进个人”、“优等指挥员”等,3次荣立三等功,前不久又被评为“全军优秀共产党员”。(解放军报2004年07月29日 第1版)

  

  相关专题:


推荐】【 】【打印】【关闭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