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综合新闻> 《国际展望》网络版 > 正文

2004北京军博纪实:坦克装甲车篇(组图)

http://jczs.news.sina.com.cn 2004年09月27日 11:14 《国际展望》杂志

T-62坦克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中国军事史“活百科全书”再见证——

  客观、翔实、生动展现中国最权威军事博物馆

  2004北京军博纪实:坦克装甲车篇

  □ 本刊记者 吴 健

  北京玉渊潭公园以南,天安门往西仅两站之遥,一排规模庞大、外观带有显著苏联风格的建筑群矗立在长安街旁,在寸土寸金的北京,它“大方”地拥有着一块宽阔的广场,点缀着喷水池及小园林,正门前排列导弹艇、喷气专机与中程战略导弹,这些都衬托出“主人”的卓然不群。不错!这就是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简称“军博”),世界十大军事博物馆之一,中国乃至亚洲最具权威性系统性的军事历史实物陈列馆。其恢宏的气势、凝重氛围直观形象地再现了中国军事历史的宏伟画卷!

  ▲ 馆史简介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占地面积8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展馆陈列面积4万多平方米,展馆主楼建筑呈山字型,主楼中央7层,两翼4层,主楼高94.7米,楼顶塔座承托的“八·一”军徽最为醒目,坐北朝南,气势宏伟,巍峨壮观,正门上方“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匾额为毛主席亲笔书写。该馆于1959年开始建设,是北京20世纪50年代“十大建筑”之一,1960年8月1日建军节正式对外开放。

  馆内基本陈列由古代战争馆、近代战争馆、北伐战争馆、土地革命战争馆、抗日战争馆、全国解放战争和兵器馆组成,藏有6000余件珍贵的文献、实物、照片、图表和模型。以中国军事历史为主线,展示了5000年来中国重大军事事件、人物,论著、科技及兵器发展等内容,同时也展示了现代中国国防建设与人民军队正规化建设的新成就。漫步展厅,仿佛置身于金戈铁马的洪流之中,于兵家智谋、刀枪剑戟、战争风云中处处可见民族文化的精粹和社会历史的变迁。

  由于时间有限,再加上展品之丰富,记者特按展品种类分为坦克装甲车、火炮、轻武器等三大部分予以介绍:

2004北京军博纪实:坦克装甲车篇(组图)
巍峨的军博大楼,这座浓厚苏联风格的建筑曾经斯当年北京"十大工程"之一

2004北京军博纪实:坦克装甲车篇(组图)
停放在“解放天津战役”情景展台中的“功臣号”坦克

2004北京军博纪实:坦克装甲车篇(组图)
停放在院子里的日本97式坦克

2004北京军博纪实:坦克装甲车篇(组图)
“功臣号”的英雄驾驶员董来扶

2004北京军博纪实:坦克装甲车篇(组图)
1949年在开国大典上,接受毛主席检阅的“功臣号”坦克

2004北京军博纪实:坦克装甲车篇(组图)
阎锡山靠这种95式铁路公路两用坦克来为此其境内的交通线的畅通

2004北京军博纪实:坦克装甲车篇(组图)
埃及国防部赠送给我国的镀金坦克模型

2004北京军博纪实:坦克装甲车篇(组图)
建国50周年阅兵装备的比例模型,这是我国最新三代主战坦克的模型

2004北京军博纪实:坦克装甲车篇(组图)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购买的意大利CV33/35坦克

2004北京军博纪实:坦克装甲车篇(组图)
朝鲜战争中缴获的美制M26坦克

2004北京军博纪实:坦克装甲车篇(组图)
从乌苏里江打捞出来的T-62坦克,对我国坦克研制具有重要作用

2004北京军博纪实:坦克装甲车篇(组图)
遗留在珍宝岛的T-62坦克,斯苏军侵略我国领土的铁证

2004北京军博纪实:坦克装甲车篇(组图)
1979年我军攻克谅山时,缴获的越军坦克

  ▲ 人民军队的第一辆坦克

  在兵器大厅门口的“1949年解放天津战役”场景模型中,具有传奇色彩的我人民军队第一辆坦克“功臣号”102车依然不减当年风采。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八路军开进沈阳城,日本人开的“918修理厂”里的坦克成了我军与国民党势力争夺的焦点。新成立的我东北野战军特纵坦克大队自身没有一辆坦克,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找坦克,从延安赶赴沈阳负责搜寻坦克的副大队长高克和原沈阳当地修理工董来扶穿着老棉袄,戴着破礼帽,一身“不土不洋”的打扮,在“918修理厂”转来转去,终于找到了几辆废弃的日军97式中型坦克,他们假装试车,爬上了一辆18吨重的日式坦克,发动后先在院子里转了几圈,趁敌人不备之际,突然加大油门向大门冲去,把想关门的几个敌人撞到一边,坦克吼叫着破门而出。向通化转移的途中,他们带的日本俘虏几次暗中破坏,最后在通化又遇到日本俘虏武装暴动,坦克油箱底的螺丝被卸掉,柴油流了一地,坦克险些被“火葬”,幸亏董来扶和战友们及时镇压了,这辆代号102的坦克才免遭不测。就是这辆老掉牙的坦克,成为1946年12月1日我军第一支坦克部队——东北坦克大队成立时唯一的坦克。1948年,坦克分队奔赴辽沈战场,该坦克已是“百病缠身”,大家都称它“老头儿坦克”,10月4日10时45分,在锦州城北,董来扶驾着它5次投入战斗,摧毁敌人的明碉暗堡,破坏敌铁丝网路障,为步兵开辟通路打先锋,第四野战军司令部、政治部命名这辆坦克为“功臣号”坦克。在平津战役中,董来扶驾驶“功臣号”参加了解放天津的战斗,出色地完成了战斗任务。1949年10月1日,在开国大典上,董来扶驾驶着“功臣号”坦克率先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毛主席的检阅。

  ▲ 日本铁路公路两用装甲车

  和谁打仗,缴获和使用谁的武器,这是我人民军队的一贯特色,在坦克装甲车这类技术兵器方面更是如此。在军博室外东展区停放的几辆典型日本风格的坦克装甲车,便是我军在解放战争中从国民党军手中转而缴获和使用的。其中最有特色的是一辆我军从当年山西“土皇帝”阎锡山那里缴获的日本95式铁路公路两用装甲车,它是日本东京电气瓦斯公司为“北支那派遣军”专门研制的巡逻用车,1938年开始出现在华北战场,它的主装甲采用焊接结构,并应用新推出的渗炭钢,通过炼钢工艺的改进,使其厚度达到12毫米,从而可防止7.7毫米的钢心弹,但我们仍可以从它身上稀稀落落的铆钉看出日本当年工艺的低劣。其行走部分的履带可拆卸,实现铁轨和越野双重机动,可旋转炮塔上安装了一挺13.2毫米口径哈乞开斯机枪,虽然在防护、火力和机动三方面毫无精彩之处,但由于当时中国军队不具备反坦克武器,也缺乏反坦克的战术,所以95装甲车一度在战场上耀武扬威。1945年日本投降后,乐于“在三个鸡蛋上跳舞”的山西军阀阎锡山以“寄存武力”的名义暗中收编日军驻山西、绥元的部队和武器装备,一些95装甲车也改挂青天白日旗保护阎锡山赖以生存的同蒲、井陉铁路线,特别是到1948年后,随着山西大部分地区被解放,阎锡山只能控制铁路两侧的几个城市了,这些两用装甲车更成为阎锡山军队的“救命稻草”,直到1949年太原解放,才最后终结了它们的使命。

  ▲ 意大利的“豆坦克”

  1929年,意大利安萨尔多公司以英国卡登洛伊德Mark VI型超轻型坦克为蓝本,经过修改提高,1932年开始为意大利陆军生产CV33/35超轻型坦克,中国国民政府也订购100辆(实际只交付54辆左右)配备自己的第200机械化师,经过抗日战争的消耗和后来美制坦克的替换,少量残存CV33/35坦克交给“西北王”胡宗南的部队,参与了1947年对我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并被我军缴获,由于数量稀少,弥足珍贵。CV33坦克给人的感觉就是小,长仅3.2米,宽仅1.4米,高度只有1.28米,战斗全重3.2吨,除了没有可旋转炮塔,正规坦克该具备的它都占全了。该坦克的车体装甲用易于生产的锥头镙栓连接形式结合,不要说炮弹碎片,就是大口径机枪子弹也对付不了,武器也只有车长使用的两挺8毫米布雷达1938型机枪,位于正前方防盾左侧。CV33/35超轻型坦克对于适当装备和训练的对手构不成多大的威胁,即使是在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的战争中,埃塞俄比亚人依然能靠步枪、机枪、梭镖甚至弓箭摧毁它们,许多埃塞俄比亚人干脆以“人海战术”包围这些“豆坦克”,用刀子从观察缝里戳乘员眼睛,用木头塞进履带,把汽油浇在坦克上烤,并取得一定战果。

  ▲ 朝鲜战场的美国坦克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刚刚度过第一个国庆日的新中国不得不为了自身的安宁,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军博展出了三辆我军在朝鲜缴获的美国坦克,即M24轻型坦克、M4中型坦克和M26重型坦克,它们代表了二战后期美国装甲部队的核心技术水平。M24轻型坦克由于装甲太薄,早在战争爆发之初便屡遭朝鲜人民军T-34/85痛击,而M4中型坦克则勉强靠高效能的长身管76毫米炮和更好的操作性能抵挡T-34/85的攻势,而坚甲利炮的M26重型坦克却因自身的超重而在朝鲜山地作战时举步维艰。正由于三者无法协调作战,才真正影响到美国冷战第一代主力坦克的研制。

  ▲ 被遗忘的“秘密坦克”

  许多军事爱好者知道,中国大陆仅有一辆T-62主战坦克在军博大院里静静地等待游人访问。据称,这辆在1969年珍宝岛之战中缴获的“秘密坦克”一度受到俄罗斯游客的“重点关照”,毕竟这场发生在远东乌苏里江的战斗行动是二战后苏联边境最大的战斗行动。

  1969年3月2日,苏联边防军首先在中国固有领土珍宝岛挑起冲突,遭到我军有效杀伤后,于15日出动包括3辆当时远东最先进的T-62主战坦克在内的优势兵力向珍宝岛反扑,9时46分,苏军3辆坦克充当进攻矛头,T-62坦克前装甲厚度达100毫米,我军没有可击穿T-62装甲的武器,只好发射火箭弹,暴露阵地位置,吸引苏军坦克进入雷区,上钩的苏军坦克刚刚进入雷区,首车履带便被炸断。随后,中苏双方为该坦克展开一系列争夺(详情可参阅本刊总第472期《珍宝岛1969》一文),最终我军将这辆战后苏联第二代坦克实物运到北京,经过相关部门的测试和研究后,落户军博。珍宝岛事件刺激了中国反坦克武器的发展步伐,并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全国性质的“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准备。

  ▲ 来自谅山前线的T-34

  总产量近60000辆的T-34坦克也许是世界上各大军事博物馆最不愁的展品,即使是许多因陋就简的中国军事主题博物馆里也是如此。在军博这里,一辆编号289的T-34坦克则是我军在谅山战役中缴获的战利品。

  为保卫我国西南边陲的安宁,打击越南地区霸权主义者,1979年2月17日,我人民解放军发起对越自卫反击作战,经过10多天的战斗,友谊关前线我边防部队在收复我国领土浦念岭等地后,乘胜还击,连续打下了越军号称精锐部队——第3师(号称“金星师”)所据守的谅山要塞,打出了军威,打出了国威。

  谅山自古就是军事重地,有法国当年修建的钢筋水泥碉堡和炮台,越军还将从南方派来的几十辆坦克T-34/85坦克作为机动火力点,部署在奇穷河制高点,妄图阻止我军打开通向河内的门户。可当我军一发起猛攻,越军竟溃不成军,从2月27日到3月5日谅山战斗结束为止,未出现一次越军有组织的反击。新华社记者阎吾当年撰写的通讯《战后谅山》生动再现了这次战斗的辉煌胜利,“随着奇穷河南岸地区和谅山西南413高地守敌的覆灭,枪炮声渐渐平息下来。我边防部队指战员正从各个阵地上把缴获的坦克、装甲车、导弹、火箭筒、火炮和各种枪枝弹药汇集在一起。一队队中国边防战士们,精神抖擞地跨过奇穷河大桥,开赴谅山以南的各个阵地,准备迎击胆敢反扑的越军。记者在蒙蒙雨雾中来到谅山北区的一个高地旁,看到那里停放着一辆守敌的指挥车。解送这辆指挥车的战士告诉我们,一个上了岁数、已经秃顶的敌指挥官被击毙在这辆车上……”

  相关专题:《国际展望》网络版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 【关闭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军事答疑平台
悬赏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