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称,2014年伊始,中国官方媒体一直在——按照它们自己的说法——重新审视中国的军事战略,以响应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发出的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号召。
据美国詹姆斯敦基金会网站2月7日报道,分别发表在中共意识形态刊物《学习时报》以及《解放军报》上的两篇文章提供了关于中国军队现状及未来的不同观点,更多的著述则把由来已久的军事担忧上升到“战略”高度。
《学习时报》1月27日发表了《中国梦视阈里的强军梦》一文。文章阐释了一种植根于习近平“中国梦”理念的乐观看法,这一看法强调中国日益增强的实力,并呼吁军队要有益于中国的全球大国地位。
这篇文章要求中国采取一种“‘外向型’军事力量”战略,并发展“有限全球型军事力量”,以捍卫中国的海外利益。该文在重申中国的承诺(即不会“称霸”、也不会建立海外军事基地)的同时,也呼吁建设一支可以保护海洋通道并在全球范围内执行国际维和等任务的军队。
《解放军报》2月4日发表的《制胜战略博弈的“寂静战场”》一文,则强调被军事对手超越的威胁以及中国在面对邻国海上“主权”声索之时要捍卫领土完整的难度。文章认为,环境的不断改变要求军事战略也不断改变。文章告诫中国军队要有危机意识:“没有危机意识,才是最大的危机!”
与《学习时报》不同,《解放军报》为建立一支顺应时代的军队提出了具体建议。文章重复了流行有些日子的时髦语,强调了“信息化战争”以及联合作战体系。文章还主张,海洋军事战略应当作为军事战略研究的重心,称“周边安全形势日益严峻”。文章指出,要想应对这一挑战,必须进行“积极防御”。
报道说,围绕上述两篇文章,军队刊物和党刊发表了一批文章,呼吁进行战略创新、评估别国的军事转型并为中国军事发展的重点建言。大多数文章都按照习近平对“军队建设”的强调,重点论及发展能够强军的武器系统和作战体系,而较少对中国发展军力的必要性发表意见。这些建议的提出主要是出于以下两个目的:第一,应用“科学发展观”理论;第二,应对并赶超美国的军事创新。
其中一些文章对国际军事发展现状进行了探讨,比如《解放军报》1月3日发表的《外军军事转型渐入高潮》。该文认为,中国必须加快军事转型,这完全是为了赶上其他大国的脚步。文章写道,美国决意要对军事对手维持“代差”优势,国防预算紧缩只能令美国更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而通过伊拉克战争的教训,美国已经克服了过于强调技术、而忽视人力因素的传统。文章还说,中国的邻国印度和俄罗斯也在投入巨资加强军队建设,法国则正通过主导非洲的人道主义干预行动来维持自身的“大国地位”。
但是,一些更有代表性的文章则恳请读者研究习近平的讲话,这些文章似乎想要把一些个性化的东西贴上“战略”标签。比如,《解放军报》1月14日发表的《标准化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强大推力》一文就夸大了标准化对武器与通信基础设施而言的必要性。其他许多文章则强调了国防教育、军事管理和工程学在军事进步中扮演的独特角色。
报道称,总的来说,媒体响应习近平的呼吁而发表的文章基本上把重点放在中国自身,强调了一些短板,一些中国仍然落后于其他国家、特别是美国的领域,具体而言就是管理和协调方面的失败之处。尽管对中国领导层在中南海进行的私下讨论几乎无从知晓,但一场受到严格控制的努力正在舆论界展开,这一努力旨在提出一些新办法来思索中国的国际地位。眼下,就这些问题展开的有限对话似乎基本上从属于习近平提出的作为整体改革一部分的目标——即改革并改组中国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