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 正文
国际特写:中日友好的守望者36年后重温历史

http://jczs.sina.com.cn 2001年5月9日 07:17 中国青年报

  36年前日本青年留言:“中日不再战”;36年后重温历史,任何谎言无法抹去野蛮侵略

  1965年11月,我国举办了规模空前的中日青年友好大联欢。这次联欢,要求有歌声,还要有心声,不图表面红火,但求心灵交融,使友好的种子扎根在两国青年心中。

  我有幸作为陪同,和日本关西地方代表团12位朋友,在北京、延安、杭州、上海、南京等地度过了40多个日夜。我们漫步在天安门广场、黄浦江边、西子湖畔,还同住在延安窑洞。令人难忘的是,在南京一起看了当年日本军国主义在下关制造大屠杀的现场,和一幅幅军国主义分子一手拿屠刀,一手提着中国人头颅的照片。这天中午,日本朋友吃不下饭,他们心中充满了愧疚。在这之后,所到各地,当中国青年请日本朋友签名留言时,几乎所有的日本朋友写的都是“中日不再战”!

  12月下旬,我们送日本朋友从深圳赴香港回国,在罗湖桥边,中日青年相拥而泣,有的甚至放声痛哭。这哭声,是在倾诉友情,也是在表达不再让军国主义制造的罪恶重演的心声。

  36年过去了,远在日本的朋友一直在思念、在寻找中国朋友、也一直在争取重访中国,期望同我和陈月霞女士(当年的翻译、现中共中央编译局教授级译审)重聚。这些年来,他们在日本,只要见到来自中国的朋友,总要询问是否认识,是否知道关先生和陈女士?经常听到的回答是:不知道。

  今年1月,当年代表团副团长前田清先生通过友人介绍,给原中日友协副会长黄世明先生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写道:

  “我在1965年应贵国邀请,参加了中日青年友好大联欢……我们与中国青年广泛交流,加深了友谊;当时的激动心情至今仍难以忘怀。特别是在40天访问中,始终废寝忘食,对13名代表团成员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的关志豪先生、陈月霞女士所付出的辛劳……使我们全团成员永生难忘。”

  “1965年底回国后,我们坚持每年聚会1-2次,拿出当年的照片,录音带,边看边听,一起回忆当年的情景,并且发誓一定要再次访问中国,一定要再次与关先生,陈女士见面,当面道谢。我们36年来,一直在挂念他们两位,并经常议论。”

  “最近将有机会访华,实在是难能可贵。我们希望哪怕是一会儿时间,我们也要与两位见上一面,……坦率而言,如果万一他们本人已不在世,那么我们要想办法调整日程,要去为他们扫墓,献上鲜花,并向他们的家属致谢。”

  2001年4月8日下午,我们终于和36年前参加大联欢的13位日本友人中的7位在天安门广场重逢了。他们的日程有游聚天安门这一项,实际上谁也不顾不上看天安门广场是什么景色,只顾上说话,千言万语集中起来是4个字:“太高兴了!”在共进晚餐时,朋友们把保存了36年的相片、曾经一起歌唱的《中日青年团结起来》和《北京—东京》的歌片、大联欢时统一使用的笔记本,当年活动的日程表,甚至连一天进餐的菜单,还有因年久被老鼠咬破的互相通信的信纸……都拿出来了。

  前田清先生说:现在来往方便了,我们本可以坐飞机直达北京,但还是选择了从香港入境,为的是重走当年走过的路。他们又一次自己安排去南京实地参观了当年日军大屠杀的情景。可见,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罪恶行径,已经铭记在日本人民的心间,这决不是任何谎言可以抹去的。

  人走了,情还在。尽管今天我们都已经是过了花甲之年的老人了。但是,我还是把这一次重聚叫做中日青年友好大联欢谱写的新曲。我们的心永远是年轻的,火热的!(编者注:作者关志豪,原《法制日报》社社长,曾任《中国青年》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


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国际风云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