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 正文

伊拉克战争中的苏美武器全面对抗解读(组图)

http://jczs.news.sina.com.cn 2004年07月28日 09:54 人民网

巴格达街头被美军工兵炸毁的T-72M坦克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被摧毁的М109А6型155毫米自行火炮


被反坦克武器摧毁的美军M1A1坦克


被已方火力摧毁的美军“阿帕奇”武装直升机

  2003年春,美国不顾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在没有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公然违犯国际法准则,发动了旨在推翻萨达姆政权、占领伊拉克、抢占中东地缘政治战略要地及世界第二大石油宝库的战争,许多无辜平民及美、英等国士兵为此鲜血直流。

  根据美英国家教育特点,许多士兵在战前甚至都不知道伊拉克在什么地方,也不明白萨达姆为什么就能在千里之外威胁他们的生命安全,为了服从命令,捍卫美国式的民主,
被迫参加战争,占领了伊拉克。但是,在占领一年多后,美国至今仍未找出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证据,仅找到了个别化学武器防护设备,这也被作为伊拉克威胁美国安全的“罪证”,实在是有点奇怪,按照这个逻辑推断,如果美军士兵穿上了防弹背心,是否就可以证明他准备蓄意谋杀,而要对他进行起诉并采取相应措施呢?

  显然,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根本原因还是石油,而不是什么大杀伤武器,美国为了谋取世界霸权,抢占世界资源,可利用的借口数不胜数。美国为什么不入侵制造并试验核武器的巴基斯坦和印度呢?要知道,核武器的危害程度可比化学武器要高得多,按照美国的理论,应该也能威胁到美国的国家安全吧,但是,巴基斯坦比较贫穷,没有石油,可能暂时还勾不起美国人的胃口,但是,如果萨达姆从俄罗斯采购了什么武器,自然就会破坏美国经济,侵犯美国民主,非打不可。

  关于1年前的伊拉克战争,至今仍有许多争论,这里不再讨论其战争原因、目的、各种影响等话题,只简单地评述一下伊拉克战争中,美国陆军部队、特种部队、海军陆战队等装备的各种各样现代武器和战斗装备的表现情况。不过,由伊拉克战争引发出的关于战争和武器装备方面的其它争论,暂时也不予讨论,如各种武器和军事装备(飞机、坦克、舰艇、步兵武器等)的地位和作用到底如何划定?大规模战争、游击战争、全民战争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武器装备(战车、飞机、火炮、机枪等)?现代化战争是否就是非接触战争?高精武器能解决一切问题吗?坦克和其它装甲设备、各种火炮、步枪将退出战争舞台吗?

  战争开始前,许多专家预测,伊拉克战争过程将与1991年海湾战争时“沙漠风暴”行动类似,在经过38天的轰炸和巡航导弹攻击后,再开始发动陆军地面行动,但是,伊拉克战争中,美军从战争打响的第一天起就全面使用陆军部队。至今仍不清楚,伊拉克部队到底都躲藏到了哪里?尽管大规模地面战斗并没有发生,但联军部队还是遇到了个别抵抗。

  联军在伊拉克战争中使用的坦克装甲设备主要是美国的M1A1HA、M1A2“艾布拉姆斯”坦克、少量的M60A3坦克和英国的“挑战者-2”主战坦克,除M60A3坦克外,全部是美英军队装备的最新型主战坦克,体现了世界最新科技成果。

  伊拉克战争打响后的最初几天,联军被迫在沙尘暴条件下作战,航空兵对陆军作战部队的直接支持行动难度剧增。不过,在这种气候条件下,联军现代化坦克在发现敌方目标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因为它们装配了热视瞄准仪,能够在沙尘天气条件下观察远处的目标,伊拉克军队装备的坦克,主要是T-55、T-72M,都属于苏联于上世纪50-60年代末研制的产品,没有装备热视瞄准仪,只有第一代普通红外夜视瞄准仪,无法在沙尘暴、风雪、大雾等能见度较差的天气情况下观察周围地形。因此,联军部队拥有了在火力威力及防护水平方面的巨大优势。“艾布拉姆斯”和“挑战者”坦克上威力强大的120毫米火炮,使用次口径贫铀穿甲弹药,能够击穿2500米外的T-72M和3500米外的T-55坦克的前护板装甲,而T-55和T-72M坦克火炮即使在相对较小的距离内,击中联军主战坦克的前护板,也无法对“艾布拉姆斯”和“挑战者”构成什么实质性的损害。伊军坦克装备的弹药主要还是为攻击M60型坦克而设计的,伊军T-72M坦克装备的性能最好的弹药还是苏联陆军1973年退役的125毫米3ВБМ9次口径穿甲弹,70年代初,无论是“艾布拉姆斯”,还是“挑战者”,都还未开始研制。T-72M坦克的防护设备只能抵御M60坦克105毫米次口径穿甲弹在1000米外的攻击,而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仅使用了少量的M60A3坦克。

  也许是综合考虑了上述因素,伊军司令部决定避免与联军坦克的直接公开接触。电视直播画面上也没有显示伊拉克T-55坦克的战斗损伤情况,显然是在撤退时被伊军坦克兵直接抛弃了。根据随后的电视报道画面来判断,它们并不是被美军坦克直接在战斗中摧毁的,而是被美军或英军工兵用炸药包爆破的方式炸毁的,之后由美国随军摄像和电视记者录下爆破后的损伤效果,作为联军坦克部队的战果展示。显然,这也是在效仿“沙漠风暴”行动中美军的做法。

  不过,还是有伊军坦克兵向联军坦克开火攻击。互联网上曾公布了一张照片,清楚地显示出1辆“艾布拉姆斯”坦克遭到了次口径穿甲弹的攻击,底架发生故障,导向轮履带、所有7个支撑滚轮和主动轮被直接命中,导向轮和主轮无法动弹。伊军坦克兵知道,攻击“艾布拉姆斯”坦克的前部是没有意义的,因此就专门瞄准美军坦克的底架开火。从美军坦克遭受的损失情况来看,伊军坦克射击相当精准,命中坦克车体和炮塔与命中履带前部投影的区别可是不小。

  美英联军坦克装甲部队在行进中,特别注意一个基本原则:所有坦克装甲设备全部在道路上行驶,尽管侧板会经常遭到敌方火力袭击。主要原因至少有两点:一是要减少沙尘进入量,否则会造成美英坦克空气滤尘器病态反应,发生故障,抛锚;二是害怕伊军反坦克地雷。伊军没有装备反坦克侧板地雷,一般的触压式地雷要想埋设在沥青厚度约1米厚的路面上,并进行伪装,难度相当大。联军坦克装甲部队行进时,履带上装配有保障沥青路面行进的防护气垫,这也增加了坦克行进中的控制难度,当司机无法控制车辆,坦克和步兵战车滑下路面时,炮手会向两边路坑进行长时间的扫射,就这还是遭受了一些战斗损失。

  尽管2003年近东地区的春天相对不热,3月底4月初的气温不超过零上30度,但如同“沙漠风暴”行动时一样,美军“艾布拉姆斯”坦克也发生了动力隔舱自行燃烧的情况(没见到“挑战者”燃烧的场景,尽管也有类似损失报道),而且在许多情况下,“艾布拉姆斯”坦克内部燃烧最终导致弹药基数爆炸,不过,并没有把炮塔炸毁,这主要是因为“艾布拉姆斯”坦克弹药基数中没有爆破杀伤弹药,主要装备的是聚合弹药,爆破时产生不了足够强大的爆炸波,未能炸毁炮塔,只是把弹药附近的坦克装甲炸穿。

  在许多被摧毁的“艾布拉姆斯”坦克中,大部分是因为侧板受到РПГ-7型便携式反坦克火箭筒火力的袭击,反聚合防护板被ПГ-7ВЛ火箭弹击穿、炸毁。在一幅照片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伊军反坦克导弹击中美军坦克炮塔侧部投影留下的痕迹,坦克乘员已经被炸死,炮塔下面的弹药基数和车体被炸毁。美军曾指责俄罗斯向伊拉克提供了“短号-Э”新型反坦克导弹,但没有找到任何证据,也没有找到这种导弹使用的发射装置,也没有从希腊或阿联酋购买2枚“短号-Э”反坦克导弹作为“证据”。其实,美军自己心中清楚,要命中“艾布拉姆斯”或“挑战者-2”坦克的侧部投影,苏制“婴儿”反坦克导弹就已经足够了,更不用说“巴松管”或“竞技神”反坦克导弹了,这些类型的反坦克导弹是伊拉克军队的基本装备,而且,使用操作方便,有经验的射击操作手可以在射击时,轻松使用“婴儿”和“竞技神”反坦克导弹,命中敌军炮塔顶部防护比较薄弱的部位。

  相比之下,美英联军的反坦克导弹性能并不理想。BBC曾播出了一篇电视报道,详细展示美军如何使用“陶-2”反坦克导弹射击1500米外1辆伊军遗弃的T-55坦克的,并对伊军坦克进行了特写处理,从画面上可以清楚地看到,美军第1枚导弹向左偏离了3米,未能击中目标,第2枚同样又偏离了3米左右,不过,此次是向右偏离,最后,还是由工兵用炸药炸毁了这辆坦克。事实上,西方国家生产的反坦克导弹射击时的目标瞄准问题确实比较复杂,远没有俄制反坦克导弹简单实用,这一点在希腊境内的一次实弹发射训练展示中得到了验证,俄罗斯伏龙芝军事学院学员观摩了此次展示,一般的人在经过10-15分钟的指导后,能够轻松使用俄制反坦克导弹系统,甚至连一个未成年人都能熟练地发射“竞技神”反坦克导弹,并命中了2500米外的1辆步兵战车(没有炮塔)。

  伊拉克战争中,美英联军使用步兵战车和装甲运输车类的轻型坦克装甲设备,运送人员,并对步兵在居民点的行动进行直接支持,压制被发现的火力点,扫射难民车辆和被伊军遗弃的轻型装甲设备。联军轻型坦克装甲设备也有战斗损伤,既有来自伊军坦克炮火的,也有来自步兵战车和轻型反坦克装备的袭击。科威特军队装备的БМП-3现代化步兵战车没有在战斗行动中使用,尽管全部进入了战斗使用准备状态,在科威特境内的俄军事专家还对科军进行了相应培训,并计划向科威特派遣一些正在阿联酋军队提供技术服务的专家,但最终没有得到美军司令部的同意,担心泄露部署在科威特军事基地的美军机密。

  伊拉克战争中,步兵射击武器和火箭筒等武器装备也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美军主要使用著名的5.56毫米M16A2(各种变型)、AR-18型自动步枪、7.62毫米M60型机枪、12.7毫米M2HB型大口径机枪(装配在坦克、步兵战车和多用途汽车上)、40毫米自动枪榴弹筒等,伊军主要装备7.62毫米AKM冲锋枪(大部分是许可生产的)、7.62毫米ПК机枪、12.7毫米ДШК、ДШКМ、НСВ型大口径机枪及各种各样的步枪。

  如果比较美制M16A2和苏制AKM卡拉什尼科夫自动步枪的话,毫无疑问,在精确性能方面,前者超过了老化的AKM,但是,伊拉克战争初期,美军射手经常无法利用M16A2的优势,主要原因是沙尘暴天气。在BBC于战争初期播出的一次报道中,就可看到美军士兵在抱怨他们的M16无法在天气状况不好的情况下对抗卡拉什尼科夫步枪,导致联军部队伤亡。主要原因是在极端条件下,美军步兵射击武器的使用可靠性能较低,而卡拉什尼科夫步枪则能在任何条件下使用。2002年,俄电视台曾播放了一部名为“军犬”的记录片,展示美国海军陆战队前往阿富汗作战前的训练情况,当时是在登陆舰上进行了演练,根本没有任何沙尘,在舰艇甲板上组织的实弹射击训练时,3名美军士兵中的2名遇到了麻烦,步枪根本无法射击,美军士兵当场咒骂了起来,他们的连长,一名上尉,安慰他们说,很快就要到阿富汗了,到了那里就好了,可以使用卡拉什尼科夫步枪。

  伊拉克战争中美军的高精巡航导弹和制导航空炸弹使用也并不理想,远远达不到武器制造商所宣传的效果。据俄军统计,1998年“沙漠之狐”行动时,美军空基和海基高精武器袭击效率仅为10-17%,美军统计了出的数据更低。显然,伊拉克战争时,情况更糟糕,美军巡航导弹误入沙特、土耳其和伊朗境内就是明证。这种情况下,很难说是飞行轨迹偏差,它简直就是飞向了另外一个方向。当然,也有许多枚导弹落到了巴格达,但也是到处乱落,然后由美军出面声明,导弹命中的某某楼房或建筑是重要目标,如果不是导弹命中了巴格达中心市场,大量平民伤亡,美军恐怕还会发表同样声明称其为重要军事目标。在这种情况下,再称之为高精武器恐怕有些不太合适了。当然,美军一些巡航导弹还是在战争初期摧毁了伊军的防空设备。可以在电视直播画面上看到,美军一些巡航导弹也被自动高炮火力击落。

  美军航空制导武器仅在天气晴朗时使用,在战争初期沙尘暴天气条件下,美军没有使用航空制导炸弹和导弹攻击地面目标,这由联军高级官员在每天定期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得到了证实,他们不断抱怨伊拉克恶劣的天气条件,企图为战争初期未能达到预计战果开脱。后来,美军开始采用地毯式轰炸法,从高空投掷大量普通炸弹,“误炸”就更是在所难免了。

  战争期间,伊拉克防空系统基本上没有什么作为,主要原因是许多高炮、防空导弹系统严重老化,故障较多,根本无法使用。伊军航空兵在战争中也未能升空,这主要也是因为在长达15年的制裁中,伊拉克根本无法得到零配件的供应,飞机完好率极低,无法保障正常的飞行,其它军事装备的状况也相差无几。

  好在有美军防空系统“帮助”,为伊军出了不少力,击落了几架美国和英国飞机。负责压制伊军防空系统的美军飞行员,没能如战前预计的那样,找到敌方的装备,就开始把自己的“爱国者”系统当作了靶标,并且成功地进行了攻击,事后初步统计结果表明,美军航空兵与“爱国者”防空系统的战斗损失比例2:1。当然,“爱国者”导弹也对伊拉克地对地导弹进行了反击,美军没有明确公布防空导弹系统在拦截伊导弹方面的消耗、战果及损失情况。据最新统计,战争期间,伊拉克共发射了14枚地对地导弹,伊军使用的导弹类型各种各样,不仅有“飞毛腿”及其变型,还有根据防空导弹改制的地对地导弹,“爱国者”共拦截了其中的6枚,战斗使用效率并不高,而且还是在没有受到任何干扰的情况下实施拦截的。显然,科威特对美军“爱国者”系统的拦截能力也是极不放心,决定从埃及紧急采购改制的苏制防空导弹系统。

  联军在部队指挥上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尽管西方国家在武器装备技术进步上占据较大优势,并且拥有在中东地区与伊拉克军队作战的经验,但是,对美英军队各军种部队、分队、兵团的指挥并不理想。事实上,部队自动化指挥系统并没有能在战场上证明自己。从许多美英军队频繁误伤的事实可以看出,高级参谋部指挥不力,作战部队对自己所处方位的情报缺乏,炮兵和航空兵经常攻击己方部队,甚至发生诸兵种合成部队对已方作战部队发动攻击的情况,简直是一片混乱。

  就这样,伊拉克战争中,在美苏武器系统对抗方面,美军占据了上风。伊军老化的苏制武器不堪一击,加上萨达姆统治下的伊拉克人民怨声载道,平均工资仅2美元,军民都不愿为萨达姆送死,伊军纷纷放下重型武器装备,拒绝抵抗,联军部队轻易取得了胜利,占领了伊拉克,结束了这场战争。事实上,美军轻易取得战争的胜利,并不是因为美军武器装备占据了绝对优势,而是由于伊军民拒绝为维护萨达姆而进行正面抵抗,在美军大规模军事行动结束,萨达姆政权被推翻后,伊拉克人民的反抗才真正开始,美军因此也遭受到了比主动战事时期多得多的伤亡。

  美国应该就此反省,吸取教训,不要在今天攻占了伊拉克之后,明天就可能侵略叙利亚、伊朗,或者是朝鲜、中国,甚至把手伸向俄罗斯。美军高官放言一旦布什连任,下一个攻击对象就是伊朗,这可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危险信号,值得警惕。(林海)

下一页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