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军事评论:愈是调整转型愈要安全发展 | ||||||||
---|---|---|---|---|---|---|---|---|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11月15日 13:30 解放军报 | ||||||||
钱毅平 胡主席最近要求把安全发展作为军队建设的重要理念确立起来。这是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方面,应当认真总结我们多年形成的一些关于安全发展的规律性认识,用以指导当前实践,使我们的安全工作不断从被动走向主动,从盲目走向科学。
“调整改革任务越重,越要坚持安全发展”——清醒把握部队建设的特殊阶段,把安全发展理念牢固确立起来 牢固确立安全发展理念,反映了相对和平时期部队建设发展的一般规律。历史经验反复证明,调整、转型之期,往往亦是多事之时;改革发展任务越重,越要重视安全发展。唯物辩证法认为,在事物发展的波浪式进程中,一般都要经历一些特殊的阶段。在这些阶段中,挑战与机遇并存,危机与转机并存;新旧观念碰撞,新旧体制交织,新旧装备共存,是一个矛盾凸现期,隐患爆发期。如果应对科学、举措得当,事物将跃升到新的发展阶段,否则就有可能遇到挫折甚至停滞不前。因此,越是国防和军队建设处于特殊阶段时,越要把安全放到突出位置来考虑,做到居安思危,审时度势,驾驭局面,确保稳定、稳步、稳妥地发展。 当前,我军建设正面临机械化、信息化复合发展的新形势,官兵思想观念不断变化,编制体制不断调整,武器装备不断更新,这些情况要求我们必须更加重视安全发展,坚守安全底线,务必把安全防范工作放到战略位置上运筹。 “安全是积极抓出来的,不是消极保出来的;隐患必须自觉消除,不会自然消失”——采取积极防范措施,坚决打好主动仗 多年的部队建设实践表明,安全是抓出来的,隐患是查出来的,事故是刹下来的。一味强调客观的观点、埋怨运气不好的观点、消极无为的观点,都是不正确的。只有积极防范的方针,才是坚持战斗力标准的正确方针。部队建设是一个武装集团的大规模的实践活动,存在这样那样的隐患,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是正常的、难免的。军队为了提高战斗力,必须坚持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的建设标准;而坚持这样的标准,就必定伴随着风险。但这并不能作为我们疏于防范的理由,不能作为推卸责任的借口,更不能作为消极保安全的依据。对提高战斗力与确保安全,要有全面的、辩证的认识。只有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重大隐患才能够排除,重大事故才可以下降。积极预防就必须主动抓安全,以科学的态度、科学的制度、科学的方法,努力探索我们所能认知的领域。在这方面,一些部队在实践中形成的“零缺陷、零故障、零失误”工作标准,“发现问题是政绩、解决问题是能力、揭露问题是素质、隐瞒问题是罪过”的工作作风,都具有方法论的意义,是我们提高安全胜算的法宝。 “越是顺利安全,治军越要从严”——只有从严治军,才能超越起伏循环的周期率 部队安全工作存在一种“周期率”现象。开始时,大家尽心尽职,全力以赴,工作标准高,制度落实严;随着时间推移,思想松懈了,作风松弛了,管理松散了,问题便随之出现。接着就必须进行整治,出现一个由严到散、以严治散的循环周期。剖析这个周期的所有问题,都不难从治军不严中找到根源;解决的思路当然只有毫不动摇地坚持从严治军。首先是坚持思想从严,始终保持强烈的忧患意识,牢记“完成不等于完美”、“成功不等于成熟”、“一次成功不等于次次成功”的客观规律,坚持“掌声过后一切从零开始”。其次是坚持制度从严,始终保持正规秩序,严格依据规章制度开展工作,不断加大检查督导力度,形成工作在制度中,人员在组织中,动作在计划中,行为在规范中,过程在掌控中的格局,有效防止制度失却、工作失范、人员失控、动作失序、过程失查。第三是坚持作风从严,始终坚持务实精神,从成功中查找不成功的因素,从落实中查找不落实的环节,从安全中查找不安全的成份,防止和克服“把安全要求当口号喊、把发生的问题当故事听、把别人的问题当笑话讲、把严重隐患当小事办、把没有发现问题当没有问题看”等错误思维方式,确保安全工作警钟常鸣,从严治军始终如一。 “把物的因素和人的因素捆在一起抓”——既重视武器装备可靠性的提高,更重视人员素质能力的提升 没有武器装备性能的稳定可靠,安全就缺乏物质基础;没有人员能力素质的提升,安全就缺乏主要因素的主导。对物质基础特别是武器装备,应始终坚持质量第一方针,牢固树立讲质量就是保生命、保胜利的理念;坚持尊重科学,严格按客观规律办事,经济效益服从安全要求,进度指标服从质量要求;坚持立足最困难局面考虑问题,在任何情况下都做到出现问题有预案,没有预案有措施,没有措施有办法,保证装备的完好率和可靠性。人的综合素质对保证安全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必须十分重视全体官兵素质的提高。在这同时,各级指挥员尤其是旅团单位主官,处在谋发展的最前线、抓安全的最前端、抓落实的最前沿,是部队建设的关键环节,应当特别采取使命驱动、措施促动、典型推动、关怀感动、领导带动等综合举措,使“不为诱惑所动、不为名利所累、不为得失所扰”成为他们的自觉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