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美国上千智库紧盯中国军事 影响美对华军事政策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10日 09:52 世界新闻报
本报特约记者 于 洋 日前,美智库传统基金会召开研讨会,共和党籍参议员季尔在会上鼓吹,美应立即部署太空军,以应对中国“挑衅行为”。此外,不少美国智库的学者近日来纷纷发表文章,分析歼-10战机性能和中国战略导弹部队新态势。分析人士指出,透过这一现象可看出,美智库时刻紧盯中国军事,风吹草动都不放过。 重点关注 中国军事6大领域 据统计,美现有1600多个智库。这些智库中,小的只有几个职员,大的拥有100多个研究人员,甚至上千人。美所有智库都研究中国,内容很广泛,但最热门的还是军事。美智库对中国军事研究主要集中在六个领域。 中国军事战略 中国国防政策、安全观、核战略、决策机制等,都是他们关注的热点。 台海军事形势 几乎所有美智库都研究台海军事,并希望提出独到观点。兰德公司曾提出,美应反对台湾“独立”,但如果大陆主动攻击台湾,应立即向台提供军事援助。 中国军事科技 解放军科技水平及武器装备,一直是美智库穷追不舍的内容。2001年,兰德公司发表《中国商业技术在军事方面的潜能》报告,认为“即使中国军方的科技能力在2020年前不会赶上美国,但仍然能够生产相当现代化的武器系统。”而美政府智库——“美国科学家联盟”一直紧盯我国歼-10的研发和部署情况,并将歼-10与台军的主力战机进行对比。 南中国海问题 美智库认为,南海是除台湾海峡外,解放军最可能用兵的地方,因而也加强了相关研究。 中国军费开支 美许多智库渲染“中国军费不透明”。 军种发展战略 中国海、陆、空军及二炮部队发展,也是美智库关注的热点。最新的例子是,去年12月詹姆斯通基金会发表专文,分析有关我军加强二炮部队武器现代化、军事指导原则及训练的进展。文章说,解放军近几年来大量增加短、中程导弹数量及精确度,特别是二炮在上世纪90年代早期开始逐步增强传统武器攻击能力,以及提高战略核导弹的生存能力,中国军力对亚太地区及美军的威胁与日俱增。 此外,中国军购及军售、对外军事交往、军事决策机制、太空力量等,也都是美智库研究范畴。 5种渠道 影响美对华军事政策 美对华军事政策,很大部分是出自智库思想。据分析,智库通过5种渠道发挥影响。 智库专家在政府供职 小布什政府可以说是“智库集体”,比如副总统切尼、国务卿赖斯、前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都是智库出身。智库专家一旦变成政客,也就掌握了对华军事政策决策权。 与政府部门“套近乎” 许多智库建有公共关系联络办公室,专司与政府部门建立密切联系。美国防部、中情局等部门,常派官员去智库做在职研究员,与智库专家一起搞研究。 与国会加强联系 为强化与国会的联系,智库纷纷邀请国会领袖到智库作报告,参加研讨会,以创造各种接触机会。 出版书刊或提交报告 针对中国军事,出版专著或提出研究报告,是智库影响政府决策的常见形式。美主要智库每年都要出版大量专著、期刊、研究报告,很多期刊更是政府官员的必读刊物。近年,他们更是频频发表中国军事研究报告,都曾对美对华军事政策产生影响。 舆论影响 通过电视、电影、报刊等媒体,发表对中国军事的看法,影响政府决策。 新闻延伸 不少智库拿过台当局的钱 美智库都宣称立场“中立”,但其实多数智库带有明显政治倾向。如企业研究所、传统基金会等保守智库,向来以鼓吹“中国军事威胁”著称。而那些有历史底蕴的智库,如兰德公司、布鲁金斯学会等,观点则相对客观。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在涉及中国军事研究上,保守派思想略占上风。在美国主要报刊的采用率,保守派思想约是自由派的两倍。之所以这样,与智库“意识形态挂帅”的冷战思维有关,也与台当局“公关”活动有关。多年来,台当局为了争取支持,对美智库频繁进行金钱收买,很多智库都得到过台当局资助。 分析人士指出,大陆针对这一现象,一方面应积极关注美智库研究成果,以及时掌握美政府政策动向;另一方面,也应加强与美智库的交流合作,减少由于沟通不畅所造成的误解。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