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律师搜索:
省份: 城市:
法律领域:
新浪军事

海军某保障基地大力提升新装备保障能力纪实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2日 17:46 解放军报

  唐忠平 梁庆松 古领华

  让一线官兵“动”起来

  一次,该基地组织雷弹紧急保障演练。当测试流水线正式展开后,仪器突然出现故障。生产厂家的技术人员加班进行抢修,但收效甚微。关键时刻,负责该仪器操作的士官凭实践经验提出了新的修理意见。故障排除,中断的演练得以继续。

  此事让基地党委“一班人”认识到:与装备打交道,一线保障官兵最有发言权,他们最清楚装备的“脾气”。提高新装备保障能力,一定要让一线官兵“动”起来,把保障实践中撞出的“火花”变为现实成果。

  针对维修设备不配套等问题,基地充分调动一线官兵的积极性,广泛开展“小革新、小发明、小创造”活动,先后完成技术革新项目40多项,有15项成果获军队科技进步奖。

  某军械保障大队士官黄亚平,研制出“模拟燃油开启活门”,解决了某新型导弹与舰艇无法进行弹舰协调的问题。为鼓励黄亚平的创新精神,相关部门以他的名字命名了革新成果。在这个基地,以士官名字命名的革新成果还有很多,像“盛来玉扳手”、“杨吉地弹簧”等等。

  让野外保障“快”起来

  2006年初,新型多功能导弹检测方舱落户该基地。新型保障方舱,不仅能担负导弹阵地的所有检测调试功能,而且还具备良好的机动性能。

  已“等米下锅”多时的某机动保障应急分队官兵激动地说:“有了这些‘宝贝’,我们保障模式变得‘快’多了”。

  这事要从3年前那次综合保障演练说起。“在短时间内要把数十枚检测好的导弹远距离送到临时搭建的港口……”演练前,参演单位对演练课题组设置的内容说起了“不”。官兵反映,导弹保障车辆运行慢,部队还不具备在实战条件下完成此课目保障的能力。

  如何突破“瓶颈”,确保雷弹保障更快更灵活?一份“提高机动保障能力”计划方案很快在基地各部队紧锣密鼓地展开。

  为使机动分队快速形成“集装化运输、野战化供应和模块化抢修”等野外应急保障能力,基地立足现有装备,倾心打造

信息化多功能保障方舱。前不久,上级组织跨区导弹机动支援保障,这支保障分队圆满完成多型雷弹保障任务。

  让替补队员“顶”起来

  在该保障基地采访,恰逢军械保障系统进行年终考核。

  阵地遭“敌”机轰炸,电站被炸毁,5名技术骨干“阵亡”……在考核组的监督下,被考核单位启动备用电源,紧急调整其他专业官兵来接替“阵亡”骨干,中断的测试工作又重新启动。

  负责考核的军械处宋建勤处长告诉笔者:“这些替补队员能召之即来、来之顶用,主要得益于基地扎实开展的‘跨专业、跨弹种、跨建制’训练。”

  近几年来,新装备不断列装,保障人员的素质要求也从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着眼未来海战场需求,该基地始终坚持开展“三跨”(跨专业、跨弹种、跨建制)训练,挖掘现有编制人员潜力。目前,该基地担负雷弹技术保障任务的干部和士官,90%以上实现了从“一专多能”向“多专多能”的成功转变。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