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日回顾:
新浪军事

又好又快培养人才的一条有效途径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3日 06:21 解放军报
张穗云 本报特约记者 钟友国 王永清

  “两头怕”引出一个话题

  干部到地方重点大学攻读研究生,这个集团军一度出现了“两头怕”:部队最怕送学干部“学非所用”,担心学回来顶不了用;送学干部最怕“用非所学”,并担心因为学习错过人才成长“黄金期”,反而影响了个人进步。

  被誉为“岭南雄师”的某机步师换装后信息化程度提高,人才缺口一下子拉大。靠上级分配新学员,一时来不了那么多;招收地方高校毕业生,熟悉部队又有一个过程。总部启动的“高层次人才强军计划”,让这个师党委定下决心:借助地方力量培养急需军事人才。当年,通过严格考试参加“强军计划”研究生学习的就有11人,且全是各个岗位上干得正红火的骨干。

  两年后,这个师尝到了甜头:送出去的人没满足于拿文凭,也没有选择学成后就“跳槽”或转业,而是带回了一些破解军事斗争准备难题的招数。

  集团军党委从这个师的经历引出一个话题,解决部队和个人在送学问题上的“两头怕”,最好的办法就是将人才建设向军事斗争准备聚焦。为此,他们明确提出,送学要确保“含金量”和“含军量”,服务军事斗争准备的方向不能变;用人要“用得其位”、“用得其时”,服务军事斗争准备的标准不能变。

  用好地方高校资源

  某师修理营助理工程师陈建壮在南京理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期间,选定“激光近程动态测距抗干扰”这个课题展开攻关,人未离校便入选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据悉,这个集团军近两年65项获广州军区以上奖励的重大科研、革新成果,半数以上领衔人是经过地方高校培养的研究生干部。

  这引起了集团军领导的关注和思考:地方高校的优势究竟在哪里?合作的前景到底怎么样?机关业务部门和基层部队组成工作组赴各送学高校开展调研,思路越来越清晰。

  丰富的人才、科技和信息资源,可为部队破解“打赢”难题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这个集团军选送干部深造的

清华大学、中国科大、上海交大等12所重点高校,仅“两院”院士就有400多人。把这么多干部“撒”出去,等于让集团军部队一下子拥有了与众多名校名师“交手”和“碰撞”的机会。部队新装备训练、现有装备
信息化
改造中遇到的许多困难,本身就是很好的科研选题。

  只要找准“部队所需”与“高校所能”的结合点,就能实现优势互补。地方重点高校的科技、人才优势,往往表现在跟踪理论前沿、捕捉专项技术上,在发现部队战斗力生成难题方面则存在先天不足。部队送学干部大都有一定的新装备操作、组训经验,优势恰恰在于能够找准难题攻关的技术需求。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获得者、中南大学校长黄伯云院士认为,抓住战斗力生成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军地联手展开攻关,肯定可以拿出一批高质量、有价值的成果。

  军地联合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关键要有一个准确定位。博士生导师桂卫华教授认为,当今军事领域技术与指挥的界限日益模糊,保障与作战的联系日趋紧密,送学干部要在“懂技术”的前提下“会指挥”,在“会指挥”的基础上“懂技术”。某机步师师长谭本宏说,新装备从熟悉操作到维修保障,从组织训练演习到战法训法研究,随时会遇到难题,练就直点“死穴”的硬功夫正是军队干部到地方重点高校就读的目标之一。

  怎样牵住“牛鼻子”

  这个集团军党委积极邀请地方高校领导和专家教授到部队调研,先后调整和确定了通信与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光学工程、网络工程、人工智能等20多个部队紧缺专业。课题设置既遵循高校教学规律又满足军事斗争急需,缺啥补啥,需要什么就学什么,真正对送学干部实行“菜单式教学”。

  除全军“高层次人才强军计划”指定的重点高校外,集团军自己选定的高校都是师资、技术力量雄厚的全国重点大学。他们加强协调,为送学干部超强配备指导教师,70名送学干部的导师有40多人是国家级教学名师或重点课题首席科学家。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蔡自兴教授是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年近七旬仍坚持带了4名送学干部。

  集团军还利用寒暑假、开题报告、中期考核等时机,邀请送学干部回部队调研,及时掌握部队建设动态。在部队和广州军区机关聘请20多名师以上领导担任兼职导师,实现专业指导和军事指导“双导师”制。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陈章渊教授说,地方研究生往往要花很大精力确定研究课题,相比之下部队送学干部进入研究状态就比较快。他依托自己所在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指导送学干部岑洪紧盯部队需求立项,两个课题很快入选“国家863计划”项目。

  集团军还用活、用足总部和广州军区有关政策规定,妥善处理干部就学期间的职务晋升和福利待遇问题。对送学的专业技术干部,严格按总部规定,结合实际表现,符合条件者正常晋升;对在校期间已满或超过最低任职年限的指挥干部,与在职干部一起衡量,择优提拔使用。选送到地方高校读研的干部全部纳入广州军区专门人才库,实施严格的流向监控。

  如今,这个集团军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数量、质量出现了同步上升的良好势头。据集团军干部处庄斌处长介绍,目前每个作战师(旅)、团班子至少有1至2名研究生,与新装备相关的各个技术岗位已基本形成研究生干部领衔、大学生干部为骨干、士官为主体的人才网络,换装部队如期形成了战斗力。

  数据提示

  ●告别军队培养的单一渠道后,这个集团军拥有研究生学历的干部4年间从12名上升到384名

  ●近两年,获广州军区以上奖励的重大科研、革新成果65项,半数以上领衔人是经过地方高校培养的研究生干部

  ●目前有70名干部在清华大学、中国科大等12所地方重点高校攻读研究生,导师有40多人是国家级教学名师或重点课题首席科学家,部队和广州军区机关20多名师以上领导担任兼职导师

  ●攻读方向集中在通信与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光学工程、网络工程、人工智能等20多个部队紧缺专业

  专题点评

  可贵的成本意识■董强

  今年,我军继续实施“高层次人才强军计划”,拟选送1820名军队干部到地方重点高校攻读研究生,其中1740人攻读硕士学位,80人攻读博士学位。实施“强军计划”以来,全军已先后选送6000余人到地方重点高校攻读研究生。可以说,借助地方教育资源培养急需军事人才,已经成为我军人才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

  怎样提高地方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益?如何促使人才建设向军事斗争准备聚焦?这是许多部队领导正在探索思考的两个问题。广州军区某集团军的探索表明,解决好这两个问题,各单位必须善于从4个方面自我悬疑:选谁去学?学什么?怎样学?学了以后怎么办?

  关于产品的质量与成本,企业管理中有一个著名的“1∶10∶100”成本法则。也就是说,生产前发现一项缺陷并加以纠正,仅需1元钱;生产中发现一项缺陷,则需花10元钱来补救;这一缺陷在市场上被消费者发现,就要花100倍甚至于千倍的代价来弥补。选送干部到地方重点大学深造,当然要比商品生产复杂得多,但我们完全可以借鉴其中的理念:强化成本意识,从源头上把好关——把好选人的关,把好选学校的关,把好选专业和导师的关,把好确定研究课题的关,把好毕业后用人的关。我们相信,只要每一关都能做到发现缺陷在前,就不至于在下一步留下遗憾,人才建设也就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