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太行发动机采用新材料和新工艺多达数十项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25日 10:05 东北新闻网
国产太行发动机采用新材料和新工艺多达数十项
国产航空发动机试车台

  1987年“太行”项目启动,从那时起,张恩和与“太行”研制团队就和创新结下了不解之缘,18年里,在“太行”身上,采用的有预研基础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就多达数十项,首次采用了带进气可变弯度导向叶片和超塑成型扩散连接的进气机匣,这是国内该项设计技术的全新突破;两级低压涡轮首次采用了复合倾斜弯扭的三维气动设计,其效率达到国际水平;而复合材料外涵道机匣是国外第四代发动机的技术,填补了国内航空发动机技术的空白,中国的航空科技人员已经掌握了当今先进的发动机设计技术。

  在采访现场,记者看到了被誉为“现代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的涡轮高压叶片,尽管只有火柴盒大小,但一个就值上万美元,一台“太行”

发动机需要配备几十个。别小看了这几十个“火柴盒”,正是有了这可贵的“明珠”,才有效实现了“太行”在高温条件下的技术性能。

  张恩和告诉记者,涡轮高压叶片完全是自主创新的产品。广大参研人员不畏艰险,集智攻关,打破了国际上严密封锁,攻下了高温、高负荷运转条件下仍正常工作的这一战果。要研制出这个小“火柴盒”,材料、设计、工艺和加工技术必须都得过硬,“太行”发动机试制加工使国内航空发动机行业制造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

  有效降低发动机的重量,这对于提高飞机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数据显示,发动机的重量每增加1公斤,为其配套的设备就需要5公斤,降低发动机的重量就成为“太行”设计者们“斤斤计较”的大事。在“太行”上首次采用的超塑成型扩散连接带可变弯度导向叶片的进气机匣,今天在外行读来依然拗口,在当时设计者们也着实费了一番气力。研制之初,某国的航空领域专家给出了研制进气机匣的最低重量:49公斤。张恩和没信这个邪,“太行”团队向权威发起了挑战,拿出了自己的成果:34.5公斤,外国专家折服了。

  采访中,发动机“可靠性”的话题被不时提起。张恩和告诉记者,从一开始,“太行”的可靠性就被研制组放在了第一位,始终十分注重发动机的整机试车。不仅“太行”发动机零部件试验范围之广、项目之全、时数之多,创国内发动机研制史之最,而且,从1997年开始,“太行”整机试车时数每年成倍增长,创下了国内发动机型号研制史上的最高纪录。

  2001年6月6日,承载着几代人的期盼和重托,装载着“太行”的新型战鹰风驰电掣般离开跑道,直刺蔚蓝色的天空,“太行”首飞成功!当年10月,“太行”的科研试飞做完了最后两个起落后,提前两个半月完成试飞任务,这在我国发动机研制史上尚属首次,提前完成试飞任务更是一个创举!

  2005年11月,“太行”发动机迎来了设计定型前的最后一道难关———长久初始寿命试车,从慢车、加力再到慢车状态,发动机试车状态良好,各项参数稳定;11月14日,冲破重重难关的“太行”发动机,完成了型号规定的全部试验和试飞考验,拿到了飞向蓝天的通行证;12月28日,一个激动人心的日子,一个必将永载中国航空工业史册的日子,“太行”发动机顺利通过国家设计定型审查,中国开始拥有了自己的大推力航空动力!

  “太行”诞生的过程也是锻造中国研发航空动力顶尖人才的过程,我国开始拥有了一支能够独立研制大推力航空发动机的人才队伍和创新梯队,对于中国航空动力事业来说,“太行”只是一个起点

  参与研制“太行”的人都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张恩和也是这样想,幸运地从前辈手中接过了接力棒,走完了“太行”从孕育到诞生的全过程,又幸运地把接力棒传递给了下一代。

  面对记者,张恩和风趣地说,即使我们这帮“老家伙”回家了,我们的发动机事业照样可以干下去,年轻人已经成长起来,通过一个“太行”,我们培养锻造了一支队伍,我们已经有了承担更高端、更艰巨、更光荣任务的基础,“太行”只是我们事业的开始。

  “太行”发动机刚研制的时候,技术人员大多是上世纪60年代毕业的大学生,主力是60年代初到1965年、1966年毕业的大学生。一个“太行”造就了一代年轻人,张恩和告诉记者,现在,沈阳航空发动机研究所从设计人员、专业组长、主任、副总设计师到总设计师,通过“太行”的研制,已经全都是80年代毕业的大学生,大多是6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在一线主力专业技术人员中,45岁以下的中青年人员占到80%以上。

  副总设计师孙志岩就是伴随着“太行”发动机研制历程逐渐成长成熟起来的佼佼者,如今已成为新一代航空发动机控制领域的专家。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控制系统则是发动机的“大脑”。在“太行”发动机的设计定型阶段,通过试验、试飞,“太行”不断暴露出高温天气地面起动困难、高空小表速加速性差、空中起动难等诸多问题。孙志岩作为技术攻关战区负责人,在解决高温天气地面起动困难的难题时,对起动供油规律、空气规律、点火特性等进行了大量的分析计算,提出了多项影响起动的关键性问题,进行了近2000次的专项起动试车,成功地解决了发动机的起动难题。“太行”的性能也就在这些不断暴露的问题中开始稳定,开始成熟,而中国年轻的设计者们就在解决问题中逐步成长起来。

  18年,6570多个日日夜夜,为了“太行”,多少人倾注了满腔热血,华发早生,多少人积劳成疾、英年早逝,但都终生无悔。

  1997年夏,为了解决装机问题,张恩和几乎天天都呆在装配厂房,近60岁的人不时地在装配架上爬上爬下,一次突然一个闪失,一脚踩空翻了下去,头撞在装配架的横梁上,当场昏倒。经过抢救,他睁开眼问的第一件事是,发动机附件排好没有?

  张恩和说,每一个参与研制的人,都把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和“太行”连在了一起,我个人是这样,这个群体也都是这样。

  在“太行”这座丰碑上,永远镌刻着这些人的名字:张恩和、李勇、刘永泉、刘国玉、张绍基、李建榕……这仅是“太行”团队的代表,是他们,是这个团队托起了中国航空事业未来的希望!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