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军区第一个机械化步兵旅初步形成整体战力 | ||||||||
---|---|---|---|---|---|---|---|---|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11月24日 06:40 解放军报 | ||||||||
旅游名胜华山本没有虎,可驻守在这里的兰州军区某旅,却被誉为“华山脚下一只虎”。这支部队3年前改制换装后曾沉寂了一段时间,如今仿佛猛虎睡醒一样发出威震战场的怒吼。 9月下旬,总部和兰州军区对该机步旅进行检查验收,除了一个课目成绩是80多分,其余均为优秀。考核组认为,该旅圆满完成改制换装3年建设任务,初步形成了整体作战能
昔日的“华山虎”脱胎换骨,雄风再展,表面上看是因为更新了装备、调整了编制,但更深刻的原因却是观念的转变和官兵素质的跃升。 阵痛:渴望虎啸华山 2003年11月,某摩步师改制换装为兰州军区第一个机械化步兵旅。旅长是时任师参谋长的黄冲,政委是时任师政治部主任的杨秉琦。作为首任军政主官,他们肩上的担子可想而知:3年内把部队建设成合格的机械化部队。 最棘手的问题是驾驭新装备。摩托化步兵变成机械化步兵,“大步兵”观念能否转变过来?“机械化”角色能否扮演到位?车场日保养,部队还像步兵擦枪一样,把装甲车外表擦得油光发亮,而发动机部位依然照旧;分队战术训练,还是按传统摆兵布阵;坦克、装甲车开动了,油料运输和零配件供应却跟不上。结果,半年上级检查,新装备故障率较高,考核不合格。 面对艰巨的转型任务,黄冲感叹:“咆哮了半个多世纪的‘华山虎’,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如果不脱胎换骨,未来作战就不可能取胜。”为此,他们叫响了“人才转型必须先于部队转型”的口号。 选育人才的工作,犹如一场悲壮的战斗。他们忍痛割爱,向外交流和转业了一批优秀干部。全旅仅有的24名装甲专业干部分配到各装步分队,新毕业分来的学员全部充实到一线连队。随营军校开办了,各类专业骨干回炉淬火;院校培训落到了实处,101名分队干部到装甲院校学习,620名军械、装甲、工程等专业技术人员,走进了军区坦训基地。与此同时,30余名干部和130多名士官考评不称职被亮红牌,并规定限期整改。 “驾驭新装备,党委成员要率先垂范。”旅长黄冲参加了国防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习,同训练尖子结成了帮学对子,带领班子成员新知识学在前,新装备训在前,新战法谋在前,素质考核站在前,以实际行动给部队当表率。目前,9名常委人人熟悉主战装备战技术性能,人人取得专业技术等级,上车能操作、会指挥;装甲车乘员队伍过去专业对口率只有11%,现在满编、称职率达到90%以上;287名军官取得本科以上学历,33名干部攻读博士硕士研究生,455名士官取得中专以上学历。2005年兰州军区组织岗位练兵、岗位成才比武竞赛,他们取得了6金2银6铜、装甲步兵专业金牌数全区第一的好成绩。去年,他们还被总政表彰为“全军人才培养先进单位”。 造血:志在脱胎换骨 黄冲当旅长3年来,部队训练考核拿到的名次少了,夺得的奖牌少了。一些老领导关切地过问:“这几年你们在干什么?怎么听不见你们的声音了?”班子成员也不无忧虑地讲:“旅长,这样下去恐怕不行,得采取措施露露脸啊!” 面对训练场上的浮躁情绪,黄冲在旅常委会上敞开心扉:“如果丢了自己的专业去争奖牌,等于把枪当棍使。我们不能急功近利,而要甘于寂寞,扎扎实实推进训练转型。”于是,他们确立建设一流机步旅的目标,按照一年理顺关系,平稳起步;二年系统配套,协调发展;三年深化完善,整体合成,全面形成作战能力的总体思路,把训练创新作为战斗力的增长点,努力解决改制换装训练的新问题。 为让部队脱胎换骨,该旅采取一系列“造血”措施:针对新装备构造复杂等特点,积极应用电教化、网络化教学,开展新装备模拟训练,缩短人装结合适应期;针对专业训练比重增大的实际,按照“纵向集中承训、横向分业组训”的方式,采取灵活编组进行训练;针对装甲兵训练保障矛盾突出的问题,探索尝试“场地满负荷、人停车不停”的循环训练方法,提高场地的使用效益;针对部队兵种协同要求高的实际,组织各级指挥员同台演练,按实战要求编组、按实战阶段推演,提高各兵种“合”的能力。他们还不断加强训练管理,注重从训练职责、计划、施训、保障、考评等环节入手,完善与新装备训练相适应的配套机制,逐步实现由粗放式向正规化训练的转变。 有着“莲花一支枪”美称的“红一连”,是该旅诞生、发展的“根”,先后7次荣立集体一等功。可是改制换装以后,连队还抱着传统的摩托化步兵专业优势不放,在机械化步兵专业训练上裹足不前。面对老典型怎么办?黄冲毫不含糊:“典型是拼出来的,不是保出来的!”从此,“红一连”知耻后勇,在训练转型中狠抓官兵科技知识学习、一专多能训练等,以训练创新带动全面建设,以优先转型促进整体提高,终于再夺训练桂冠。 几年来,该旅还高质量地改建了装甲步兵乘车射击场、装甲车简易驾驶训练场、400米障碍场、器械场、兵种专业综合训练场,完善了侦察、通信专业训练场,新建了模拟训练中心,新建改建了装甲车库和其它配套设施。兰州军区装备部领导评价说:“机步旅狠抓战斗力的基础建设,不亚于在训练场上摘金夺银。” 转型:为了明日扬威 总部要求,推进机械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转变,机械化部队要率先启动,走在全军前列。武器装备比较老旧的该机步旅坚持创新发展,把联合作战思想渗透到训练各层次,尤其是合同战术训练和部队演习中,立足现有装备、立足现有编制,提高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能力。 他们按照作战单元内部集成训练的方法,探索装甲机械化部队单要素集成和多要素集成训练的组织与实施,创新机步旅整体作战能力的生成模式;依托军区合同战术训练基地,围绕联合战术兵团作战问题,研究探索联合指挥、兵力运用、综合保障等问题;围绕老旧装备信息化建设问题,研究探索作战指挥数据库建设、指挥辅助决策系统开发、火力毁伤评估方法;着眼信息化战争的特点,研究探索改制换装后,提高指挥能力、机动能力、防护能力和打击能力的战法与对策,缩小了训练场与战场的距离。 他们把上级组织的联合作战训练视为练兵的绝佳时机。总部9月下旬的检查验收,关系到部队建设的综合评定,本来应该多提安全要求,可他们却把它看成训练场的“奥运会”,鼓励部队放开手脚,追求训练的最大效益! 考核那天突降大雨,部队昼夜强行军几十小时,机动740公里,全部到达指定地域。途中还要应对信息化作战的20多个临机情况,险情屡屡发生,可黄冲却笑着说:“这样对部队锻炼很大,平时哪有这样的实战氛围?” “红”“蓝”对抗开始了,“蓝军”不再是虚拟的概念,而是实实在在的战术兵团。“蓝军”构建了贴近实战的战场环境,把以陆地为主的平面战场变成了多维战场,逼迫“红军”快速决策指挥、快速机动部署、快速突击作战;“蓝军”从前沿到纵深综合设置了炮兵、坦克、装甲车、步兵等多种类型的打击目标,逼迫“红军”采取多种方式实施火力打击;“蓝军”全程构设了侦察、空袭、干扰等课目和战场保障行动,检验“红军”综合防护和保障能力。 演练结束总结讲评时,兰州军区领导对该机步旅高寒山地机动作战非常满意,认为是“多年来看到的最好的一次对抗训练”。 面对各级褒奖,黄冲和杨秉琦还是没有笑。因为他们明白,“考场优秀”不等于“战场打赢”。他们要笑在最后,笑在明日战场凯旋之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