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金融时报》2月20日文章,原题:韩国将朝鲜拱手让给中国
一个穷国6年内贸易额增至原来的3倍,对主要伙伴国的出口激增5倍。作为一个没天赐石油且受到制裁的国家而言,这是罕见的。朝鲜的贸易活动从来不多。苏联垮台时,中国成为其唯一伙伴兼赞助国。多年来中朝贸易更像是援助。上世纪90年代后期,尽管朝鲜通常未付钱,但每年来自中国的进口额约5亿美元,平壤的对华出口则几乎为零。随后10年中,朝鲜的贸易赤字逐渐上升,2008年达13亿美元。
2012年韩联社注意到一种惊人变化。自2007年之后的仅仅4年,朝鲜贸易额已几乎增至此前的3倍,达56亿美元。同时出口额也激增,不再像以前那样“单向”。与地区和全球标准相比这微不足道,但已开始看似切实的互惠贸易。中国海关最新统计,朝鲜去年对华出口增长17%,达到近30亿美元,中国对朝出口为36亿美元。
除中国外,朝鲜还有或者曾经有过唯一的关键伙伴:韩国。2007年经过为期10年的“阳光”政策,朝韩贸易达18亿美元,仅次于朝中贸易。随着朝韩合作的朝鲜开城工业园的业务增多,韩国很快成为朝最大出口市场。韩国多家勇敢企业在朝鲜与中资企业展开竞争。但李明博当选并坚持朝鲜须首先弃核后,双方协议被取消,关系急转直下。2012年仅存的开城工业园仍为朝韩贸易带来创纪录的20亿美元。与此同时,朝中贸易额大幅攀升。去年4月朝鲜当局将工人撤出开城工业园,尽管9月重开,但关闭期意味着去年朝韩贸易减少42%,为8年来最低,仅相当于朝中贸易的1/6。无论对中国人还是其他人而言,朝鲜都是经商的危险国度。但甚嚣尘上的恐怖故事或是误导。相关数据表明,许多中资企业已找到绕过障碍和挣钱的途径。北京的收益就是首尔的损失。可以想象,反复无常的金氏政权可能突然放弃中国并再次向韩国投怀送抱。但北京不会让其如愿,谨慎的朴槿惠也将置之不理。中朝贸易会持续下去,而首尔已失去机会。(作者艾丹·福斯特-卡特,王会聪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