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新浪首页 > 新浪军事 > 我军新闻 > 正文

沈阳军区工程科研设计所科技创新工作纪事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11月24日 16:40 解放军报

  掘开创新的“泉眼”

  ——沈阳军区工程科研设计所创新纪事

  屈万辉 郁士胜 刘毅

  沈阳军区工程科研设计所近年来先后获科技成果190余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奖7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中央军委发布通令,给该所记集体一等功。

  如此众多的创新成果,像汩汩清泉涌流。他们是如何掘开创新“泉眼”的?

  让传统陆战兵器上天下海——不轻易相信“不可能”

  1997年,全军工兵装备学会第5届年会上,有人提出一个大胆的想法:能否让工兵某型装备形成对空作战能力?

  此言一出,与会者一片哗然。提出这个大胆设想的,就是沈阳军区工程科研设计所的总工程师林溪石。多年的科研创新经验告诉他:越是习惯思维认为“不可能”的地方,越是创新萌芽生长的地方。他打破传统思维定式,采用一系列高技术,形成了完善的立项方案。经过半年多紧张研制,这种装备终于问世。1999年秋,该型装备在演习中大显神威,最终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不轻易相信“不可能”。林溪石一鼓作气,决定再次挑战难题——让工兵某型装备具备水上作战能力。他和助手们另辟蹊径,大胆采用新技术,最终又将“幻想”变成了现实。在一次演习中,该装备水上破障一举成功。这一成果,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让传统陆战兵器上天下海。林溪石的创新精神,在该所产生了强大的示范作用。据统计,该所100多项科研成果,早先不少被认为是“匪夷所思”,如今均已转化为战斗力。

  让老专家和新秀比翼齐飞——打造创新“人才链”

  这个工程科研设计所拥有一批著名专家人才。

  老专家和新秀比翼齐飞,这个所党委在人才培养上实行“三级带教”:由知名专家带教学科带头人,学科带头人带教专业技术干部,使每个知名专家和学科带头人周围都形成一个科研攻关群体。

  那年,杜富贵从地方大学毕业入伍来到所里,林溪石总工程师成了他的“带教专家”。第一次参加课题研究,杜富贵拿出的论证报告在研讨会上几乎全被推翻。在林溪石的指导下,他一年后领衔一项重点课题取得成功。此后,他连续取得32项科研成果,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34岁那年,他被破格晋升为高级工程师。

  杜富贵的成功,只是该所打造创新“人才链”的一个缩影。如今,这个所有22人考取了国家注册建筑师、设备师、爆破师等资格,5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3人被总政和国家人事部批准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依靠机制创新四两拨千斤——掌握科研“金钥匙”

  近年来,该所党委把机制创新作为改革重点,相继走出不少“四两拨千斤”的好棋。过去,这个所实行的是“立项单人负责制”:一名科技干部从立项到出成果要四五年,往往成果刚问世就落伍。所党委决心打破这种“单打独斗”的老模式,实施集体攻关、联合会战的科研新机制。

  机制创新,是一把神奇的“金钥匙”。机制一变,科研格局顿时生机勃勃。研制新型防步兵障碍系列装备,涉及8个子项目。所里确定总工程师林溪石挂帅,集中全所精锐力量攻关,不仅很快完成了研发任务,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他们将联合攻关的视野扩展到研究所外,与地方大学、科研单位实施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据统计,近年来,该所一半以上科研项目,都是与其他单位合作完成的。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