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新浪首页 > 新浪军事 > 新闻评述 > 正文

现代军事评论:从进攻顶点看防御底线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11月29日 10:35 解放军报

  王圣良

  著名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谈到:“大多数的战略进攻都是进行到其兵力恰恰足够维持其防御地位而等待到媾和的时刻为止,如果超过此时刻事态就会发生巨变,就会遭到还击了。这种还击力量一般都比先前进攻者所使用的力量更为剧烈,我们称此为进攻顶点。”

  事物发展的两面性和矛盾性是其客观规律。按照这个规律,我们不难得知,“进攻顶点”的另一方面就应该是“防御底线”。如果说“进攻顶点”是战略进攻进行到其力量恰恰足够维持其防御地位,而等待媾和的时刻为止;那么,“防御底线”就是战略防御进行到其力量恰恰足够维持其有效进攻地位,而等待进攻或媾和的时刻为止。如果说超过进攻顶点事态就会发生剧变,就会遭到比先前进攻者所使用的力量更为剧烈的还击,而防御地位不保的话,那么超过防御底线,事态也会发生剧变。对战略防御者来说,由于有效进攻地位的丧失,将完全陷入被动,随即会丧失战争主动权,乃至输掉整个战争。也就是说,防御者的防御底线一旦被洞穿,即是再强行发起进攻或反击,也不可能撼动对方的战略进攻地位,这种进攻或反击也就没有多少实质意义了。二战初期,波兰军队面对优势德军时所发动的唐吉诃德式的悲壮反攻,和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军队在海夫吉的最后挣扎,都证明了这一点。

  然而,战争史还证明,由于投入力量和战争范围的差别,无论是进攻顶点还是防御底线,还有个国家级与战区级之分,即战区防御底线被打破,并不等于整个国家的防御底线被洞穿,就如同苏联卫国战争和中国

抗日战争初期所表明的那样:在新的战区又可能组织起有效的战略防御甚至反攻。当然,如果战区范围和国家范围一致,就像两次海湾战争中的
伊拉克
和科索沃战争中的南联盟那样,整个国家都处在敌方有效火力的攻击范围之内,那么此时的战区防御底线与国家防御底线,也就没有本质的区别了。这也是被越过战略防御底线的伊拉克和南联盟,不可能组织起有效战略进攻和反击的根本原因。规律就是规律。规律没有例外,只有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之分。越南和阿富汗之所以分别在抗美战争和抗苏战争中获胜,那也是得益于特殊的国际战略环境,得益于第三方源源不断的巨大援助,而变相保住了自己的战略防御底线。这都是不争的事实,并没有违背战争的客观规律。

  应该看到,防御底线同进攻顶点的战争客观规律,都包含了客观物质性和主观能动性两大因素,而不只是简单的武器装备和兵员数量的对比。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等战争特殊规律。另一方面,这些战争的基本规律虽然不可能过时,却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军事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发展,随着各种战争因素的异变而此消彼长。例如,随着人的能量越来越多地物化到技术装备中,武器装备特别是高技术武器装备的运用,在确定战略防御底线时的主导作用就愈发明显。同样,由于远程精确制导武器的迅速发展和大量使用,战区防御底线与国家防御底线的重合趋势,也变得不可阻挡。这些发展趋势,对习惯于“诱敌深入、防守反击”的战略空间大国的冲击,尤为明显。特别是在未来

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由于战场高度透明,战略防御底线也相对透明,这就使首战即决战,甚至战前的排兵布阵也决定战争的胜负成为可能。也就是说,在第一枪打响之前,人们就可以大致判断出战略防御一方的防御底线是否会被打破,判断出谁会取得战场控制权。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