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日回顾:
新浪军事

以打仗的心态抓训练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5日 06:35 解放军报
张西成

  军事训练是部队经常性中心工作,抓训练是各级的共同责任。前国足教练米卢有句名言:态度决定一切。实践证明,抓训练的心态,决定着抓训练的状态,最终决定着抓训练的实效。兴起大抓军事训练热潮,提高部队战斗力,首先必须把各级随时准备打仗的思想树立起来,进一步强化训练为打仗、训练为打赢的责任感、使命感。

  军要思战,兵要务练,就如同工人做工、农民种田一样,天经地义。今天之所以重提这个问题,盖因“思战”、“务练”还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有的没有真正把军事训练摆到战略位置,“讲得硬、抓得软”;有的没有真正把战斗力标准确立起来,“喊得凶、做得虚”;有的没有真正把心思和精力用在提高能力素质上,“说得多、干得少”;训练中图形式、走过场、搞花架子、做表面文章等形式主义的东西仍比较突出。这些问题,从一定程度上讲,都是“练为战”思想树得不牢的反映,其影响和后果不可低估。

  没有一颗打仗的心,就干不好训练的事;只要想着打仗,就没有抓不好的训练。未来

信息化条件下作战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新的形势、新的任务,迫切要求我们必须尽快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尽快普及新知识、新理论,尽快掌握新技术、新装备,尽快攻克重点、难点问题。毫无疑问,以非打仗的心态抓这些打仗的事肯定不行,只有树立强烈的打仗意识,只争朝夕往前赶,废寝忘食抓落实,才是实现“尽快”的正确选择。

  “刀光剑影”的岁月,人们对训练往往抓得紧而又紧、实而又实;而远离了“鼓角争鸣”,官兵则容易产生麻痹思想,也容易失去练兵动力。纵观国际风云,绝非一派歌舞升平气象,战争的威胁时刻存在。有人做过统计,从1945年到1990年,全球只有3个星期是真正无战火的日子。仅2001年,全球爆发大大小小的武装冲突就有50余起,大大高于冷战时期。这种状况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这种危险缺乏清醒认识而陷入盲目乐观。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能战方能言和,备战才能止战。中外历史上,曾经有许多军队能征善战,所向无敌,但进入和平时期后,思想懈怠,武备松弛,最终丧失战斗力。因此,对于一支军队来说,任何时候都不能偏离军事训练这个中心,决不能让训练场上的“花架子”糊弄自己,更不能把弄虚作假的作风带到训练场。

  什么样的心态才是打仗的心态?怎样做才算具备了打仗的心态?也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一代名将粟裕,走到哪里把训练的事琢磨到哪里,他一辈子最大的爱好就是观地形、看地图,在繁华的大街上别人逛商店看热闹,他却琢磨这个街区怎么攻占,那个要点如何防守;《激情燃烧的岁月》里的石光荣,工作之余还在家里开设“作战室”,饭前饭后都手拿小旗,对着沙盘不停地思考运筹,认认真真地指挥“作战”;“导弹司令”杨业功在41年的军旅生涯中,把每一分炽热都献给了他所追求的导弹事业,即便在弥留之际,魂牵梦绕的还是训练场、演习场。他们时刻保持不忘打仗的精神状态,无疑是真正军人的代表,是我们学习的楷模。(作者单位:济南军区司令部)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