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新浪首页 > 新浪军事 > 综合新闻 > 正文

评论:“不经意”的成功来自“经意”的积累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12月19日 06:15 解放军报
石 巍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又是锣鼓喧天欢迎新战友的时节,我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普通一兵,心中颇多感慨。记得一次某部队一名士官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这在基层可是了不得的大事,这位士官在先进事迹报告会上讲述了自己革新成果来自“不经意”间的灵感闪念,并用亲身经历澄清了广大战士“连队巴掌大的天,折腾不出啥名堂”、“兔子拉车——难以胜任”等模糊认识,台下官兵被他立足岗位、勇于探索的精神深深折服。

  现实生活中,于“不经意”间取得革新成果或事业成功的事例不胜枚举:鲁班被叶子带齿的小草划伤手指,由此发明了锯;树上掉下来的一个

苹果,使牛顿发现了地球的引力;浴池里排出的水,给阿基米德总结“定律”带来了灵感……当然,这种看似漫不经心的“不经意”,来源于平时对事物敏锐的观察和知识的日积月累,假如没有这些前提做铺垫,取得革新成果只会是一种奢望。“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广州军区某部四级士官宗道辉入伍时只有初中文化,他入伍15年却先后取得6项技术革新成果,其中一项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这6项革新成果,都是他在训练场上“不经意”间获得的灵感与实践的结晶。“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芒”,这种光芒,是当代军人努力探求科学、勇于创新的进取精神,是当代军人“想打赢、谋打赢、练打赢”的坚强意志和拼搏意识的集中反映。

  近年来,随着我军新装备陆续列编各部队,加速了部队“两化”建设的步伐。但时代毕竟是发展的,不少装备和器材在实际应用中,还有一些功能需要进一步开发、完善,以使其发挥最大的作战效能。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各部队的技术革新成果与装备列编时间是成正比的。然而出自基层战士之手的革新成果却凤毛麟角,屈指可数。主要原因是一提及技术革新,不少基层战士总觉得那是高学历人才的活儿,与自己“八竿子搭不上边”,对自己而言可望不可及,偏颇地认为自己文凭低、基础差,搞不清楚“醋从哪里酸,盐从哪里咸”,存在畏难情绪和无从下手的困惑,影响了技术革新的信心。同是生活在“最基层”的士官,宗道辉为什么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答案只能是他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善于实践。

  一花一天国,一沙一世界。有智慧的人,往往能通过小细节看到大景观,从小事中悟出大道理。“不经意”是一种瞬间的灵感,这种灵感是知识和经验在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与某些事物发展规律的有机结合。纵观古往今来的成功人士,他们取得成功时那些看似漫不经心的“不经意”,无一不来源于平时对事物敏锐的观察和知识的日积月累,假如没有这些前提做铺垫,成功也就无从谈起。

  “天下之势,单少则平,积多则神。”知识“厚积”方有灵感的“薄发”。说白了,灵感是由知识的量变到质变的结果。知识积累丰富的人,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敏锐思考,做出准确的判断,在一般人熟视无睹的情境中触发灵感。战争史上的许多伟大壮举,都是军事家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结果。唐朝时期,唐将薛仁贵在一次作战中,因敌城内粮草丰厚,敌兵固守不出而攻城受阻。薛从麻雀喜落于草堆觅食的现象中得到灵感,令手下军士捕麻雀无数使其饥,而后分两批放飞,一批携带硫磺,一批携带火种。饥饿难耐的麻雀纷纷落到敌营内的草料堆上觅食,火种点燃硫磺与草堆,敌城内一时间火海滔天,城池不攻自破。苏联卫国战争时期,朱可夫元帅根据对强光源“顺光看得清,逆光刺眼”的常识,集中大量的探照灯迷盲德军,从而掩护苏军对德军发起突然攻击。

抗日战争中,我后方军民发明的“地雷战”、“地道战”等颇具特色的战术,也是广大人民丰富知识与灵感结合的杰作。无数实践证明:知识一旦与灵感的火花碰撞,就会迸发出蕴藏的巨大能量。

  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战斗力生成的重要牵引。作为处在世界新军事变革风口浪尖的中国军人,有责任、有义务积极投身于科技创新中,为提高打赢能力贡献自己的力量。基层战士应该正确地认识到,科技创新绝非只是科研人员的“专利”,学历低、文凭低不应成为进行技术革新的“瘸腿”和“绊脚石”。处处留心皆学问,成功就在点滴中。为此,笔者提醒与新装备朝夕相处的广大战士朋友,只要在各种新装备的训练中长期坚持留心观察,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没准儿技术革新的“果子”也会于哪天的“不经意”间,“掉”到你的头上。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