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历史专题 > 正文

退休干部张崇鱼追寻10万红军英灵(组图)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7月02日 12:58 中国国防报
退休干部张崇鱼追寻10万红军英灵(组图)

一名烈士一颗红星,默默闪耀在巴中大地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退休干部张崇鱼追寻10万红军英灵(组图)

张崇鱼向参观者介绍红军将帅碑林


川陕苏区红军将士英名纪念碑


每年清明都有中小学生前来扫墓

  他是一位普通的退休干部,10余年来,他筹措资金600多万元,建起了全国最大的红军碑林,堪称中国碑林史上的奇观。他说,不管吃多大的苦,受多大的累,他今生都将与10万红军英灵为伴,要当好10万红军英灵的守护神——

  追寻10万红军英灵

  本报特约记者 邢珊瑚

  “奔走千山万水,历尽千难万苦,寻访千家万户,征得千言万语,树碑千块万名,流芳千古万年。”这是一位老红军对川陕苏区将帅碑林管委会主任张崇鱼的由衷评价。

  5月,大巴山又开满了火红的杜鹃花。我们随成都军区政治部组织的新闻采访团来到四川省巴中市,漫步在占地120余亩,镌刻有10余万红军英名的川陕苏区将帅碑林,聆听张崇鱼历经10余年时间追寻和守护10万红军英灵的感人故事。

  立碑3988块,錾刻碑文80余万字,他让10万红军英灵魂归大巴山

  “爷爷,您又回到了大巴山的怀抱。您一定会在那里见到生前与您一起战斗,死后与您一起长眠的战友……”这是已故老红军汪宗情的外孙女“兔兔”刚寄到川陕苏区将帅碑林的一篇祭文。张崇鱼用手拍了拍汪宗情老红军墓碑顶上的尘灰,弯腰从地上捡起一块小石头,把祭文压在了墓碑顶上,并代“兔兔”深深鞠了一躬。

  这个小小的细节让我们感动,但张崇鱼却感到很平常。他说:“巴中是一块红色的土地。72年前,这里是全国第二大苏区,12万多巴中儿女参加了红军,有4万多优秀巴中儿女为中国革命献出了宝贵生命,今天我们给先烈们做点事算不了啥!”

  为了让红军将士再聚巴中这块红土地,张崇鱼历时10余年书写了一组更加让人感叹称奇的数据。

  从1992年开始,张崇鱼邀约几个伙伴,历时10余年,先后征集到中央领导人及红军高级将领的题字、题词1000余件,收集整理红军档案8000余份,查实红军烈士名录10余万人;收集红军将士照片、手迹、纪念物品等6000余件;收集全国各地楹联学家赞颂红军业绩楹联近万幅;在巴中市南龛公园山顶辟地120余亩,至今陆续建成红四方面军主要将领雕塑群、红军陵园、红军将士英名纪念碑、标牌碑、奉献碑等10大碑区,立碑3988块,嵌刻碑文80多万字,真实记录了10余万红军将士的英名和业绩。

  同时,他还先后主持编印了《红军将士故事集》、《张国焘成败记》、《红四方面军川陕苏区历程大事记》、《刘瑞龙在川陕苏区》等21本专著共300多万字;建起碑林办公、纪念馆所1万多平方米;绿化地面4.2万平方米,建成银杏园、奇石园、观景台,种植各种名贵花木2万余株。

  今年初,新华社向海内外播发通稿,称巴中市川陕苏区红军将帅碑林是全国最大的红军碑林,是中国碑林史上的奇观。

  10年筹集建碑资金600多万元,他住过最贵的旅馆才25元钱一天

  “拓土开疆,闻号角而思英烈;勒碑铭碣,昭方迹以励后人。”

  1992年,在巴中县人大常委会教科委工作的张崇鱼已经54岁,临近退休。他深受红军将士光辉业绩的感染,经过慎重思考,决定筹建红军将帅碑林。

  巴河弯弯十八滩,人生道路古来难。建碑工程启动之初,摆在张崇鱼面前的最大困难就是没有钱。走访收集红军将士资料需要钱,为红军将士写碑文画像需要钱,錾刻碑文需要钱,立碑建碑林长廊、建红军将领雕塑更需要钱……

  1992年8月18日,张崇鱼征得单位领导支持后,和本单位同事张志刚一起,第一次踏上了去成都走访老红军的路。在成都市肖家河西藏军区干休所,老红军刘棋听了张崇鱼的介绍后无比兴奋。他用颤抖的双手在墨宝征集本上留下了手迹,并当场捐赠建碑资金500元。通过刘棋老红军的帮助,张崇鱼又连续拜访了6位老红军,并了解掌握了61位红军将士的基本情况,筹措建碑资金2000多元。

  首战告捷,张崇鱼走起路来脚下生风,建红军将帅碑林的信心更足了。他和同事们不停地向全国各地健在的老红军及亲属发信,最多时一天发出500多封。同时又派出人员,带着四川省政府“同意筹建红军将帅碑林”的批文,到全国各地走访老红军。他们先后几乎跑遍了全国所有的省市,行程40多万公里,走访2000多个单位,拜访了3000多名红军将士及亲属,至今已筹集建碑资金600多万元。

  600多万元!在巴中市这个革命老区,简直是个天文数字。这钱从何而得?张崇鱼笑着说:“我们一无职二无权,全靠嘴巴甜。”接着他又补充道:“嘴巴甜当然不是骗,更重要的是要用好红军将士及亲属的每一分钱。”老红军陈宏捐了建碑资金后,担心受骗,和老伴一道千里迢迢从北京赶到巴中红军将帅碑林,找到了自己的碑牌。看到气势如虹的将帅碑林和张崇鱼及同事简陋的工作环境,这位老红军感动了。回到北京,陈老给张崇鱼打电话说:“老张,我参观了碑林,真不简单,我相信了。我又给你们寄了1000元建碑资金,请查收!”

  在10余年时间中,张崇鱼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外面奔波收集红军将士资料、筹措资金。张崇鱼和同事数百次出差,从未乘过飞机,坐过卧铺,住过宾馆。他先后12次到北京,每次都是住地下室,最贵的才25元钱一天。为此,他还撰写了《碑林办人员出差五要点》与大家共勉:“一啃面包喝稀饭,每天不过几元钱;二乘硬座不怕远,飞机卧铺不要谈;三住旅馆地下室,早出晚归只睡眠;四访红军记战史,帮助红军写新篇;五靠排难意志坚,哪管艰辛苦和难。”据了解,12年来,碑林办公室接待老红军及亲属不下数百起,但接待费总计不足1万元;为节省开支,张崇鱼还以一小时一元钱的报酬请来了一批退休教师和下岗职工加入建碑队伍;他还充分利用了两届20多位巴中职业中学的学生到碑林实习帮助工作,节省了大笔开支。

  2001年国务院一位领导同志到将帅碑林视察时,得知张崇鱼领头建成如此浩大的工程却没要国家立项和政府出面时,拉着张崇鱼的手连连称赞:“不容易,不容易!”

  不管吃多大的苦,受多大的累,今生都将与10万红军英灵为伴

  “这10多年跋涉,说起来骄傲自豪,想起来辛酸沉重……”提起在外收集资料、筹措资金的事,张崇鱼就连连摆手:“人间该吃的苦都吃了,该受的罪都受了!”

  1993年5月,张崇鱼和同事姜正斌赶到北方某城市的一个干休所拜访老红军。他们出示了介绍信后,9位老红军当即都表示支持建设川陕苏区将帅碑林。就在这时,干休所来了一位干部,对他们说:“干休所老干部不参与、不接待、不支持。”尽管张崇鱼反复向干休所的领导解释,可得到的还是那句硬梆梆、冷冰冰的话。下午,两人又来到干休所。“上午不是给你们讲明白了吗?”还没等张崇鱼开口说话,一位干部就不耐烦地把他们推出了门外。张崇鱼和姜正斌回到仅有4平方米的地下室招待所,没心思吃饭,眼里都闪着酸涩的泪光。

  1995年8月,张崇鱼和同事在成都新南门某干休所拜访老红军时,有人到派出所报案,说干休所来了两个骗子,在老红军家做宣传、收现金。很快,一个干警和几个治安联防队员就来了,抓住两人就往派出所揪。张崇鱼和同事正要辩解,几个联防队员围上来并嚷嚷道:“竟敢骗老红军的钱!”还把他们关了起来。后来他们把电话打到巴中,情况得到证实,张崇鱼和同事才得以脱身。

  近年来,为了筹建川陕苏区将帅碑林,张崇鱼确实尝遍了人世间的“酸甜苦辣”。碑林办的张登说:“这些年在外奔波中,张主任遭遇输红眼的赌徒洗劫;被小偷划破过胸口,被划破的衣服至今还有五六件。他曾4次遇到车祸,幸而平安无事。他外出期间10多次生病,有两次都报了病危……”

  “张崇鱼全部身心都在川陕苏区将帅碑林,那是他与红军的缘!”张崇鱼的爱人王克珍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1996年7月26日晚,张崇鱼回到家中,见桌上摆着“生日蛋糕”,而且坐了不少亲朋好友。张崇鱼快步踏进厨房,一边挽袖子,一边歉疚地对妻子说:“对不起,不晓得今天是你的生日,我来下厨你去陪客!”“晓得是哪个的生日哟,反正不是我的!”张崇鱼像个小孩似的,拍着脑袋,高兴地在房间里转悠着直叫:“哎呀,娘生我的日子都忘记了,这咋要得?这咋要得?”逗得妻子和客人哈哈直笑。

  “人生年华如水流,效忠党国为我求;余热献到期颐至,不甘下游争上游。”这是张崇鱼《人生自吟》中的一段话。他说,不管吃多大的苦,受多大的累,今生都将与10万红军英灵为伴,要当好10万红军英灵的守护神。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