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新浪首页 > 新浪军事 > 综合新闻 > 正文

集智育出“金娃娃”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12月08日 05:56 解放军报
李军 本报记者 刘欣欣

  日前,第二炮兵某训练团研制的某型导弹仿真训练与评估系统,正式在训练中投入使用。这套系统具备导弹数据实时采集、处理和传输等功能,实现了武器系统与指挥系统的“无缝链接”,大大提高了训练效率。对此,团长秦泽海深有感触地说:“集智能够育出‘金娃娃’!”

  阵地操作指挥信息化程度不高,一直是制约该团战斗力提升的“瓶颈”。今年初,
一份《操作指挥控制系统和武器信息处理系统研制方案》摆上了团领导的案头。深入研究时,一算账让党委“一班人”犯了难:这些项目至少要投入200多万元资金,远远超过团家底费,更重要的是缺乏攻关的信息化尖子人才。

  怎么办?有人建议向上级机关反映情况,等条件成熟了再搞。“这些项目符合

信息化建设的大势,又是部队建设急需的,咱们不能一味‘等靠要’,而要在攻关中不断创造条件!”团长秦泽海的话赢得了一致赞同。定下决心,该团党委立足现有财力和人才,从软件的开发研制入手,不断修订完善方案。3个月后,“操作指挥控制系统”和“武器信息处理系统”两个信息化建设项目取得了初步成果。

  6月底,该团运用初步建成的“操作指挥控制系统”和“武器信息处理系统”进行实装操作。远程可视化指挥的场面,让前来视察的上级首长眼前一亮:研发方案起点高、信息含量高、对部队训练作用大!随即,基地领导拍板:要钱给钱,要人给人!很快,科研院所一批人才纷至沓来。

  科研院所人才的加盟,为科研攻关创造了条件,但人才短缺的问题依然没有彻底解决。虽然有上级调来的人才助阵,但全团官兵中懂导弹专业又懂信息网络技术的人才凤毛麟角,几大系统有大量的软件要开发,有大量的基础性模拟器材要制作,仅仅靠“外援”是远远不够的。最后,团党委“一班人”转变观念:搞科研既需要高层次人才,也需要基础性人才,发挥人才的集成效益;要用发展的眼光看人才,让官兵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成长为科研攻关的“顶梁柱”。

  思路一变,“死结”活了。以前被忽视了的教员、技师、操作骨干纷纷成为科研的合适人选,团里一下子冒出了50多人加入科研攻关。团教研室教员刘鲁洋专业技术精湛,但在第一轮选拔时,因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不过关未能入选。团党委用发展的理念选人用人,让他和另一名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的技师搭档,联手研发这套系统中的自动分析处理等软件,结果3个多月里连克5道难关,开发出2套软件,为这套系统的成功研制打下了基础。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