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看中日之争像小孩打架
王义桅
近日,中日大使在BBC激辩,一位欧洲朋友来信,说出其内心想法:相比于欧洲,亚洲国家还没有长大,似生活在欧洲的19世纪。中日死掐,就像小孩打架,都跑到大人这里来告状了。
更有甚者,欧洲有一种日渐流行的观点认为,现在东亚情势和一战前欧洲很像,今天的中国正如一战前的德国,中日之争及背后的中美较量正如一战前的德法、德英之争,还有的说钓鱼岛可能是萨拉热窝。按此推导,似乎是中国在改变战后秩序。
东亚生活在我们的历史中,这是欧洲人的普遍心态,因而总以过来人眼光审视东亚。但从中日数千年文明交往史看,中日之争只是短暂一瞬。为什么欧洲人如此看待和担心中日之争,并跃跃欲试要教育、指点一番呢?原因就在于近代以来形成的“欧洲中心论”。正如一句俄罗斯谚语,“忘记过去,失去一只眼睛;沉溺于过去,失去双眼”。欧洲人对复杂的中日关系史和东亚文化并不了解,简单类比可能会酿成“自我实现的预言”。
其实,东亚的情势与欧洲还脱不了干系。近代欧洲人入侵亚洲,破坏了古老文明的发展轨迹,将日本、中国先后推到现代国家阶段,亚洲成为欧洲的晚辈、学生。于是欧洲人就抱着同情眼光,以教师爷心态指教一番。对钓鱼岛之争,欧洲人常常质问,“为什么不能国际法解决?”他们没有意识到,中日纠结,远远早于多半基于欧洲经验的《联合国海洋法》,何况后者本身并不解决领土、领海主权归属问题。
如果国际法不能解决,欧洲人也不希望就此袖手旁观,让美国成为唯一的仲裁者,而是急于推销其多边外交、危机预防、冲突解决等理念和经验,生怕被认为欧洲已从世界权力舞台出局,世界热点问题解决可以离开欧洲的力量与智慧。
对于我们一再提醒国际社会的,日本在推翻战后国际秩序,似乎难以打动欧洲人的心。因为冷战本身就已突破战后秩序了,欧洲人似乎更担心现在的世界秩序走向。由于钓鱼岛之争和中国的东海防空识别区涉及钓鱼岛附近海域及上空的国际区域,欧洲人担心中日都是其主要贸易伙伴,如此会影响贸易通道安全,可能危害其商业利益,这与美国更关注其军事涵义,担心自身介入防空识别区、保护盟友能力受到损害,很不相同。
欧洲人以过来人心态看中日之争并不算可怕,可怕的是日本作为现代欧洲的学生,也持有类似看法:现代文明,我是中国的老师;古代文明,中国曾为日师,但道统不再。因而日本人看不起现在的中国。当中国反对安倍参拜靖国神社,要其正视历史时,日本心想:近代东亚史是我塑造的,中国要正视这个史实!
日本人已习惯从“小历史”看现实: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就是亚洲的优等生。民主优越感与现代化优越感,往往让日本人看不起中国;现实中又以显微镜看中国,发现中国崛起问题多多,因而并不看好中国的未来。这就是欧洲殖民主义的后遗症!欧洲人以过来人心态看东亚,却不幸酿成日本人以过来人心态看中国。看来,解开中日心结,还得扭转近代以来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历史,让亚洲成为亚洲。(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欧盟研究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