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炮导弹战斗部洞库贮存关键技术已经破解(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2日 10:38 解放军报
二炮导弹战斗部洞库贮存关键技术已经破解(图)
解放军二炮机动型东风-21型战略导弹

  大漠无言,却永远铭记着他们为了国家尊严所作的牺牲奉献;戈壁无字,却始终镌刻着他们为了人类和平事业所经历的艰苦卓绝。

  他们,就是第二炮兵装备研究院某所专门检测导弹爆炸效应的英雄群体——五室。在遭受核讹诈的年代,他们曾十余次奔赴罗布泊,为共和国的大国地位书写辉煌。近年来,为加快军事斗争准备,他们又数十次深入导弹发射首区和末区,布靶趟雷,在石破天惊中犁垦科技荒原,为我军武器装备更新换代作出了重要贡献,多次受到军委、总部和第二炮兵首长的表扬,荣立集体二等功。

  在勇摘科研金牌中书写中国创造

  某电磁辐射是导弹的“隐形杀手”,可瞬间破坏导弹的电子设备。五室的同志们,无畏地投入到这一重大课题的攻关中。他们的领头人是导弹专家宋杏昌。当时,这项研究在国内刚刚起步,宋杏昌在涉猎了大量外文资料后,开始自学《电磁学》等理论,收集整理了40多万字的资料。经过系统的研究,他终于发现这种电磁辐射的破坏机理。

  一次,一个特殊电爆管注入高极限的电压没有引爆,故障需要排除,而通电后的电爆管随时都可能爆炸。宋杏昌当然深知其中的危险,但要让实验继续下去,就必须迅速排除故障。他让周围的同伴离开现场,自己独自留下排障。线路查遍了,却没有发现症结所在。他又小心翼翼地打开防爆盒,逐条线路检测,最后才在接线板上找到了那个致命的短路点……

  此后的多年时间里,宋杏昌将自己的足迹一次次留在了荒无人烟的试验场,终于在电磁防护方面取得了多项重大成果,为神箭撑起了金色保护伞,先后获得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并荣立二等功。

  林华令,五室副主任,是从山村教师成长起来的导弹专家。迄今,他已先后完成数十项科研课题,每次试验前,他都会根据项目的特定需求,自主创立一套与项目相配套的程序软件,他的这一研究特点被许多人称为“林氏风格”。

  林华令行走在导弹洞库里。这一次,林华令研究的课题是关于导弹战斗部贮存的重点课题。此前,他已顺利完成了导弹某关键装置的理论计算、程序移植和再造工作。还对某武器系统的15项战术指标进行了综合试验……但仅有这些显然不够,他还必须深入到导弹洞库里,了解那些关键部件和装置的质量状况,以验证理论计算的正确性。艰苦的付出终有回报,他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创造出的某武器系统计算程序,彻底解决了该系统关键技术,并建立了一套预测性能变化的崭新方法,使某导弹战斗部在贮存过程中的许多难题迎刃而解。

  凌晨,林华令将最后一组数据输入计算机后,望着场坪上那列列新式装备,一种感慨油然而生:“导弹技术无从引进,也难借鉴,只能靠自主创新。作为导弹专家,要敢于走在世界科技前沿,搞出更多无敌于天下的‘独门兵器’。”夜风带着山林的湿气,拂面而来,他感到无比恬适!

  在惊心动魄中展示青春风流冰

  透的寒风裹挟着黄沙,掠过戈壁的脊背,利剑般刺进掩体的观察窗,五室主任李世才的手脸都冻成了青紫色,他一声不吭,聚精会神地与几个战友一起调试着刚刚架好的仪器。

  李世才,工学博士。1999年因科研上的突出表现,荣立了二等功,并受到江泽民主席的亲切接见。这次,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在作战演习中观测某型导弹的爆炸效应。

  浓重的硝烟还在空中弥漫,李世才带领大家走进靶场。

  爆后的靶场如同雷区,有的战斗部在特殊作用下可能暂时保持沉默,往往会因为脚步震动而突然发威,这就为检测增加了危险系数。

  在一张平展的钢板上,留下了一个口径不规则的弹孔,从外表看不出钢板下战斗部是否爆炸,要确定战斗部的状态,只能掀开钢板。若战斗部未爆,掀钢板时就可能引发。此时,大家仿佛从弹孔里若隐若现的烟雾中看到了死神的居心叵测。少顷耽虑,大家异口同声地喊:“掀!”一个深深的弹坑展现在大家眼前,一种胜利的欣喜让大家眼中莹光闪烁。

  其实,这只是五室数十次历险中的一次。笔者问李世才,与死神打交道,你们怕不怕?他笑着说:“开始有点,但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再说,组织交给的任务,即使把命搭上,也一定要完成好。”

  “砰!”随着一声爆响,吉普车猛烈倾向一侧,冲到了路边一个怪石嶙峋的深沟里。车门严重变形,无法打开,坐在后座的周培毅捂着右胸,吃力地从车窗里钻出来。

  “不爆胎才怪呢,这大漠的地表温度已超过70℃!”周培毅说。

  周培毅,力学博士,曾完成多项重点课题,获得数项科技进步奖。这是他赴靶场途中最难忘的一次遭遇。当时,他感到胸部巨痛,直不起腰,连喘气说话都困难。车上的人要送他上

医院,可靶场有数百吨靶标等他指挥布设。他摇摇头,咬牙向靶场赶去……

  翌日,天未亮,他又接到通知:立即赶赴首区。伤处扩散,上半身都疼,周培毅想说明情况,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因为首区有一项重要任务非他莫属。他和几个同志乘汽车、转火车,坐硬座苦熬一天一夜才赶到首区。鏖战了3天,又赶回了末区。

  那次演习,每天都有新型导弹光临,他们也全天候应战,出色完成了任务。10天后,当他返回北京检查时,X光显示:3根肋骨骨折。

  “作为肩负打赢使命的科技工作者,我深知肩上使命的重要。所以我不会允许自己被一点伤痛轻易击倒。”周培毅说。在他那炯炯有神的目光中,闪烁着一名军事科技工作者的坚强和执著之光。

  在引领潮流中奏响科研创新的鸣笛

  那一次,一枚新型导弹即将从遥远的基地破空而来,在大漠靶区完成首次试验。数分钟后,导弹呼啸着从天而降,当石破天惊的巨响之后,李世才带领检测组进入靶标检测区。试验达到了预期目的,但仔细分析,仍存在些许不尽如人意的问题,虽在误差允许范围之内,但为了使新武器尽善尽美,他们不放过任何哪怕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微小问题。

  晚上,测试组的同志们彻夜未眠,一步一步进行了重新推算,第二天,他们又对设计整体思路逐步进行梳理,定位、材质、方位等方面小的误差逐渐显露出来。

  他们大胆创新,将“系统集成”的思想用于靶标建设研究,把目标特点、武器性能、命中概率等要素,建成不同模块,分头攻关,优化组合,形成最佳方案,建立了一套新的快速、实用、可靠的靶标建设方案论证模式,应用后,取得了很好效果。

  初春的一天,李世才一上班,就接到了一份特殊的任务书,根据演习需要,务于1个月内布设多种类型靶标,完成打击效果检验。任务迫在眉睫,李世才拿着任务书,立刻找到所长,拿到了“尚方宝剑”:这次检验时间紧,任务重,要想按时完成,必须突破樊篱,打破室的界限、专业界限、学科界限,面向全所“招标”,集中优势科研力量,打歼灭战。他们迅速组建了由总师和室主任牵头,以五室为主体,汇集各路精英参加的试验强队。在高原,室主任带领大家在数天内埋下了近千米电缆,根据不同靶标特性,在不同角度、不同方位安装了近百套检测仪器;专家亲自编写程序,和计算组同志一起,在几天之内处理了上万个数据,经反复对爆炸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建立了多种预案,通过12轮循环测试,把仪器调整到最佳状态;总师带领检测组的精英,第一时间进入爆心,采集到了上千组数据。正是这种一体化联合攻关形成的合力,使他们首次在动态条件下获得了第一手数据,成功实现了对爆炸程度的定量分析。(王铁 吴艳冰 王孝年)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