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新浪首页 > 新浪军事 > 综合新闻 > 正文

解密佤山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11月19日 06:44 解放军报
丹增

  作为云南文化资源家底普查工作的重要一站,我曾与专家们一道多次走访西盟佤山,与佤族同胞们一起度过了许多欢快而难忘的时光,也记录下了许多宝贵的民俗资料。在云遮雾绕的阿佤山里,在氤氲旖旎的勐梭龙潭边,这块神秘土地上的世居民族佤族,他们黝黑的肤色,鲜明的个性,古朴神秘的文化,奔放忘情的歌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解密佤山》作为一本图文并茂的佤族文化散文,以亲和易读的行文,同时不失理
论思索的严谨,对佤族文化作了全面梳理和记述,为读者打开了一道解读佤山、认识佤族的窗口,并为读者解开了关于这一民族许多鲜为人知的秘密。

  西盟佤族是我国56个民族中在新中国建立之前还保持了原始社会形态的少数民族。由于社会形态的直接过渡,使得西盟佤族的

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入发掘的价值。因为没有文字,佤族仅靠言行记录的文化体系,印刻着原始社会末期的佤族先民对于自然和人类的古老认识,内涵非常丰富。他们简朴贫乏又感恩快乐的“天人合一”的生活,又为其文化增添了与众不同的浓郁的民族风情。如果说云南的少数民族文化,因民俗、宗教、艺术多元融合,形成了世界上罕见的文化富矿,那么西盟佤族独特的历史价值,堪称一座金矿。正像作者所言,这是一部古老的人类历史相册。

  朱飞云、梁荔、刘军三位作者写作这部书的态度是谦逊的,认真的,也是面向未来的。本书不是一般的风情展示,没有驻足观赏,没有媚俗猎奇。在多年积累的基础上,作者历时两年多时间专门在阿佤山深处寻根溯源,进行田野调查,查阅研究资料,对西盟佤族的“司岗里”、“木鼓”、“剽牛”、“魔巴”、“江三木罗”、“猎头祭谷”等文化符号进行了梳理和解读。

  一方面,历史在这里积淀了独特而富足的民族文化,另一方面,发展的艰辛也使得这块土地至今还是扶贫的重点,让他们跟上小康步伐需要我们付出加倍的努力。如何把加快地区发展与保护发展佤族文化很好地结合起来,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要做好这项工作,须解读历史遗存,贴近民族生活,理解民族文化的深层次内核,对人类文明的走向获得全方位的审视视点。也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保护和发展璀璨多姿的少数民族文化。

  (作者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