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日回顾:
新浪军事

评论:试论信息化战争的时间特性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6日 06:23 解放军报
朱小宁

  伊拉克与伊朗进行了长达7年的残酷战争,但到了海湾之战,则仿佛进入另一个时空,作战节奏短促,持续时间浓缩,伊拉克显然不适应这样的快节奏,失败当然也就在所难免。

  事实上,与传统战争相比,信息化战争更深层次的变化之一,就在于它的时间特性。

  时空分离信息化战争必然烙上信息时代时空分离的特征。此前的社会时间空间不可分割,人们之间的互动主要以面对面方式进行。面对面互动,不仅受物质环境限制,难以克服时间和空间约束,而且还局限于行动者身体的参与。战争则主要是在一定时空内“接触”进行,时间与具体的空间、行动紧密相联,空间距离“拴住”时间,因而空间距离可以转化为时间流程。而在网络化时代,行为互动的具体场所离散分布,时间与空间逐渐与具体的地点、事件相分离,“不在场”的东西可以控制“在场”的东西。时空分离反映在战争领域,主要是非接触作战样式的出现。敌对双方使用信息系统和远程打击武器,实施防区外打击。其时空特性表现为:作战行动者与具体交战空间分离,时间与具体的交战空间、作战行动分离。加之空间距离概念的弱化,空间的价值在贬值,时间的价值在升值,快速决定性作战成为制胜的关键。时空是作战行动的物质支持,任何作战行动,都是在一定的时空中进行,都是对时空的把握和运用。时空分离,就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战争的作战机理,而对时空的创新组合和运用,必将产生新的信息化战争理论和作战方法,如并行打击、全纵深同时打击等。时空分离是一把“双刃剑”:对技术优势方,可在时空的复杂转换里,纵观战场全局,迅速共同感知战场态势,把各作战单元有机地协调起来,把握稍纵即逝的战机,发挥整体作战优势;而对技术劣势方,则很难控制与统一作战时间和空间,挤压时空变换的可能性,带来新的战争“阻力”和“迷雾”。

  尺度浓缩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运用,相对浓缩着战争的持续时间,出现了“瞬间战争”的概念。以往战争,持续时间一般旷日持久。据统计,历史上战争持续时间超出5年以上的,在17世纪占40%,18世纪占34%,19世纪占25%,20世纪则为15%。随着通信和精确打击手段的发展,作战行动的节奏越来越快,作战行动的有效时间,更由日、时级发展到时、秒级。比如,美军入侵格林纳达仅用了4天,海湾战争不过42天,而以色列对贝卡谷地的空袭仅有6分钟。时间浓缩的根本原因,在于作战体系灵敏度与反应能力的提高。时间是事物运动的尺度,不同的灵敏度,决定着不同的时间体验与历程。传统战争的机动力和火力反应速度较低,作战体系的灵敏度较低,战争持续时间长是一种必然。

信息化战争中,作战体系的灵敏高效压缩了时间,信息以光速传播,精确制导武器以数马赫的速度打击,时间历程极其短暂;“杀伤链”(发现、定位、跟踪、瞄准、攻击、评估)的时间日益缩短,作战的节奏大大加快;作战指挥周期越来越短,决策行动一体,等等。适应于慢结构的作战体系,在浓缩的时间坐标系里很难正常运行,行动及速度总是落后于时间的节奏,功能也难以有效释放。还应该看到,时间浓缩只是技术优势方的特权。由于各国技术及综合实力的不对称,时间上同样表现出非对称关系。而时间制权是所有制权的基础,时间制权的丧失,就意味着作战主动权的丧失。在信息化战争中,技术劣势方很难从慢节奏时间坐标系跃迁到快节奏的时间坐标系,因而更加需要高超的时间运用艺术。

  时序紊乱时间是事件的先后顺序。任何事物的运动都是按一定的顺序进行的,其顺序一旦被破坏,运动的轨迹也就必然会发生紊乱。严格的顺序性,是传统战争时间的主要特征。而在信息化战争中,借助信息优势和精确打击能力,作战模式为非线性,时间上具有共时性,既能同时运用各种能力,集中打击敌方单维、单个目标或全维、全纵深多个目标,又能在战术级、战役级和战略级同时实施作战行动。就是说,传统战争的时序,像“米饭从上向下一口一口吃”的顺序,将各种事件、行动组织起来;而信息化战争则“有可能从碗内任何部位甚至碗底部分开始吃”,依照作战目的或决策提供连接目标与行动的通路。时间上从历时性到共时性,打乱了战场事件的先后顺序,使不同行动、事件的相继顺序,像“超级文本”一样同时并存。时序紊乱,成为信息化战争时间的特质:各种行动的时间在各种时间态的集合中共享;在行动序列中引入随机的不连续性,在“计划中心”中引入“行动中心”,行动次序复杂多变;战场有意义行动的整个秩序失去了内在的、依照时序的节奏,而成为依其作战目的与目标选择而安排的时间序列;整个战场每处都存在着随时被打击的危险,前方后方概念迷失。时序的变化,客观上要求体系的要素和功能作相应的变化。在信息化战争中,一方面应注重提高作战体系与时序紊乱的耦合度,针对时序紊乱的约束条件,对作战体系的要素、结构及战法上作相应的调整,如,虚拟编组、随机行动等,以适应时序紊乱的要求,求得体系功能的最优化;另一方面,则应强调放大敌作战体系的时序紊乱度。系统时序紊乱度越大,其运行效率越低。只要从破坏敌系统的程序结构入手,就能有效地打乱敌整个作战行动的时序,破击其作战体系。比如:破坏敌大型通信枢纽,影响其指挥控制时序;破坏敌交通干线,影响其后勤补给及战役机动时序等,都可影响其作战进程。

  结构重组物质世界的动态过程或行为过程总蕴藏着时间进程。由于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网络时空的出现,既改变了经济社会的时间特性,也改变了战争时间的结构和进程。其一,各种时态混合。传统战争的时间构成,主要包括时钟时间、作战时间两个时态,相互关系较为简单,各种作战力量在较为简单的时间形态内进行。信息化战争中,时间构成包括时钟时间、网络时间、虚拟时间、作战时间等,混合在一起相互渗透,创造了一种“时间拼贴”,不同的作战力量依据相同的作战目的,在不同的时域里同时作战。各种时态的混合,改变了时间的刚性特性,使之线性与非线性、连续性与突变性交织,一会儿像平静小溪的流水,一会儿像汹涌澎湃的大海;时间不仅可以被压缩,而且可以被处理,如,可利用人员和平台在时间上共享,加速和减缓指挥决策周期、侦察打击周期,把时间作为主要对抗因素来管理。其二,战略战役战术时间重合。具有典型机械化时代线性特征的传统战争,根据作战力量大小、作战行动规模以及所达成的目的,明显区分为战术作战行动和战役作战行动,战略目的的达成,则依靠诸多战役战术目的线性累加实现。表现在时间上,战略战役战术时间线性分离,战役时间是战术时间的加和,战略时间是战役时间的累积。而在信息化战争中,战术行动的作战目的出现明显上升趋势,使传统的战术目的、战役目的与战争的战略目的出现趋同甚至重合,因而战略战役战术时间有重合的趋势,始点、终点时间趋近相同。战略战役战术时间的重合,对作战体系的结构、功能及运行方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三,组织空间、时间的结构变化,必然引起空间组织形式的变化。以往战争,以空间组织时间,以空间支配时间,以空间换取时间。信息化战争中,由于空间距离作用的降低,时空的关系结构发生逆转:时间处于支配地位,进而组织空间。信息化战争可以以时间变换为杠杆,根据作战时间结构,对空间重新拆分编辑与有机组合,使得战场空间一体化链接。以时间组织空间,增加了时间、空间和作战力量组合的选择性与复杂性,提高了作战体系的快速高效。一体化作战,就是以网络为基础,在时间轴上,组织空间分散配置的作战实体。关于信息化战争的一些新作战理念,如并行作战、全纵深同时打击、行动中心战等,都是时间对空间组织的具体运用。

  时间就是军队。在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转型中,时间因素的作用不断上升,对时间因素的争夺必将更加激烈。继陆、海、空、信息制权之后,时间制权将是面临的新话题。无疑,对战争时间特性的认识和驾驭,将为信息化战争理论创新开拓新空间。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