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报:从中国历史看加强武备与发展生产的关系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6日 17:14 解放军报

  是加强武备(剑)还是发展生产(犁)?抑或是二者并重,互为补充?这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从历史上看,对这一问题的处理和回答,关系着政权的存亡,民族的兴衰。

  春秋战国时代,对剑与犁的掌控和把握,就区分了各诸侯国的强弱和高下。在春秋时代不义之战多如牛毛,成百的小国在为战而战中,忘记了积蓄自身的力量,忘记了“犁”的重要作用,最终落得被兼并的命运。而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却普遍注重耕战一体,积累财富,扩充实力,逐渐在诸侯争霸中走向崛起。尤其是秦国这个春秋时代地处西隅的小国,通过商鞅变法,推行军功爵制、废井田开阡陌,让剑与犁紧密结合,国力逐渐强大,积累了争霸资本。

  秦统一六国后,一方面,开创了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帝国的大业,统一度量衡,“车同轨,书同文”,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另一方面,统治之忧和生存危机也不断敲打着统治者紧绷的神经。在对内统治上,担心民众的起义和反抗,“尽收天下之兵以集咸阳,铸金人十二”,压制武学的传承和发展,极大地削弱了华夏民族曾经盛极一时的尚武精神。在文化上,焚书坑儒的实行,切断了文明延续的血脉,许多绝学就此绝迹。秦帝国一度文武俱废,愚民政策登峰造极。面对犬戎、匈奴等外敌入侵的威胁,秦帝国进行历史上最大的防御工事的建设——修筑

长城。大规模的工程建设,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已经超出了秦帝国的承受能力,生产发展所积累的物质成果很快被消耗殆尽,国家的军事征用和徭役负担,也超出了百姓的忍耐极限。在剑与犁的矛盾冲突中,秦至二世而亡。

  西汉时期,对剑与犁的认识,在一场著名的争论中得到深化。在公元前81年的盐铁会议上,御史大夫桑弘羊强力主张盐铁官营,坚持把重要的生产资料掌握在中央政权手中,奠定摧毁分裂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防患于未然。他还振聋发聩地提出“有备则制人,无备则制于人”的备战思想,打碎了腐儒们的和平迷梦。正是在桑弘羊的竭力推动下,国家的府库和兵马同时得到增强,为最终打败匈奴做好了军事和物质上的全面准备。

  在处理剑与犁的关系问题上,宋朝的衰亡尤其值得我们反思和警醒。在政治上,宋朝建立了当时世界上相当完善的文官管理政治体制;经济上,宋朝的封建经济发展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在科技上,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有三项集中在宋代。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文明、文化已达到很高程度的宋代,军事上却一塌糊涂。宋朝虽有一百多万常备军,但却是一支孱弱的军队,面对辽和西夏的威胁,屡战屡败,鲜有胜绩。政治上的文官治国,全社会重文轻武,使得军人在社会上地位不高;经济上的发展成果,也被不合理的兵役制度造成的庞大常备军耗费得所剩无几;科技上的先进发明,在军事上的应用犹如昙花一现,没有形成持久稳定的战斗力。经济上富足,文化上的发达,却始终没有培育出一支精良的军队。宋代一直似乎在忙于武备,但却是一个松弛的武备,它一直似乎在磨剑,但这把剑却始终是一把钝剑。

  历史发展到封建末世的清王朝,在康乾盛世时期,当时中国的国力仍处于世界前列,比较强大,但政治上的保守,必然带来军事上的落后。得天下于弓马之上,于是就迷信弓马之力,思维没有跳出弓马战场的冷兵器时代。清朝后期的八旗子弟,甚至连弓马都已不习,养尊处优,四体不勤,畏马如虎,八旗兵的战斗力之差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在强敌入侵和人民起义的内忧外患下,清王朝如一座撤除了支柱的大庙轰然倒塌。

  剑与犁的变奏,在历史这面明镜前,描绘着五彩斑斓的画卷。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探索剑与犁在新时代的和谐变奏,是我们不懈追求的目标。(武玉林)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