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员李剑英为保护百姓放弃跳伞牺牲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8日 06:29 中国青年报

  本报记者 李雪红 通讯员 彭明全 曹传彪

  这是一次沉重的采访,因为我们采访的对象已成了烈士。

  南国早已春暖花开,北国却是春寒料峭。3月16日的甘肃临洮,雪花默默飘洒,空旷的田野被白雪覆盖着。

  可记者知道,在这片平静的雪野上,4个月前曾上演过悲壮的一幕。一名42岁的中国空军一级飞行员就长眠在记者脚下的这片雪野上。

  2006年11月14日,晴空万里,能见度大于10公里。空军航空兵某团当然不会错过这个宜于飞行的好天气,这天他们组织的是空中红蓝对抗演练。

  11时17分,一级飞行员李剑英作为僚机起飞了。他今天将扮演红军,空中代号“639”。

  一切都很顺利,甚至堪称完美。当639接到“着陆”的指令时,一个普通的训练日几乎就要结束了。

  战机拖着优美的航迹在下滑,向坚实的大地靠近。

  突然,无线电里传来一声急促的报告:“我撞鸟了,我要调整跳伞。”同在天上训练的飞行员刘守仁一下子就听出这是639李剑英的声音。此时是12时04分09秒。

  当时,空中还有好几架参加训练的飞机。听到这炸雷般的报告,所有飞行员立刻按规矩调整注意自己的飞机,并把通信线路让给639和塔台指挥员。

  此时,他们心里既为战友的安危担心,却又坚信639能对付得了,因为他是个有着25年飞行经历的老牌飞行员了。何况,作为飞行员的他们都知道,飞机在发生特情而又无法挽救时,跳伞是空军飞行条令赋予飞行员的权利。他们都千百次地摸过那个意味着生存的弹射救生按钮,启动它只需0.1秒。

  可是,6秒钟后,无线电里又传来639的报告:“看迫降行的话,我把起落架收起来了。”

  639被鸟撞后要迫降!难道他忘了“着陆阶段发生鸟撞,如

发动机停车,应该调整状态和位置果断跳伞”的规定?战友们的心收紧了。

  12时04分18秒,无线电里传来“我把起落架收起来了,迫降”的报告。这是639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一句话。12时04分25秒,飞机解体爆炸。

  639为何没选择跳伞

  那一天,同在蓝天上训练的大队长曹长福把飞机停稳,打开座舱盖,劈头就问迎上来的机械师:跳伞了吗?人没事吧?

  那一天,部队领导到639远在银川的家里,对他妻子李月平说“剑英出了点儿小事”。李月平当即厉声追问:他跳伞了吗?

  那一天,给639最后一次飞行做维护保障的机械师谢辉一次又一次地要往现场冲,他不停地大叫:他为什么不跳伞?

  是啊,639遇到这样的意外灾难,他为什么不跳伞自救?记者也在追问。难道他没有0.1秒的时间吗?可他明明在天上盘旋了整整16秒钟啊。照此计算,他能活160次了!

  黑匣子无法告诉我们639改变主意的原因,但它忠实地记录了那一段凶险的航迹:李剑英的飞机撞鸟时,高度仅剩194米,并以平均每秒11米的速度急剧下降。

  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鸟撞飞机是世界性航空难题,由于相对速度很大,飞机在飞行中遇到鸟撞,其损害程度不亚于被子弹击中。飞鸟一旦被吸入发动机,将损伤发动机并导致停车。每年都有不少飞机因此遭遇空中险情和空难。一些双发动机或多发动机的飞机撞鸟后,可以关闭打坏的发动机,采取单发动机着陆。而李剑英很清楚,自己驾驶的战机是单发动机型,它被打坏了,就应该立即跳伞。无动力迫降有多危险,他没经历过也听说过。可他还是决定迫降。黑匣子无法告诉我们为什么,机场边白塔村的村民们却能明白李剑英为什么这么做。

  金珍当时在地里收葱,飞机爆炸时,离他只有10米远。“飞机是从我们村子那边飞过来的,飞行员要跳了伞,飞机就掉我们村里了。”

  老金只知道飞机掉在人口密集的村里“就惨了”,他还不知道,李剑英驾驶的飞机上还有800多升航油、100多发航弹、1发

火箭弹,以及氧气瓶等易爆物品。据调查组实地勘察,从鸟群撞击点到飞机坠毁点2300米跑道延长线的两侧680米范围内,共有居民814户。沿下滑轨迹依次分布有3个村庄,268户人家。这失控的飞机掉在这一线的哪一段,那都是“真惨了”!

  所以李剑英只能飞,艰难地飞,努力飞得离这些鲜活的生命远一点,再远一点。

  639为何再次改变主意

  李剑英快要成功了,他操纵着失控的飞机越过了人口密集的村庄,把这颗“巨型炸弹”推到了旷野。

  黑匣子记录,此时飞机的高度仅剩28米。如果李剑英决定跳伞,具备零高度跳伞功能的弹射救生系统,仍能保证他的安全。

  但李剑英再次改变主意。为什么?黑匣子仍然无法回答,但李剑英的战友们知道:在那种情况下,李剑英肯定不会跳伞,跳伞了就不是李剑英了!飞机是飞机员的第二生命,他要保住飞机,他要把战鹰飞回来!

  李剑英以最规范的动作小心翼翼地迫降。然而,一道高出地面3.5米的水渠护坡,阻挡了李剑英成功迫降的道路。

  2006年11月14日12时04分25秒,李剑英驾驶的战斗机与水渠护坡撞击后解体爆炸,熊熊大火烧了40分钟。除飞行员李剑英外,无任何人员伤亡。

  经空军有关部门调查表明:全程16秒的飞行航迹,没有侧滑,不带半点坡度,飞机保持了正常的着陆状态迫降,假如没有高出地面3.5米的水渠护坡阻挡,李剑英将创造某型战机迫降史上的奇迹。

  2006年12月26日,空军给李剑英追记一等功,并追授空军飞行员的最高荣誉——空军功勋飞行人员金质荣誉奖章。

  2007年3月16日,记者站在那面“残忍”的水渠护坡上,遥望远处躲过灾难的村庄,想寻找一点儿关于李剑英的痕迹。可是,没能找到。

  在随后的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李剑英的追悼会上,第一个花圈是当地老百姓自发送来的,署名是:爱剑英的群众赠送。

  记者看到,李月平的胸前有个奇特的挂坠,她说,这是用剑英的飞机座舱风挡玻璃残骸做的,一共做了3个,分别刻有“李剑英”3个字,她和两个儿子各一枚。

  一走进李剑英生前所在团营区,路边灯箱上是李剑英英姿勃勃的照片,宣传栏里,是李剑英的事迹介绍。他生前住过的飞行员宿舍,依旧整洁。

  在李剑英牺牲后第16天,全团飞行员全部重返蓝天,继续进行紧张的训练,团副参谋长李超担任首飞。记者问他有没有心理障碍,他说,这个关都过不去,那就别干这一行了。再说,我们团出了李剑英这样的英雄,我们更要好好飞,才对得起他。

  原来,不用寻找,李剑英无处不在。

  壮士虽去,英魂永存。雄鹰依然傲长空!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24,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