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花边 > 正文

海军“蓝色文化”涌动万里海疆(组图)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5月20日 09:39 解放军报
海军“蓝色文化”涌动万里海疆(组图)

潮汐与鼓乐相伴,将海岛装点成一个偌大的“音乐厅”。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海军“蓝色文化”涌动万里海疆(组图)

自制保龄球,使女兵们笑语飞扬。


鲜艳的“礁花”,给原本寂寞的南沙生活带来无穷快乐。


舰上小乐队也风流。

  范扬文

  大海给了水兵胸怀,水兵给了大海灵魂。海军“蓝色文化”系列活动开展以来,在北起旅顺口、南至南沙群岛的每一座军港里,在驰骋于蓝色国土的每一艘战舰中,在绵延18000多公里的海防线上,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热潮。水兵们面对怒涛高歌,面对浪花吟唱,写下了一句句铮铮誓言、一段段人生感悟、一首首浪漫诗篇。今天,我们选取内容丰富、形式
多样的“蓝色文化”活动的几个断面,让大家一同感受婉约与豪放同在、激情与士气共生的“蓝色文化”所具有的独特魅力。——编者

  甲板上 狮龙舞出水兵豪情

  某驱逐舰后甲板上,人声鼎沸,锣鼓喧天,来自两条舰上的水兵舞龙队与舞狮队正在打擂台。这边蛟龙逶迤,奔腾飞舞,要扫平那海峡险滩暗礁;那边雄狮怒吼,张牙舞爪,要踏平那东海万顷巨浪……

  某战舰结束了一天紧张的海上训练,刚返回锚地,甲板运动会便又拉开了序幕。“第一个项目:举炮弹!新战士小姜挑战擂主欧班长!”政委话音刚落,小姜就和欧班长较上了劲。小姜身高力大,势头很猛,欧班长面对劲敌沉着应战。随着比赛的继续,小姜的速度逐渐慢了下来,而欧班长注意保持体力,和小姜拼耐力,最终以112∶107保住了擂主宝座。接下来的“潜水闭气”比赛,还出了一个小插曲:裁判下达“开始”口令后,新战士小王和小肖同时把脑袋扎进了盛满水的脸盆。刚过20秒,小肖就憋不住气了,抬头换了一口气,他一看小王还没动地方,连忙又把脸埋进脸盆。52秒后,小王终于忍不住从盆里抬起头。听着裁判宣布自己获胜,小王纳闷了:小肖比我晚出水,怎么是我胜呢?周围的战友看着一脸疑惑的他,笑成了一片。

  某护卫舰开展的“铁汉之星”甲板闯关活动更是独具特色。第一关为才艺大比拼,参赛内容由参赛者本人任意选择,说、唱、跳、快板、评书、小品、相声都可以;第二关为家乡美,参赛者通过不同形式来赞美家乡;第三关是军事知识问答题,内容为《三大条令》、《舰艇条令》、共同科目、舰艇常用英语、专业知识等;第四关是政治小常识。谁先闯完4关,就成为本周或当月的“铁汉之星”。比赛评选出的“铁汉之星”戴红花、上光荣榜,成为水兵自己心目中的偶像。“蓝色文化”把文化活动与执行重大任务和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了砺志于乐。

  军港里 键指弹出水兵理想

  走在某护卫舰大队的军港里,恍若置身于文化长廊,读书成才的名人名言、丰富多彩的科普知识和美轮美奂的书画作品,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更能给人一种奋发进取的动力。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其中一条通道式的宣传栏里全部是英文文章,很多官兵在此驻足浏览、交流。广播室开设的“时速新闻”、“英语时空”、“远航短笛”、“今日故乡”等专栏都是“双语广播”。播音员先是普通话播音,然后用英语播音,官兵们通过这一“窗口”,不仅能及时了解新闻时事,也获得了学习英语的平台。

  周末,某支队闭路电视台的知名栏目——“军营百科大挑战”如约播出。一名主持人和一名挑战者在台上相对而坐,由主持人提问,挑战者答题。提问的内容多以舰艇知识、时事政治、法律常识、条令条例和党的基本知识为主。挑战共设3关,4道题为1关。答题的难易程度是循序渐进式的,越到后面答题的难度系数越高。每闯过1关,都有一份奖品,诸如电脑软件、图书之类的奖品。闯过3关才算闯关成功。一次,主持人问挑战者:“请问你叫什么名字?”对方答道:“我叫海不怕。”主持人又问:“你有信心挑战成功吗?”对方说:“绝对有信心,如果我失败,那纯属意外。”幽默而又自信十足的话语,博得了战友的热烈掌声。

  窗明几净的军港学习室,是水兵们钟爱的活动场所。他们在这里阅读电子图书、学习网络英语、制作训练软件、参加网上论坛,如饥似渴,如醉如痴……更让人啧啧赞叹的是,某支队几个普通战士的读书笔记,竟然摆在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展览大厅里。“蓝色文化”把学习和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效提高了官兵的综合素质,真正做到了求知于乐。

  沙滩上 雕塑凝结军人品格

  绸缎般金色的沙滩上,镶嵌着一幅幅精美的图画,那是水兵以沙滩为纸、海水为墨、贝壳为色描绘的;海水映衬着一座座栩栩如生的沙雕,那是水兵以金沙为泥、热血为胶、青春为刀雕塑的……

  陆战队官兵进驻海练点,方圆10多里一片荒芜。为了美化临时营区,官兵们从海边捡来贝壳、石子等,在沙滩上镶嵌雕刻成一幅幅精美的图案,给单调枯燥的训练生活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如今,创作沙雕图案已经成为该部队的一项传统文化活动保留下来,并得到不断创新发展。

  漫步海练场,一幅幅构思新颖,别具一格的沙雕图案令人惊叹:用草皮精心制作的“螃蟹”活灵活现;树叶剪成的“香蕉”和“苹果”贴在野战餐厅的纱窗上,让官兵们看了分外眼馋;由凉亭、小径、流水和假山等风景构成的“度假村”栩栩如生……

  更令人叫绝的是,官兵们结合自己部队的性质和训练任务,创作出“军味”、“兵味”十足的沙雕作品,成为自我教育、自我激励的好手段。某连巧妙设计的“战争之神、独领风骚”图案,表达了官兵决心苦练精兵、打赢现代战争的铮铮誓言;某营精心制作的巨型陆战队队徽和“海之魂”精美图案,反映出了官兵热爱蓝色大海、守卫祖国蓝色国土的高尚情怀;陆战队官兵制作的一幅“飞龙图”,把龙腾虎跃的训练场面刻画得活灵活现;一幅“红心向党、固我长城”的图案,更表达了将士们永远跟党走、捍卫祖国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

  “蓝色文化”让官兵们在艰苦的环境中发现美、创造美、理解美,真正达到了寓审美于娱乐的效果。

  岛礁上 对联表达戍边情怀

  高温、高湿、高盐;飓风、暗礁、怒潮;寂寞、缺水、少菜。白天兵看兵,晚上数星星;出门见大海,进门听涛声。这就是岛礁官兵生活的真实写照。环境虽然艰苦,但官兵们创造的礁联、礁歌、礁诗、礁园、礁花,像一串串珍珠撒进了快乐的海洋……

  礁联——白墙上镌刻的红字,或美观工整,或清秀大方,或苍劲有力,与礁堡、水兵和蓝色的大海融为一个和谐的整体。咏礁联是官兵们的一项重要文化活动,如有佳句,就换下旧礁联。比如:赤瓜礁以前的礁联是:“功在千秋,赤瓜勇士独建头功;业在今朝,南沙卫士共立伟业。”官兵们觉得太平淡,遂再咏一联:“古之多少戍边志士流芳百世;今朝赤瓜卫国儿郎再展风流。”精巧别致的对联在礁盘上到处可见——“莫嫌礁小,每礁关联三百万;毋觉失大,所失皆为二亿家。

  ”礁歌——“在辽阔南沙的高脚屋上/有一群好男儿手握钢枪/战风斗浪卫国门/一颗红心永向党/吃尽南沙千般苦/人民幸福我荣光/敌人胆敢来侵犯/战士铁拳让他尝……”就是这首《南沙卫士之歌》,在全军群众歌咏通讯赛中捧回了优胜奖。守礁的每个人都会唱《南沙卫士之歌》,并且每天都唱。

  礁诗——在每个礁的礁报栏上,都可以看到官兵们精心创作的诗歌。在赤瓜礁这座“海上城堡”的“学习园地”中,有一首

散文诗,开头是这样写的:“即使相伴的是寂寞和孤独,你也要用青春为她染上年轻的色彩;即使脚下只有容身的地方,你也要用生命去捍卫这片神圣国土……”这恰是官兵们在独特的生存环境里履行特殊的使命任务才有的人生体验。为什么年轻的南沙卫士甘愿把如诗的年华献给艰苦的南沙?我们可以从华阳礁上的一首诗中寻找到答案:“脚踏海浪,头顶蓝天,我们守卫在祖国的南海前线;我们舍弃了霓虹闪烁,金色梦幻,选择了风风雨雨的南沙礁盘;我们告别了花前月下,绵绵情话,面对北斗把缕缕思念遥寄海天;我们的心啊,早已海誓山盟,要捧起珊瑚珍珠装扮母亲的桂冠…… ”

    礁花——守礁初期,为改变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官兵们先后从大陆带来了

海棠、牡丹、玫瑰、丁香、月季等20多种花,在南沙试种,结果都是在烈日暴晒、海风肆虐中相继枯萎了。只有马齿苋在饱受飓风、狂涛、烈日、暴雨的洗礼之后顽强地存活了下来,还开出了一朵红色小花。这种小花,它没有春杏夏莲的娇娆,也没有秋菊冬梅的妩媚,但它以顽强的生命力,当之无愧地成了南沙官兵心中喜爱的“花魁”。因为它总是伴随着太阳一道开放,官兵们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太阳花”。从此,坚忍不拔、顽强不息的太阳花就成了南沙卫士生命的象征和情感的依托。

  岛礁的小因思绪、情感的延伸和升华而扩大,守礁的艰苦因笑声、歌声的爽朗和豪迈而消失。在发展“蓝色文化”的过程中,守礁官兵们真正做到了陶情于乐。

  龙宫里 水下舞台砥砺意志

  “水下运动会”热闹非凡,“水下赛诗会”真情涌动,“水下文艺晚会”精彩纷呈,“水下相声广播”笑声朗朗。封闭的空间关不住满艇春色,狭小的战位锻造出博大的胸怀……

  “进入更次航行”,口令一下达,某艇的“水下体育比赛”在窄小的舱室里展开了。拉力器、握力器、俯卧撑等艇员喜欢的比赛项目轮番上场,好不热闹。不同的是,每个运动员是不允许打破“纪录”的,原来是怕影响舱室的气体环境。这大概是世间赛场最小和限制运动纪录的体育比赛了。

  “战斗警报!”急促的口令下达后,几名新兵迅速钻进一间“发射舱”。屋子墙壁两侧布满了五颜六色的按钮开关、大大小小的电器阀门以及曲曲折折的海水管路,几盏昏暗的应急灯勉强地提供着照明。还没等这些新兵辨清东南西北,巨大的显示屏上,一艘二战时期的德国潜艇为避开盟军攻击已开始了水下规避,随着水面舰艇的逼近,潜艇冒险开始了极限深潜。深度计的数字在恐怖地跳跃:100米、120米、180米……主动声纳敲击艇壳令人心悸的咚咚声和艇壳变形的嘎嘎声,在高保真的音响处理下益发显得恐怖,声、光、电营造出的逼真战争氛围不停地锤击着新兵的神经系统……当灯光大亮,他们这才回过神来:哦,这是看电影!

  “下面播送

天气预报:1舱3度,4舱30度……”某艇“水下之声”开始广播,首先是艇内新闻……下面是“生活百态”栏目,请到1舱欣赏……原来是,针对出海艇员岗位分散,很难照面的特点,“记者”拿着DV机穿舱走室,把好人好事摄录下来,把工作情景摄录下来,把艇员哼哼小曲甚至是休更艇员打呼噜的滑稽神态也摄录下来,编辑成短片在晚点名前播放,好家伙,“相当火”。

  蓝色的海,壮志的情,英雄的歌,多彩的水兵生活,熔铸了蓝色文化的品格,诠释了蓝色文化的内涵,寓教于乐,砺志于乐,审美于乐,求知于乐,成才于乐,乐在其中,沐浴春风。

  (文中照片:钟魁润、本报记者张雷摄)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