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 兵 器 专 区 海 军 论 坛 陆 军 论 坛 空 军 论 坛 枪 械 论 坛 热 点 论 坛 军 史 论 坛
军事首页>>坦克装甲车专题>>战车纵横 进入轻兵器专区>>
详解国产外贸85II主战坦克 首次采用焊接式炮塔
2006年10月13日 16:48 坦克装甲车辆

国产外贸型85II主战坦克

    我国首次采用焊接式炮塔和稳像火控的85-II主战坦克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成功研制出80一Ⅱ式外贸主战坦克,但由于该车的火控系统、火炮口径和威力等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冲击国际市场未能如愿。为此,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在80式主战坦克基础上,运用了大量的高新技术(如焊接式炮塔、稳像式火控系统、大直径炮塔座圈、炮塔附加尾舱等),成功地推出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一代国产外贸型主战坦克——85-Ⅱ式主战坦克。该型坦克虽然只研制出l辆样车,但却为85一IIAP式主战坦克的成功出口奠定了坚实基础,该型坦克所采用的大量高新技术也被广泛应用到其他坦克上。


进行爬坡演示的85-II主战坦克

  一、焊接式炮塔结构配上流线型底盘,令人耳目一新

  从外形上看,85一Ⅱ式主战坦克(简称85一Ⅱ坦克)与以往的国产坦克相比有了显著的区别:平滑、方正和低矮的炮塔取代了曾经代表国产坦克特征的浑圆低矮炮塔;车体尾部(传动装置处)较之80坦克加高了100毫米,使原来平直的底盘变得错落有致;另外,车体外部翼子板上的外组油箱和备品箱等部件采用了总体布置一体化,使原来翼子板上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部件,包裹在一个美观的流线体内;抽气装置在中部的加长身管105毫米线瞠炮,使“陆战之王”更显威武之势。总之,85—II坦克在总体设计上既保留了国产一代和二代坦克小巧、平滑和低矮的特点,又摆脱了传统坦克的桎梏;既彰显了神州铁骑的优美,又加入了许多西方主战坦克的新元素,以崭新的风姿出现,并以清新、优雅和独具一格的外观设计,使新一代中国主战坦克有了新的特定符号,具有划时代意义。由于85一Ⅱ坦克的变化较大,设计新元素较多,本文对其作一个系统全面的介绍,以使广大军事爱好者对其有一个完整的印象。

  85一Ⅱ坦克的总体结构与80坦克基本相同,即前部为驾驶室、中部为战斗室、后部为动力传动室。车体前部的驾驶室安装有驾驶操纵装置、观察装置、检测装置和各种仪表等,其右侧为电瓶室、弹药油箱混装的弹架油箱等。中部的战斗室由炮塔和车体两部分共同构成。炮塔上安装有坦克炮、并列机枪、高射机枪等武器以及火控系统和炮控系统等,还装有调频超短波电台、车内通话器等通信工具,当然,各种观察镜也是不可缺少的。与其他国产坦克一样,该车的炮塔上也装有指挥塔及装填手门,炮塔内有3名乘员,即车长、炮长和装填手(二炮手),车长在火炮左侧指挥塔内,炮长位于火炮左侧、车长的前下方,装填手在火炮右侧。战斗室的车体部分,分别安放有弹药、自动灭火抑爆装置等。车体后部为动力传动室。车体的翼子板上安装有外组油箱、火炮工具箱、自救器材箱和随车工具箱等。通过对85一Ⅱ坦克从前到后、自上而下、由里到外的描述,相信广大读者对其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坦克的构造除这样按部位划分外,业内也有按系统进行分类的,如武器系统、推进系统、防护系统(车体、炮塔、烟幕装置等)、操纵系统、电气设备,以及随车工具、备品附件等。下面就让我们看一看85一Ⅱ坦克各系统与其他坦克相比有哪些特点。

  一是该坦克首次采用了焊接式炮塔结构。流线型较好。防护力较强。85一Ⅱ坦克率先采用了先进的焊接式炮塔结构。该炮塔除前部为铸造件外,其余全部为钢装甲板焊接结构,不仅使其防弹外形大为改善,而且也为安装复合装甲提供了便利条件。从外形上看,85一Ⅱ坦克的炮塔较之其原型车80坦克的炮塔低100毫米左右,进一步缩小了炮塔的正面投影面积,提高了坦克的防护能力;炮塔两侧装有栅栏式屏蔽,增强了抗破甲弹打击的能力;炮塔后部增加了尾舱,既增强了炮塔的平衡能力,也为弹药、三防系统等提供了新的空间。

  国内外为何如此垂青于焊接式炮塔呢?原来,铸造式炮塔是用模具一次性浇铸成型的,特点是整体性好,不足是装甲材料结构单一、装甲强度提高难度大,制造工艺要求高。随着复合装甲的出现,铸造式炮塔装甲材料结构单一的弊端日渐凸现出来,于是国外率先推出了炮塔设计的新理念——焊接式炮塔。焊接式炮塔是由多块优质钢装甲板焊接而成的,其最大的特点是实现了炮塔装甲材料的多元化——炮塔正面可焊接复合装甲,其他部位可焊接高强度钢装甲板等,甚至炮塔装甲还可随装甲技术的发展而及时更换或加强。如,在海湾战争前,美国紧急将M1A1坦克正面的普通复合装甲更换为贫铀复合装甲。由于焊接式炮塔具有装甲材料组合灵活、便于升级或加强,炮塔四方周正,便于贴挂反应装甲等显著优点,所以,已成为现代主战坦克的主流炮塔结构。

  85一Ⅱ坦克率先采用焊接式炮塔结构,揭开了国产坦克总体设计的新纪元,具有里程碑意义。尔后推出的国产坦克,如85一ⅡAP坦克、90一II坦克等,都无一例外地采用了焊接式炮塔结构。国产坦克从此一改外形低矮、浑圆的苏式铸造式炮塔结构的形象,步入了世界主流炮塔结构形式的新时代——不管是注入西方设计元素也好,还是紧跟世界潮流也好,能铸造坚盾就是最好的。


85-II主战坦克两视图

  二是率先采用了大炮塔座圈技术。85一Ⅱ坦克安装的是105毫米加长身管坦克炮,但随着我国125毫米坦克炮技术的不断成熟,安装更大口径的坦克炮已成为85一Ⅱ系列坦克打入国际市场的必然要求。安装大口径坦克炮,最现实的问题就是火炮占用空间增大、弹药体积增加,再就是火炮下方的转盘式自动装弹机也要有其一席之地,而80坦克的战斗室空间,已难以满足125毫米坦克炮这一重量级“拳击手”施展身手的要求了。未雨绸缪。该坦克在设计之初,坦克专家们就为此做着精心的准备一大胆采用大炮塔座圈技术,即将炮塔座圈直径尺寸由80坦克的1840毫米加大到2100毫米,扩大了战斗室的空间。炮塔座圈直径加大后,原80坦克炮塔内部许多部件的安装位置就受到相应的影响,为此,科研人员对其进行了优化设计和重新布置,使其适应炮塔座圈加大的变化。这也是85一Ⅱ坦克炮塔内布置与80坦克的显著区别之一。

  三是针对坦克使用地区的气候特点。取消了加温系统。坦克加温系统,是确保坦克在低温条件下正常起动的重要部件。关于加温系统的工作原理,本刊在介绍WZA53l装甲车【见2005年第11期《中国第一辆履带式装甲输送车(下)》】时曾作了简要的说明。针对我国地域辽阔、气候条件复杂等作战环境的特点,国产坦克都装有加温系统,以适应在我国全陆域使用的需要(事实上,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南方装甲机械化部队,加温系统的用途不大或基本不用。当然考虑到跨区机动作战的需要,加温系统还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系统)。但是,85一Ⅱ坦克是外贸型坦克,科研人员在认真研究出口国的作战环境后认为,该国属亚热带草原和沙漠气候,无需加温系统,于是在设计中取消了坦克的加温系统,并在其位置安装了转向操纵液压系统部件。虽然是一个小小的变化,却充分体现了我国兵工战线以作战需求为牵引,瞄准打什么样的仗、在什么地区和气候条件下打仗的需求研制装备的新理念。这在其他外贸坦克装甲车辆的研制中也多有体现。

  四是驾驶员潜望镜加装了高压空气吹洗装置。为保证坦克在灰尘大、地面泥泞和雨天等条件下行驶时驾驶员潜望镜的清洁,85一Ⅱ坦克也安装了驾驶员潜望镜吹洗装置。这个装置的工作原理与79坦克的空气吹洗装置大同小异,即从高压空气系统引出一根通气管,接在驾驶窗一侧的水箱内,当打开吹洗开关时,高压虹吸管将水箱内的水喷出清洁镜面。79坦克的吹洗装置在冬季使用时,为防止水箱结冰,要求只能用空气

  吹拂,而85-Ⅱ坦克准备出口的地区气温常年偏高,所以就没有这个限制了。说起国产坦克的吹洗装置还挺有意思,分成了两大阵营——79坦克、85-Ⅱ坦克等的驾驶员属于有福分的一类;而大多数国产坦克,甚至包括88式主战坦克,驾驶员就没有那么幸运了。装还是不装吹洗装置,关键看坦克是不是装了空气压缩机。可不,59坦克就那么两瓶“救命”的起动空气,哪能让你那么奢侈地吹呀。可能大家也猜着了,85一Ⅱ坦克也是装有空气压缩机和以空气起动为主的坦克。

  五是车体翼子板采用了流线式设计,显得干净利落。大家对于国产坦克的总体印象是,炮塔呈流线型、车体呈楔型,整车显得简洁清秀,但美中不足的是,车体翼子板上的外组油箱、备品箱、随车工具箱等,大小不一、散散落落,显得不是太美观。与高速行驶的小汽车不同的是,坦克行驶速度不是太快(目前世界最先进的三代主战坦克,最大行驶速度也不过七八十千米每小时),加上坦克动力强劲,所以对车体的流线型气阻外形并没有严格要求,主要是审美的问题。就像火车的行李架一样,无论列车员怎么整理,总是不如空姐轻手合上的飞机行李舱那么美观。不少读者可能对中美联合研制的、翼子板采用了一体化设计、外形如行云流水般优美的“美洲豹”坦克仍然记忆犹新。它山之石可以攻玉。85一Ⅱ坦克的设计师们吸收了国外坦克车体外部一体化设计的经验,对这款出口型坦克进行了翼子板布置一体化设计,将翼子板上的各种箱子包装在一个整体式结构内,大大增强了坦克的美观度。看来,出口坦克的设计不光要强调实用,也得兼顾美观。当然,这一“打包”无形中也为车体防护增添了新的装甲屏蔽,可谓一举两得。

  总之,从总体结构上看,85一Ⅱ坦克焊接式炮塔、加长身管的坦克炮、大直径的炮塔座圈、车体翼子板的一体化设计等,都彰显出了新一代国产主战坦克的雄伟气势和优雅的身姿,使人感受到了国产坦克那种脱胎换骨的变化,昭示着国产坦克由传统的设计向充满现代活力和元素的“创作”的重大转型。尽管该型坦克未能批量生产和出口,但她作为中国新一代坦克的“模特儿”闪亮登场,其意义本身就非同寻常。


高速行驶的85-II主战坦克

  二、加长身管的105毫米坦克炮和身管前抽技术,标志着国产坦克打击力和保障力的飞跃

  坦克的战斗力主要体现在火炮威力火控系统的技术含量上。为成功开拓国际市场,85一Ⅱ坦克在提高火力打击能力上是下了一番功夫的。与80坦克相比,无论是火炮威力还是火炮的优化结构,都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可以说是亮点频现。

  一是在国产坦克中首次采用了加长身管的105毫米坦克炮。关于加长身管的坦克炮,本刊曾在介绍上个世纪90年代研制的59D坦克时已经有所交待。大家都知道,在坦克炮口径不变的前提条件下,火炮身管越长,弹丸在炮管内受发射药强大气体作用的时间就越长,弹丸的初速就越高,威力就越大。当然,坦克炮身管加长后,身管将承受更大的膛压,因此,对身管的材料和制造工艺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提高坦克炮的威力,在更大口径的国产坦克炮尚不成熟的情况下,85一II坦克率先安装了1门国产加长身管的105毫米坦克炮,其火炮身管长度较之80坦克的标准身管105毫米坦克炮(长度为5 347毫米)增加了848毫米(身管长度达6195毫米)。另外,该炮还采用了先进的火炮设计与制造技术,火炮身管采用机械自紧工艺制造,可以承受较高的膛压,具有较好的总体性能和先进的弹道性能,在使用相同弹药的前提下,火炮有效射程和威力都大幅度增加。关于105毫米坦克炮的穿、破甲威力,在介绍其他坦克时也多有提及,本文不再赘述。

  二是首次采用了火炮身管前抽技术,大大缩短了野战条件下更换火炮身管的时间。105毫米坦克炮,由炮身、热护套、炮闩、摇架、耳轴、防危板、高低水准器、反后坐装置(驻退机、复进机)和高低机等组成。火炮的结构是这样的:火炮身管通过摇架和耳轴固定在炮塔上,火炮通过绕耳轴转动而实现高低射界。炮尾安装在身管的后部,其中最关键的装置是半自动炮闩,用于在射击前密闭药室、射击后靠火炮后坐力自动开闩并将药筒抽出。复进机和驻退机固定在炮尾和摇架之间,当火炮发射时,炮身带动炮尾一起向后运动,此时驻退机和复进机共同作用,缓解火炮射击时的巨大后坐力,尔后使火炮复位。防危板安装在炮身两侧和炮尾,防止在射击时乘员进入火炮后坐危险区。防危板分为固定防危板和活动防危板两部分,固定防危板直接固定在炮身两侧;活动防危板有两个,一个为炮尾活动防危板,一个在射击时临时插在车长座一侧,用于将车长与炮尾隔开。尽管如此,笔者在部队时,还是遇到过车长无意中将肘部伸到活动防危板内而被火炮挫伤的事例。高低机安装在火炮的左下方,用于操纵火炮俯仰。

  介绍火炮构造的目的,是让大家了解火炮身管与其他部件以及与炮塔的关系,最终是要说明85一Ⅱ坦克炮可以直接从前方抽出更换的基本原理。以往的坦克炮如59坦克炮等为后抽式身管,身管是从后方插入摇架内的,若身管需要更换,只有把炮塔吊起来,才能向后抽出身管来。59坦克炮塔重达10吨,野战条件下能吊起如此庞然大物的,只有战场大力神——84式坦克抢救牵引车等重型保障装备,所以,后抽式身管在野战条件下更换难度相当大。而85一Ⅱ坦克则采用了优化的火炮结构和先进的身管前插技术(像高射机枪一样枪管从前方插入枪身),维修时只要把身管与炮尾解脱,就可以把身管直接从炮塔前方抽出去而无需吊起炮塔。笔者曾观摩过某型坦克的前抽身管保障演示:只需要将火炮转向坦克后方,并在车体后部上方安放一个活动支架托住身管,两三个人轻轻一抽,身管就出来了,省时省力,轻松自如。该型坦克采用的身管前抽技术,不仅是国内首创,更重要的是给野战保障带来莫大的福音。

  三是火炮运用了大量的新技术和新工艺,使用寿命长,命中精度高。为便于在野战条件下校炮,该炮增装了炮口觇视器装置,不用再费时费力地临时插校炮镜了。该炮还采用了双层铝板空气夹层身管热护套技术,使火炮身管的热分布更加均匀,身管变形更小;继续沿用了80坦克炮的电击发技术和横楔式炮闩,可以发射各种标准105毫米弹药;为便于前抽身管,将驻退机和复进机等反后坐装置由原80坦克的上置式改为下置式;采用了简形铸造摇架和强度与刚度良好的防护板,使火炮与炮塔的结合更加简洁和可靠;同时,将火炮的耳轴前移,进一步改善了火炮的平衡性。由于该炮采用了大量的新技术和新工艺,极大地改善了火炮的性能,使其具有寿命长、命中精度高和可靠性好等显著特点。

  四是该炮弹药种类齐全,可广泛打击战场上出现的各种目标。俗话说,好马配好鞍,好炮配好弹。再好的坦克炮,没有性能先进的弹药也难以发挥应有的威力。为此,我国兵工战线的广大科研人员齐心协力,锐意进取,先后研制出多种高性能的105毫米坦克炮弹药。85一Ⅱ坦克选用的坦克炮弹药主要有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尾翼稳定破甲弹和碎甲弹等。这些炮弹也为定装式,弹药重量较小,装填也比较方便和顺手,由于炮弹轻、装填快,坦克炮的战斗射速高达7发/分钟。105毫米炮弹与59坦克的100毫米炮弹个头差不多,但105毫米穿甲弹弹头很细,为防止其松动,装填时一般不能直接用手握弹头,而要用一个胳膊托住药简、另一只手握住弹底进行装填。根据笔者的装弹经验,这种握弹方法装填时有点别扭,速度也稍慢(59坦克炮弹装填最快时只用3秒钟),但其他弹药的装填与59坦克炮差不多。

  五是弹药携行量大,持续作战能力明显增强。由于85一II坦克采用了弹架油箱等新的弹药布置技术,所以,携弹量达44发,比59坦克多8发。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破甲弹和碎甲弹的配备比例为4:3:3,其中在炮塔尾舱内布置了7发炮弹。这种利用炮塔尾舱布置弹药的设计,在国产坦克中还是首款。美国的M1A1坦克的炮塔尾舱就布置了大量弹药,而且还采用了隔舱化设计,一旦弹药被诱爆,爆炸气浪可通过尾舱上部的泄压板排出,以确保乘员的安全。法国的“勒克莱尔”主战坦克,弹药也布置在尾舱内,还装有自动装弹机,既能确保乘员安全,装弹速度也很快。

  提起穿、破、碎甲弹三种弹药的配备比例问题,笔者在这里多说几句,因为不少人反复问这个比例是如何确定的,能不能变化。首先,这个比例是根据实战经验总结出来的,不是凭空臆造的。其次,确定弹药配备比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一个是要确保坦克有足够的弹药对付自己的劲敌——敌方坦克,而穿甲弹又是首选,所以,穿甲弹比例最高。再一个就是要体现弹药的多元化,以对付战场出现的各种目标,破甲弹、碎甲弹不仅能打坦克,还能毁伤其他目标,所以要占有一定比例。还有一个就是这个比例不是一成不变的,三种弹药按4:3:3进行配备,是一个通用比例,具体到不同战斗,还要根据坦克面临的威胁、打击目标的性质等各种情况综合考虑弹药的配备比例。如我军在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坦克大多是以火力支援步兵战斗,打击的目标多是敌土木质火力点等较软目标,所以榴弹消耗量最大。第三,分队内各坦克的弹药配备方式和比例,不一定都按一个固定模式,可根据战斗任务灵活组合,这样有利于形成优势互补,如有的坦克可能多带穿甲弹,有的可能多带榴弹,担负远程打击任务的还可能带炮射导弹等。战斗中,分队还可以利用战斗间隙进行坦克弹药的调剂;弹药保障分队不仅要做到按量补充,而且还要做到按需补充。总之,别看就这么一个小小的弹药配备比例问题,就引出这么多的话题,可见,坦克的运用和战术是一门学问。

  85-1I坦克的辅助武器与80式坦克基本相同:火炮右侧装有1挺新研制的7.62毫米并列机枪,但是弹壳收集器及供弹系统更紧凑,安装更为方便;装填手门座圈上安装有l挺12.7毫米高射机枪。该车还可携带500发高射机枪弹和2250发并列机枪弹。孔凡清 将言 (未完待续)


评论】【陆军论坛】【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