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报:信息化战场作战部队将是隐形化部队(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2日 06:31 解放军报
军报:信息化战场作战部队将是隐形化部队(图)
美军的新型战机具有出色的隐身能力

  人类进入信息化战争时代,高技术侦察作为战争的直接支援力量,已突破传统技术领域,在侦察的时域、空域和频率上都大大地拓展。面对铺天盖地的高技术侦察,军事伪装该如何进行?日前,本刊组织第二炮兵某部结合经典战例就此展开了讨论。

  时间:2007年4月1日

  人员:某部技术骨干

  ■多维侦察挑战传统伪装

  蒲志(某部排长):传统的侦察与监视方式受技术条件和手段的限制,无论是侦察覆盖范围,还是侦察的精确度,都无法和高技术条件下的侦察相提并论。高技术在侦察领域的广泛运用,不仅能进行平面侦察,而且能从空中、海上、水下、太空实施多维侦察;不仅能用目视和光学手段进行侦察,而且能在声频、微波、红外、激光等各个频段进行侦察。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军队满以为利用两伊战争的经验,把主战装备埋藏在沙土下就可躲避多国部队的空袭,结果在美军先进的红外/雷达成像技术面前“原形毕露”,蒙受巨大损失。伊拉克战争期间,伊军又故伎重演,想利用沙尘暴天气实施长距离机动,结果再次受到迎头痛击。由此可见,仅仅利用传统的反侦察手段,是难以对抗多维多频的高技术侦察的。

  ■传统伪装,仍有用武之地

  高凌云(某部营长):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北约对南联盟进行了长达78天的空袭,南联盟军队采取疏散配置、进山进洞、隐真示假等因地制宜的灵活伪装手段,有效保存了军队实力。据战后北约秘密派出的调查小组公布的结果:北约只炸毁了南军的14辆坦克,18辆装甲车和20门大炮。2006年爆发的黎以冲突中,黎巴嫩真主党武装巧妙利用熟悉的地形,广泛开展地道战、麻雀战,藏兵于平民之中,用兵于“网洞”之下,神出鬼没地给拥有绝对优势的以军以沉重打击。这两个著名战例给我们一个共同启示:面对遍布寰宇的高技术侦察武器,传统伪装仍然不可或缺并大有潜力可挖。在一定条件下,用传统技术和战术仍可以做到以土制洋,出奇制胜。

  ■欲隐真,需示假

  倪文杰(某部参谋):实战证明,隐真、示假相结合更能分散敌人的注意力,并对其形成一定的误导,进而实现保护自己的目的。科索沃战争中,南联盟从隐真与示假两方面入手,综合采取了多种伪装措施。一是巧用战术手段,躲避敌方电子侦察。二是广泛设置假目标。南军在实战中采取大量欺骗措施,以达到示假的目的。他们将防空导弹系统及大部分飞机隐藏起来的同时,利用一些陈旧淘汰的装备或装备模型,故意暴露在停机坪上,以迷惑北约的卫星和高空侦察机。

  ■隐形,也是战斗力

  王敏(某部参谋长):冷兵器时代,战场伪装主要依靠自然条件,比如植被、地貌、气象等,虽然方法简单,但受当时侦察技术及人们对大自然认知能力的局限,所以运用起来非常奏效。三国时期的大将张飞,面对穷追不舍的曹操大军,命士卒把树枝拴在马尾上,扬尘土,布疑兵,吓退十余万曹军,从而使无形之“盾”直接转化成部队战斗力。

二战期间,盟军在诺曼底登陆时,用雷达波反射器伪装成大规模登陆舰队,声东击西,使德军顾此失彼。现代作战飞机经隐形化处理后,作战效能成倍提高;核潜艇之所以拥有巨大的战略威慑力,就是因为它能长时间隐藏在海水之下。近几场局部战争已向世人昭示:“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化集中为分散,化有形为无形。如果说未来战场是无人化战场,那么,未来的作战部队将是隐形化部队。

  ■现代伪装将随侦察技术的发展而发展

  主持人胡明全(某部部队长):

信息化战争使无形的信息流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随着光纤、微波、激光、卫星等先进技术的应用,信息收集、分发和传输的时间越来越短。在信息化条件下,战场情况的实时传输将驱散战争“迷雾”,使未来战场变得清晰透明。战场伪装也将会更加充满高技术的气息,多频谱材料技术、生物技术、隐身技术、拟态技术和主动干扰技术等,将大规模运用到伪装上,除了对武器装备进行伪装外,机场、港口、通信枢纽、指挥中心、后勤供应基地等军用设施也是现代伪装的重点。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军事强国在近几场局部战争中进行的并不顺利,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弱势一方吸取了以往的教训,更加重视利用平民身份和民用设施来隐藏自己。寓军于民、藏兵于民的新时代人民战争仍将是弱势一方克敌制胜的法宝。还应看到,双方实力过度悬殊的局部战争并不是未来战争的常态,因此,在具备一定实力的条件下,要把“攻势伪装”这篇文章做好。任何事物都不可能独立存在,侦察与伪装这一对“矛”和“盾”也必将在相互斗争和影响中继续发展,向着更高层次迈进。(曹 疆 王圣良 彭 威)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540,000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