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新浪首页 > 新浪军事 > 综合新闻 > 正文

“晚晴园”里的缅怀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12月21日 05:49 解放军报
谢新源

  如果不谙历史,可能还不知道远在数千里之外、早在一个世纪之前,新加坡已是孙中山先生在南洋筹划革命的重要活动中心和基地。不久前,在参加由新加坡有关方面主办的“东南亚当代文学与人文生态论坛”之余,我有幸拜谒了“孙中山南洋纪念馆”。

  纪念馆坐落于一片蓊蓊郁郁的树林边,是栋巴拉甸式两层独立楼房,被一道低矮的围墙所环绕。在入口铁门前的巨石上,新加坡当代文化擎旗人、艺术大师陈瑞献先生题写的
“晚晴园”三个鎏金大字在阳光的照射下光芒闪烁,显得气势非凡。小楼始建于19世纪末,初时取名“明珍庐”,后被当时的橡胶业巨头张永福买下,作为礼物供其母安享晚年。他取唐朝诗人李商隐名句“夕阳怜芳草,人间爱晚晴”的“晚晴”两字,改曰“晚晴园”。

  张永福是中国革命的热心支持者,1906年2月,他把这座小楼无偿捐赠给了经常往来南洋的孙中山,供其开展革命活动之用。同年,孙中山便在这里组织成立了同盟会新加坡分会。其后5年间,孙中山3次于此居住和办公,谋划数次起义,进行反清革命运动。迄今,整整百年,几经沧桑,新加坡人民一直精心地呵护着它,并于2001年将其改建为“孙中山南洋纪念馆”。李光耀在主持开馆典礼时不无深情地说:“孙中山带动了海外华人,是他激发起海外华人让祖国强盛起来的愿望。”

  进入大门,庭院里种满了椰树、橡胶树、凤梨树及众多的热带花草植物,使整个纪念馆显得绿草茵茵。最先进入眼帘的是草坪旁摆着的一方赤褐色石块,正面用中英文镌刻着李光耀的题词:“孙中山,一个改变中国命运的人。”背面则刻写着孙中山终身所倡导的革命誓言“天下为公”。楼前草坪正中,身着中式对襟上装,双手端放于膝盖的孙中山铜像安放在一米多高的方形石基上。铜像眺望远方,神态端详,沉静而又刚毅,是孙中山一生为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不懈探索的真实写照。

  铜像左右侧分别矗立着两组铜质塑像。左侧是广州黄花岗72烈士中来自南洋的4位烈士的铜像和刻着“烈士树”三字的石碑;右侧为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林则徐、虎门海战岸炮、陈连升将军坐骑“节马”铜像,及题有“仁心果”三字的石碑。这些铜像不仅有着紧密的内在历史渊源,而且也让人感慨良多。烈士树——椰子树是新加坡的象征和标志,“仁心果”则是孙中山先生当年在南洋时尤为喜爱的热带水果。2001年11月,孙中山南洋纪念馆即将开馆,馆长冯仲汉特意致函大陆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台湾海基会会长辜振甫,请二人分别题写“烈士树”和“仁心果”,并题刻在由一块巨石一劈为二的两块石碑上,充分表达了海峡两岸同胞及海外华夏儿女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共同心声,可谓用心良苦。

  小楼的门楼呈六边形,向内里走去,主展室一间挨着一间,所展示的内容既有内在历史联系,又相对独立,历史信息丰富且层次清晰。由一楼的和平室、奋斗室、集思庭开始,穿过历史走廊,到二楼进入新加坡室、南洋室、遗珍室,再到时代走廊结束,一路走来,翔实的史料、文物、复制品,400余幅历史图片以及雕塑、绘画、书法,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手段,真实地再现了一代伟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的战斗历程。

  走出纪念馆,赤道上空的太阳依然是那样的炽热,暖风吹来,“晚晴园”里悄然垂落的长长椰树叶发出哗哗的响声,如同历史的回声,把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深深地烙在我的记忆里。(本版题图:董玉方、窦智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