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作风硬锐气盛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8日 08:31 中国国防报
王林强 范志峰 本报特约通讯员 袁柏岭

  跋山涉水不言苦,顶风冒雪砺斗志。年初,唐山军分区在冬季适应性训练中,根据实战需要开展科技练兵,求真务实演练每项课目,以过硬的作风、昂扬的士气和顽强的战斗精神圆满完成演练任务,全面检验了部队“走、打、吃、住、藏”能力。

  “旁观者”没有了

  “防空袭紧急隐蔽疏散!”遵化境内某山坳深处,随着一声警报划破静寂,正在疾行军的官兵迅速散开,利用岩石、树木等进行隐蔽伪装并做好战斗准备。负责记录和留存资料的司令部摄像员唐红柳和政治部报道员王林强也和大家一样,快速就近完成动作,然后开始拍摄工作。受地形、“敌情”和战术要求限制,拍摄的位置和角度很不理想,两人绞尽脑汁才勉强完成任务。

  这是以前没有过的情况。过去搞演练,他俩借着“特殊身份”只管选最合适的角度进行拍摄,完全可以置“战场”环境于不顾。而此次,司令部门明确要求,各级各部门必须按实战要求,在完成训练课目的基础上开展工作。这样一来,他俩除了身背肩扛拍摄器具外,和其他战斗员一样,该带的装具一件没少;演练过程中,除了要完成拍摄任务外,军事课目训练考核一项也不能拉……工作是更吃力了,但两人没有怨言,因为这样是为了保证演练更为真实严肃。更何况,从司令员、政委到机关各部门领导全员全程投入演练,人人扑下身子参与考核,与普通士兵一起钻灌木、爬山坡……

  此次训练展开前,针对以往演练中存在的部分人员实战意识不强的问题,军分区出台了《演练期间“八不准”》规定,对首长机关、指挥人员、保障人员都明确了参演课题和要求,剔除一切不符合实战需求的因素,使演练活动趋于正规,更加严格有序。

  拉练越走越难了

  野营拉练的第二天,部队路过迁西县柿子岭高地。柿子岭高220米,大部分地段坡度在45度以上,且荆棘遍布、山石尖利。是迎难而上还是绕道而行?经过讨论,大家达成一致:既然已确定行军路线,就要按计划来,战场上容不得挑三拣四!于是,官兵们铆足了劲儿手脚并用向山顶进发,不少人摔了跟头、被荆棘划伤了腿,仍爬起来继续前进。朔风劲吹,滴水成冰,官兵们却人人汗流浃背,头上冒出白气,不久就将大山甩到了身后。

  没想到更艰险的路段还在后面。队伍行至遵化市东旧寨镇,一条4米多宽的河流挡住了去路。河面虽已结冰,但对于人员能否安全通过,谁心里都没有底。面对基层指挥员投来的征询目光,军分区领导没有说话,而是让大家自己想办法。这是一场对官兵临机应变能力和处置突发情况能力的考核。稍事调整后,由党员干部组成的先遣队先行探路。确定冰上可行路线后,组织官兵以一路纵队前进,人与人之间保持两米以上间距。冰层“嘎嘎”作响、冰面光滑如镜,官兵们紧张有序地冲出了“危险地带”。

  接下来的几天,官兵穿越了西沙河、狼牙沟、秃鹰岭、如各湾等7个难行地带,连续五昼夜奔袭220多公里,完成多个课目演练,锤炼意志和战斗作风,在实战氛围中增强了险情处置能力。

  “回炉”课目多了

  拉练过程中,随着防空袭演练的一次次随机展开,问题也越暴越多:有人藏得不够隐蔽,有人战术动作迟缓,甚至在一次演练过程中,静寂的阵地上突然响起手机铃声……面对一个个与战时要求不相符的镜头,演练指挥部一次次叫停。通过现场讲解、动作示范、相互观摩等方式,规范官兵们的动作,增强其隐蔽技巧。经过反复4遍演练,该课目才宣告“过关”。

  类似这样的反复,此次训练中还有很多。个人素质存在欠缺的“小课”补习,集体存在弱项的集体“回炉”。通过对实战环境的逼真设置,对训练课目的严抠细训,着力培养官兵严谨细致的战斗和训练作风。

  野战宿营对官兵来说是个全新课题,怎样选择易于伪装的地形,怎样方便快速机动转移,怎样密切配合搭建帐篷,这其中都有学问。在5个晚上的宿营中,官兵们3个晚上在帐篷里过夜,2个晚上实施了“海滩宿一晚、雪山沟里住一夜”的计划。官兵们“摸着石头过河”,利用树枝和树干搭建简易宿舍,用民船作床铺,用雨衣遮盖棉被防海潮,利用地形地物临时抢挖“猫耳洞”,全部宿营在符合实战要求的简易“房屋”里,经受住了严寒和恶劣环境的考验。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