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无人作战飞机将成为21世纪空战主导力量(图)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9日 10:42 科技日报
无人机也称无人航空器或遥控驾驶航空器,是一种由无线电遥控设备控制,或由预编程序操纵的非载人飞行器,拥有众多有人驾驶飞机所不具有的优点,可遂行各种作战和训练保障等任务,具有广阔的军事应用前景。 三大优势引人瞩目 与有人驾驭飞机相比,无人机具有续航能力强、经济实用、无人员伤亡和训练维修成本低等独特优势。 续航能力强目前,在已投入实战运用的众多无人机中,美制“全球鹰”无人侦察机的续航时间已达42小时,比现有任何一种有人驾驶飞机的巡航时间都要长。然而,随着无人机动力系统的改善,未来无人机续航能力更强。像美研制的“开拓者”、“百夫长”和“太阳”号等无人机,因采用太阳能动力系统,其设计续航时间将达96小时,飞行高度可达2万米。而加拿大研制的SHARP无人机,则通过微波能量转换系统,将地面抛物面天线释放出的大量微波能转换成电能,并输入电动机驱动螺旋浆,其设计续航时间则可达6—12个月。 经济实用与有人驾驶飞机相比,因无人机不载人,其机体都很小,最小只有苍蝇、飞鸟和蜻蜓那么大,通常研制成本都很低。如美制小型无人机FQM-151A“短毛猎犬”,造价仅为5000美元,加拿大研制的CL-227“哨兵”无人机,造价45000美元,即使像大块头的“全球鹰”战略无人侦察机的造价,也仅为1100万美元,成本不足联合攻击战斗机JSF的1/3。此外,由于无人机可利用废旧的有人驾驶飞机改造,也可大大降低其生产成本。 人员零伤亡由于无人机操作员只需在远离交战区域的地面控制站里,凭借远程遥控系统,借助无人机和其他战场侦察系统传回的实时战场图景,即可指挥无人机遂行各种急难险重的作战任务,因此,他们面临的威胁自然要比那些驾驶飞机冲锋陷阵的飞行员们要小得多。 军事应用十分广泛 军事专家预言,不久的将来,无人作战飞机将有可能成为21世纪空中作战的主导力量。 战场侦察生力军全球性侦察监视任务可由类似于低轨道人造地球卫星的无人机完成,如太阳能动力和微波能无人机,它可长年累月地在25000米以上的高空飞行,一般的防空火力无法触及,活动半径不受限制,主要可对卫星发射、核试验和大规模的自然灾害等各国内外的重大事件进行侦察监视;战区侦察监视任务可由活动半径在700—1000千米以上无人机完成,如美制“暗星”系列是一种隐身性能较好、续航能力强的无人机,主要对战场范围内的敌兵力部署、重要目标的分布和战役军事调动等行动进行侦察监视;敌后纵深侦察监视任务可由能在高空进行远距离跨国飞行的无人机遂行,如美制“全球鹰”具有这种能力,主要用于战时对敌战略纵深的情况进行全方位监测;战术侦察监视任务可由活动半径在几千米至几百千米范围内的无人机执行,如美制“短毛猎犬”和加拿大的“哨兵”都有这种能力,主要用于师和师以下部队的战场侦察监视任务;隐形微型无人侦察机,既可深入敌后遂行特种侦察,还可作为单兵携带的侦察装备使用。 战场引诱骚扰高手在贝卡谷地大空战中,以军将“壮士”1无人机改装成全尺寸有人攻击机,充当假目标,引诱叙利亚发射导弹、雷达开机,使叙军暴露了发射阵地,并用装有雷达寻的器和非核炸药的反辐射骚扰无人机,飞抵叙军阵地上空骚扰并伺机摧毁雷达,使雷达不敢贸然开机,陷入“迷茫”状态,最终,以军在亡1名飞行员的情况下,仅用6分钟,就摧毁了叙军19个“萨姆”-6导弹连阵地。 无人化空战尖兵无人攻击机可挂载各种类型的空空和空地导弹,攻击任何地面、海上和空中的固定目标和活动目标。美国的“全球鹰”无人攻击机,可挂载12枚“洛卡斯”或两枚联合直接攻击弹药(JDAM);专门攻击地面雷达站的以色列“哈比”反辐射无人攻击机,具有自动捕捉和识别目标的能力;德国的“达尔”无人攻击机能为己方攻击机开辟空中走廊;预先部署的无人攻击机,还可在远距离上摧毁敌来袭的战略、战役和战术层次的导弹,避免目标临空被毁的残体杀伤;具有独立作战能力的智能无人攻击机,采用注入专家系统的分级实时武器控制系统,可自主识别目标、自动分配目标、个别跟踪目标和评估威胁,自动选择最佳机载武器实施攻击,甚至还可以自杀式攻击的方式摧毁目标。 特种作战利器具有隐形功能的无人攻击机,可渗透到敌防御纵深遂行突袭使命,打击敌后勤设施、指挥控制系统和民用设施等政治、经济和军事类目标;无人攻击机可在自然环境恶劣、核生化沾染、敌情威胁严重和其他不利于人员参加的条件下作战。 军事训练好帮手在平时的作战训练中,用无人机作训练的靶机,则不用担心人员伤亡,加之其研制费用较低,经济损失较小,能够极大地提高训练效益。 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尽管无人机在军事领域里的应用日益广泛,但现有的无人机仍存在生存能力低、机动性能差和攻击能力弱且易受干扰等缺陷,而为迎接21世纪无人化空战时代的来临,各国正加紧技术创新,并将呈现以下一些技术发展趋势。 采用高新技术采用隐身材料和低噪声发动机,像美制蒂尔“暗星”无人机采用了以炭纤维为主的隐身复合材料后,其雷达反射截面积仅为非隐身时的30%,而在对其发动机的进出气口和天线进行特殊设计后,它在300米高度飞行时,人耳不能感觉其声音,在900米高空,人眼看不见;采用平滑连接技术,如将无人机机头设计成飞碟状圆弧平面外形,机身中间拱起,周边扁平,机身后部与机翼后缘平滑连接,不设立尾和平尾,可大大缩小雷达反射截面;采用充电表面涂层,既可形成吸收雷达波的保护层,使敌方雷达的探测距离减少40%—50%,又可使无人机成为变色龙,减弱肉眼观察 效果;在机身表面涂上吸收红外光的特制油漆和在发动机的燃料中注入防红外辐射的化学制剂,减小红外探测器材的探测效率;利用高超音速发动机提高无人机的飞行速度和高度,使常规防空武器鞭长莫及,望机兴叹;采用先进的电磁干扰屏蔽技术,增强其抗干扰能力和通信的稳定性,降低无人机的事故率。 优化智能化水平目前,无人机主要有两种控制方式,一种是由地面控制平台里的人员操纵,另一种是由机内计算机里的预编程序控制,但这两种方式都无法对急速变化的战场情况作出实时、灵活和准确的反应。然而,随着智能型计算机飞行控制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的无人机可通过智能C4I控制系统,自动进行目标搜索、监视、跟踪和武器分配和发射等作战行动,具有相同或超越有人驾驶飞机的应变能力。据悉,美国正在为无人机研制的神经网络飞行控制系统,将采用先进的神经网络技术,开发具有类似人脑记忆、信息处理和适应环境等功能的软件,使无人机在受到损伤、出现故障和遭遇各种意外情况时,仍能保持稳定的工作状态。 增强实战能力目前,制约无人攻击机进入实战的主要障碍,包括机载武器小型化、多机控制与指挥协调、无人攻击机与地面火力系统的协同作战等,但随着军事航空科技的飞速发展,解决这些问题已为时不远了。目前,英国正在研制一种“赛肯观察与攻击自动飞行器”,该机在空战时,通过智能武器控制系统,可自动判别威胁情况和目标性质,自主决策攻击目标,并将获得的信息编码传送回地面站。 此外,未来的无人机还将集侦察监视、空中预警、通信中继、电子干扰、全方位攻击和导弹拦截等功能于一身,向着一机多能化的方向发展。 -新闻缘起 据法新社一月八日报道,以色列目前正在研发一种世界上个头最大的无人机,这种无人机不仅体形大,而且能力强,除了可以执行大多数无人机都能执行的侦察任务,还能作为一个空中拦截平台,对弹道导弹进行拦截。 《以色列空军杂志》称,这种无人机装备有先进的航空电子系统,是目前以色列研发的最先进的无人机。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