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新浪首页 > 新浪军事 > 综合新闻 > 正文

读点古典原著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11月20日 06:40 解放军报
冯建勋

  据报载,央视“百家讲坛”栏目因其准确的历史与文化定位,收视率不断攀升。伴随着“眼球效应”,孔子、老子、刘邦、曹操、刘备、孙权、贾宝玉、林黛玉也越来越多地成为人们饭后茶余的话题。据我所知,部队的不少官兵,包括领导干部,也对《百家讲坛》情有独钟。大家由此对国学产生了一些兴趣,这是可喜的事情。但是,我觉得,尽管《百家讲坛》比较好看,电视媒体看起来也显得轻松,可它代替不了对原著的阅读。倘若以为看看《百家讲坛》就可以不必再看《论语》、《道德经》、《史记》、《汉书》、《三国志》
、《三国演义》、《红楼梦》等中国古典原著,那可真是舍本逐末了。

  电视媒体的普及,使社会进入了读图时代,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书籍的冷落。据调查,我国人均图书消费多年来一直处于低迷状态,人均阅读图书的时间也在不断下降。至于古代典籍,人们更是望而却步。据某团调查,官兵看过由四大名著改编的同名电视剧的比例在80%以上,而看过四大名著原著的还不到20%。我也问过一些《百家讲坛》的热心观众,热衷“易中天品三国”的不少人并没读过《三国演义》,更没读过《三国志》;追捧《刘心武解密〈红楼梦〉》的大都没读过《红楼梦》;收看《于丹心语》的与《论语》无缘;收看《老子的处世哲学》的却不知《道德经》为何书,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不可否认,电视属主流媒体,《百家讲坛》推出的文化与历史节目精品迭出,加之电视媒体直观、大气、逼真、出彩,有动感效果与视觉冲击,人们易于接受这种传播方式。但专家认为,人们对电视内容是被动接受,没有多少思考空间;更重要的是,《百家讲坛》推出的文化与历史节目无不以中国古典原著为母本,有的是对原著的解读,有的是对原著的延伸,有的是对原著的运用,有的还是从原著的某一角度或某一线索入手阐发一家之言。与原著相比,可谓一个是源、一个是流,一个是本、一个是末,两者不可同日而语。讲坛的“坛主”讲得再出彩,最多也是万变不离其宗。至于个别内容讲得牵强附会违背原意,甚至出现错讹,则有误人之虞。古典原著确实难读,不费精力,不下工夫,不具备一定的文化底子,是不好读进去,也是不好读懂的。但古典原著博大精深,气势恢宏,义理独到,满纸生辉,读进去了就有美不胜收之感。对于多数官兵而言,古典是读得下来的,不是不能读,而在于肯不肯读,如果真的想读,真的下工夫,那就会渐渐看到文化与历史之大观。

  总之,《百家讲坛》要看,由古典名著改编的电视剧要看,而这些电视节目所依据的母本——原著更要看。基层连队也应多做引导和普及工作,如果我们把电视节目作为向导,而把原著作为目的地;把原著作为主题,而把电视节目作为补充;把电视节目作为“矿泉水”,而把原著作为“功夫茶”,那就比较合适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