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新浪首页 > 新浪军事 > 综合新闻 > 正文

评论:寻求后备力量质量建设新的增长点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12月21日 11:09 解放军报
葛永宏 姜 哲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不断推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环境和任务发生了很大变化。要适应这种变化就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集体智慧,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积极寻求国防后备力量质量建设新的增长点。

  不断拓展人民群众参战支前的新途径。人民战争是我党我军的光荣传统,无论武器装备怎么发展、战争形态怎么变化,人民战争都不会过时,永远是我们克敌制胜的法宝。但
要看到的是,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人民群众参战支前的内容已由过去的人力、物资动员为主向科技、信息动员为主转变,其形式也由直接、大规模、近距离为主向间接、精确、全领域为主转变。因此,必须适应转变,探索信息化条件下人民群众参战支前的新途径。要从传统手提、肩背、推小车的参战支前方式中解脱出来,向组织专业力量、科技人才和先进设备参战支前转变。要从以往的人力支援为主中解脱出来,充分发挥地方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方面的优势,对部队实施有效的信息支前等。

  积极探索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新路子。当代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和新军事变革的发展,使国防经济与社会经济、军用技术与民用技术的结合面越来越广,融合度越来越深。实现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就要积极探索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新路子,实现军事、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互利双赢。要找准经济建设与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结合点,充分吸纳和利用国家经济建设成果,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服务,切实提高建设的质量和效益。比如,充分利用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成果,借助全社会的科技和人才优势,把地方高素质人才编入民兵预备役部队,最大限度地把蕴藏在社会与民间的人才资源聚集起来;充分利用地方技术含量高的设施、设备、器材和优秀的教学力量,对民兵预备役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专业训练,不断提高教育训练质量和水平;充分利用国家

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势头,借助社会信息化资源和经验,为国防后备力量信息化建设服务;充分利用民用先进技术,研发和改善适合后备力量参战支前的装备器材,拓宽民用技术与军用技术的对接渠道,等等。

  谋求后备力量战斗力生成的新模式。信息化条件下,科学技术深刻地改变着战斗力生成模式,并促使武装力量的数量和质量关系发生深刻变化。为此,必须注重依靠科技手段提高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质量效益,实现战斗力生成模式的转变。要结合每年整组工作,挖掘高新产业、科研院所人才和技术资源,优化民兵预备役组织结构,提高队伍的科技含量。要深入开展科技练兵,创新训练内容、方法和手段,努力提高训练的科技含量,促进后备力量战斗力的生成和发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