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日回顾:
新浪军事

新闻观察室:美军再入索马里长留还是短停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5日 17:03 金羊网-羊城晚报

  1993年,在索马里境内执行所谓“维和”任务时,18名美国海军陆战队队员丧生,美军就此黯然撤离这一动荡国家。如今,继对索马里南部地区实施空袭后,美军又派遣军事人员进入,以确认空袭行动是否达到目标,即消灭“逃匿”在索马里境内的“基地”组织高层成员,美国究竟要长期介入当地局势,还是只想“短暂停留”?

  难忘历史

  自去年年底索马里爆发武装冲突以来,美军一直与进入当地的埃塞俄比亚陆军和空军密切合作,却不向索马里派出地面部队。

  如今,仅仅为了确认空袭死难者是否是“基地”成员,美军却向索马里派出小分队,其中原因耐人寻味。

  分析人士认为,这类举动并不矛盾,是美国过去在索马里的失败教训所致。

  1992年12月,以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相关决议为依据,美国以提供“人道主义援助”为旗号,宣布向索马里派遣一支2.8万人部队,试图平息当地各派军阀的武装冲突。然而,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最终却直接卷入了索马里武装冲突。

  1993年10月,美军与当地军阀穆罕默德·法拉赫·艾迪德旗下的武装人员发生激烈冲突。美军一架“黑鹰”武装直升机被击落,18名海军陆战队队员死亡,美军士兵尸体在大街上遭武装人员“示众”的羞辱画面出现在了全球各国电视新闻报道中。

  那次事件成为美国电影《黑鹰坠落》的蓝本,也导致当时的克林顿政府改变干预政策,1994年3月把美军撤出索马里。

  在“黑鹰坠落”的阴影之下,美国政府以及军方格外谨慎,避免对索马里直接采取军事行动。正因为如此,美军决定冒险派兵进入索马里,确认“基地”成员是否遭击毙,以便避免实施更多“不必要”的空袭行动。

  摇摆不定

  然而,随着索马里国内局势转变,美国却难以严守“不干预”原则。

  一些分析人士认定,美军再次出现在索马里显示,美国政府对索马里的政策摇摆不定。

  索马里1991年至2004年间不存在中央政府,处于军阀割据状态。索马里过渡政府2004年建立,但缺乏实力,无法对全国实行有效控制,各教派武装逐渐扩大。

  这些教派武装由神职人员组成,以教规为蓝本在索马里乡村建立法律和秩序,甚至还建立了一套有效的税收机制和社会保障项目,确保商业正常运行,因而赢得不少人心。

  索马里过渡政府虽然得到国际社会认可,却只能偏安南部城镇拜多阿一隅,大部分官员长期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洲际饭店内办公。

  教派武装实力和势力的扩张引起美国政府忧虑,担心其中宗教极端主义势力与“基地”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害怕索马里因此成为孳生恐怖分子的“温床”。去年6月,“基地”组织领导人拉丹在一段录像中“现身”,号召索马里人为地区战争做好准备。这更加剧了美国对索马里局势的担忧。

  索马里境内爆发武装冲突,或许令美国意识到“事态紧急”,再次寻求对实行索马里军事干预。

  无意长留

  虽然美军发动了空袭、出动了战舰,还派出小股地面部队,分析人士认为,美军不大可能正式向索马里境内派出作战部队。

  美国不愿扩大对索马里的军事行动,除了吸取先前失败教训,同时也依据对现实的正确估计。美国在吉布提驻有几千名士兵,但要彻底剿灭“基地”在非洲的成员,人数显然不够。

  一名《纽约时报》记者认为,索马里教派武装溃败后,美军才“走出幕后”,因为这时局势已经明朗,军事干预风险不大。

  与媒体的这一判断相呼应,美国驻肯尼亚大使迈克尔·兰恩伯12日格呼吁非洲国家联合派出部队,以维和方式帮助稳定索马里局势。

  尽管美国政府近期对索马里的军事干预刚刚开始,但种种迹象表明,美军无意长久停留,渴望早日脱身。(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