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 兵 器 专 区 海 军 论 坛 陆 军 论 坛 空 军 论 坛 枪 械 论 坛 热 点 论 坛 军 史 论 坛
军事首页>>坦克装甲车专题>>军迷谈兵 进入轻兵器专区>>
朝鲜人民军撒手锏武器大盘点(组图)
2007年03月22日 16:38 坦克装甲车辆

俄制米格31截击机能携带射程达120公里的AA-9阿摩斯远程空对空导弹,也能携带空对地反辐射导弹压制地面雷达目标。

  自从10月朝鲜进行核试验后,外界对于朝鲜武装力量更为关注。尽管西方普遍认为朝鲜人民军常规武器 系统早就陈旧过时,不堪与美日韩联军匹敌,但也有防务专家认为擅长战略伪装的朝鲜经常“以强示弱”,将 许多“绝密撒手锏”秘而不宣。现在我们看一看朝鲜有哪些“撒手锏”吧。

  领导人带头捐款购买米格31截击机

  日本《现代》杂志援引韩国人士的话说,朝鲜国防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日非常珍爱俄制米格战机,曾多次称赞它是“精湛的战争工艺品”。

  苏联解体后,朝鲜一度因价格太贵而买不起米格战机,但朝鲜在2000年初还是从俄罗斯秘密购买了最新型米格一31截击机,部署在平壤以北30千米的顺天基地。当时朝鲜经济非常困难,金正日一声令下说:“我来想办法。”他领导劳动党上下带头捐出金银器皿,凑足采购费用,而不必从正常军事预算中拨款了。

  最大起飞重量达46吨的米格一31号称“飞在天上的骆驼”,如此大的块头使得米格一31能装上大量燃料,保持较长的空中巡航时间,从技术角度看,朝鲜只需一个中队的米格一31战机就能看管整个朝鲜半岛的空域。该机有“袖珍预警机”的美誉,它携带的雷达能探测320千米范围内的目标,其发射的电磁波功率大到能在100米内“烤熟”一只兔子。米格一31能同时挂载远中近程空空导弹,能够一次打击4个空中目标,可超视距发射导弹,是国土防空的绝佳帮手。俄空军总司令米哈伊洛夫认为,米格一3l将至少再服役10~15年。


朝鲜人民军车载轻型多管火箭炮部队

  美韩联合司令部的雷达至今都找不到米格一31在朝鲜上空活动的踪迹,原因是朝鲜空军极为爱惜这些“撒手锏”,平时只让其在靠近中国和俄罗斯的空域进行战备飞行,再加上近年来朝鲜国内油料短缺,所以它们露面的机会就更加稀少了。

  多管火箭炮美韩联军最害怕

  朝鲜人民军十分重视炮兵打击力,信奉“火力万能主义”,在“非军事区”附近地堡下部署了1.2万门重型火炮。韩国历年公布的《国防白皮书》都把朝鲜火炮视为“主敌”,理由是这些传统武器依托坚固工事的保护,不需移动位置,即可在开战瞬间将5万多发炮弹投射到40千米外的首尔经济圉。朝鲜前首席谈判代表朴英洙曾发出警告:“(朝鲜人民军)完全有能力在1O分钟内将汉城(首尔)变为一片火海!”

  在这些火炮家族中,美韩联军最害怕的就是“大同江”型火箭炮,该火箭炮由著名的朝鲜江界第26总厂(这家兵工厂完全在地下,是朝鲜两大军工基地之一,有数万名工人,生产各类导弹、火炮和地雷)于1991年投产。

  “大同江”型火箭炮采用日本三菱六轮卡车作为底盘,有和SUV越野车相当的越野速度。驾驶舱能在瞬间实现全封闭,保证炮班成员免受核生化武器的伤害。卡车后部架设有一个20管的火箭发射器,每个直径240毫米,能在40秒钟内把20发重型火箭弹全部发射出去。朝鲜工程师在火箭弹上下足了功夫,不光研制出新的固体火箭燃料配方,使其射程超过60千米,完全能打到首尔,而且还为其配置了“达姆弹头”,弹头内部装有数十至数百颗子弹药,在火箭触地后,“达姆弹头”马上会发生连环爆炸,对周边150米范围内的人员和装甲车辆造成巨大杀伤。


朝鲜170毫米口径的自行火炮

  至于朝鲜火炮长期欠缺的精确打击能力,多管火箭炮也大有改观,它在俄制CHAP一6侦察雷达的帮助下,能在复杂地形背景下迅速捕捉活动目标。据悉,目前部署在“非军事区”以北20千米范围内的多管火箭炮多达200余门,它们平时隐蔽在朝鲜军人修建的防空地堡内,一旦有事,通过专用隧道进入发射阵地。驻韩美军曾评估用空袭将其摧毁,但实际演练下来却发现此招不灵。

  美国情报部门指出,朝鲜还有一种被称为“主体大炮”的武器能够袭击首尔,美军最初是通过侦察机在平壤东南部的谷山郡发现的,因此也称它为“谷山大炮”。朝鲜龙岳山公司曾在20世纪80年代将“主体大炮”出口至伊朗,因在两伊战争中表现出色,后利比亚、叙利亚、也门等国进行了采购,是朝鲜在国际市场上引以为傲的王牌武器。

  其实“主体大炮”的构造出奇地简单,朝鲜工程师将T-55坦克底盘加长加宽,去掉炮塔,然后把笨重的俄制S23型岸防炮固定在底盘上。为了增大其射程,朝鲜工程师还对S23型岸防炮动了手术,在原来直径180毫米的炮管里面再插入一根细长的170毫米口径炮管,使最大射程从23千米一下子跃升至30千米。另外朝鲜人还在炮弹上动脑筋,研制出火箭增程炮弹,射程增至44千米左右。

  在开炮前,“主体大炮”需先将尾部的驻锄放下,使整个炮车变成十分稳固的发射平台,它能在2分钟内连续发射12发炮弹,用于摧毁掩体等目标。值得一提的是,每辆自行炮上的炮班乘员中,必有1名士兵携带防空导弹,以增强火炮阵地的防空能力,这是朝鲜总结战争经验后采取的重要措施。


参加阅兵朝鲜大同江多管火箭炮

  据悉,美国极为担心,随着朝鲜核技术的不断进步,“主体大炮”很可能配备战术核炮弹,从而对驻韩美军构成更大威胁。

  “天马虎”主战坦克满车尽带“黄金甲”

  朝鲜陆军现有3800辆坦克,数量位居世界第五,其中性能最好的当属“天马虎”主战坦克,朝鲜官方的评价是“用低廉得多的成本制造出全球顶尖的陆战精英”。

  “天马虎”坦克也不算正宗的朝鲜产品,它是以俄制T一62主战坦克为基础开发的,其外观最大的变化是坦克周身上下都布满土黄色的方形装甲块,活像古代武士穿戴的盔甲,真可谓“满车尽带黄金甲”。其实这种装置是朝鲜兵工厂为加强“天马虎”坦克的防护性能而特意贴上去的朝鲜自己研发的爆炸反应装甲,保护坦克本身安然无恙。

  该坦克装有1门120毫米线膛炮,口径与美韩主力坦克相当,在2000米距离上对固定目标的首发命中率大于50%,在2000米距离上能摧毁大部分现役坦克。据称,“天马虎”坦克还能发射炮射导弹,有效射程4000米,不光能打坦克,也能对付直升机。有专家认为,“天马虎”坦克已基本达到俄制T一72坦克的水平,面对美韩联军的主战坦克肯定不甘示弱。

  常规潜艇规模全球第四

  在朝韩军力对比中,海军是朝鲜最薄弱的方面,不过它的水下部队规模却稳居世界第四位,拥有80艘远洋潜艇、海岸潜艇及袖珍潜艇等装备。虽然这些潜艇几乎全都过时,但庞大的数量优势使朝鲜潜艇有能力在开战头几周严重破坏敌人的商船运输,延缓美国援军在朝鲜半岛登陆的速度。

  苏联老式033型远洋潜艇是朝鲜水下舰队的主力,是朝鲜可自行生产的大型装备。033型潜艇可携带6~12枚鱼雷,可在海上活动一个月的时间。033型远洋潜艇性能已经落后,美军嘲笑该潜艇噪音之大,“从元山军港开出来,釜山就能听见”。但玩笑归玩笑,033型潜艇性能再落后借助地利之便也能在战场上走上几个回合,破坏美日韩等国在日本海及对马海峡的交通线,在敌水域实施攻势布雷。不仅如此,朝鲜还对部分033型潜艇进行改造,在艇内水平装设了一对导弹发射筒,潜艇可浮在水面上,出其不意地发射重型导弹。

  另外,朝鲜水下兵力中还包括48艘海岸潜艇和袖珍潜艇,它们都是朝鲜根据前南斯拉夫提供的图纸建造的。以重275吨的“山高”级海岸潜艇为例,可搭载20名突击队员,携带包括AK一47自动步枪、RPG-7型火箭筒、机枪、手榴弹、冲锋枪、TNT炸弹等武器和TR型发报机、照相机等器材,是向敌后遣送特工队员的优良装备。据英国媒体称,朝鲜除了自己装备这种潜艇外,还向越南和伊朗出口了大约10艘。

  “火星”6号弹道导弹飞毛腿的“亚洲亲戚”

  据美国《科学家联盟》报道,朝鲜曝光的弹道导弹型号虽多,但真正形成战斗力的只有“火星”6号短程弹道导弹。该导弹起源于1973年埃及送给朝鲜的2枚苏制“飞毛腿”B型导弹,模仿能力极强的朝鲜工程师对每个导弹零件都进行测绘研究,然后展开逆向仿制。从1983年开始,

  朝鲜得到伊朗资金援助,导弹开发进程大大加快,朝鲜于1987年在平壤建厂批量生产自己的“飞毛腿”导弹,并改名为“火星”6号。在朝鲜语中,“火星”一词不光是指太空的恒星,还含有“无限距离”之意,朝鲜用它来冠名这款导弹,无疑是在暗示其射程之远。

  该导弹将2台“飞毛腿”导弹的发动机组合在一起,并增加燃料箱的容量,使射程一下子从200千米提高到500千米以上,完全可以覆盖韩国全境。其弹头重量在500~750千克之间,可携带各种常规战斗部。 不容忽视的是,朝鲜“火星”6号导弹发射部队已经形成气候,1993年黄海北道沙里院地区出现朝鲜人民军第一支装备“火星”6号导弹的战略火箭旅,外界推测该旅建制应是以苏联战略火箭旅为蓝本,1个旅装备18枚导弹和9辆机动发射车。沙里院距朝韩军事分界线仅100千米,随时处于美韩空军监视之下,朝鲜不惜冒险将第一支导弹部队部署在沙里院,其意图是将所有美韩空军基地都覆盖到射程之内。时至今日,韩国国防部宣称,朝鲜至少部署了600枚左右的“火星”6号导弹,照此数字推算,一旦开战平均每个驻韩美军兵营都会摊上10枚左右“火星”6号导弹的袭击。

  有资料显示,朝鲜人民军总参谋部下面已新增了战略火箭司令部,由它负责统一指挥所有弹道导弹部队。从这一点来看,朝鲜弹道导弹部队的组织结构与俄罗斯战略火箭兵极其类似。


评论】【陆军论坛】【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7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