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综合新闻 > 正文

先发者的瓶颈 后发者的路标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11月07日 06:19 解放军报
张玉文 付建宁

  进入21世纪以来,建设信息化军队已成为世界各国谋求战略优势的重要一环。由于不同国家国情、军情及科技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差异,各国在推进军队信息化建设中所走的道路、所遇到的困难及思考也千差万别。广泛深入地研究各国在探索军队信息化中所取得的经验及教训,对于我们今天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大业;对于我们及时有效地将后发劣势转化为后发优势,无疑具有深刻的启迪借鉴作用。——编者

  先发与后发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先声者夺人,先发者制人,先发的优势与后发者的劣势同样是明显的,但先发者的风险与后发者的效益也是客观的。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先发者并不必然导向最终的胜利,后发者也并不总是落后与被动。后来居上,后起之秀,后发者只要找到先发者的瓶颈及问题的症结,就能够有效地规避前进道路上的陷阱,用较少的“学费”,实现跨越式前进,从而赶上甚至超过先发者。外军在推进军队

信息化建设中所走过的弯路恰恰是像我军这样的后发者谋求跨越的路标。

  问题一:“美式”信息化之路是唯一的吗?

  军事变革的途径是由变革的物质基础决定的,也深受各国的战略思想影响。美国是世界军事变革的抢先者,也是建设信息化军队的“领头羊”,但其变革的动因是谋求军事上的绝对优势,通过在军事领域的一系列科技创新和突破,拉大与潜在对手的“时代差”和“技术差”,从而形成“不对称局面”,为实现和保持单极世界打造新的利剑。俄罗斯的军事变革主要是为应对美国及北约的威胁,利用其雄厚的军事基础,谋求新的战略主动,维护其在国际事务中的大国地位。英、法、德、日等国,力图通过军事变革,形成相对优势,能够在国际战略格局中发挥重要作用。发展中国家的军事变革,主要是为了反对外来侵略,为本国发展创造和平稳定的环境,受经济、科技基础所限,不具备全面变革的条件,多数采取的是被动式跟进发展的模式,机械化尚未完成,同时又要面临信息化的挑战,其军事变革既有主动原因,也有被动成份,从而决定了其谋求军队信息化的道路不可能千篇一律,只有一种模式。

  问题二:信息可以包打天下吗?

  国外一些军事专家认为,大量的信息作为实施有效军事行动的资源,其作用可能被估计过高了,重大军事决策不一定总是依赖基于信息的理性分析;关于军事转型的讨论过分强调了信息所给的回报,而未充分研究信息依赖所带来的风险;为实现信息交换而推行的网络化,不能完全取代作战机动;火力依然是部队战斗力的核心要素,信息不与火力相结合,将一事无成。二是军队信息化发展过程中部队战斗力容易衰减。推行军队信息化建设,从长远看无疑会大幅度提高部队战斗力,但从近期看往往伴随部队战斗力的暂时下降。这是因为在军队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部队原有的平衡被打破,新的平衡还未建立起来。三是信息化武器装备可能对军人作战产生负面影响。很多外国军事理论家认为,军人是作战的主体,即便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人仍然是制胜的决定性因素。但是,作战主体掌握了先进的作战手段——信息化武器装备后,容易产生依赖心理,限制主观能动性的发展。四是军事信息网络系统的脆弱性难以克服。一些美、英的信息专家说,军事信息系统及其基础设施在信息攻击面前的脆弱性无法完全消除,这些系统“无论上多少道锁”,总会有人找到一种入侵方法。

  问题三:技术创新就能带来“网络制胜”吗?

  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内核是发展全军性综合信息网络系统,正如美国新军事革命的积极倡导者威廉·欧文斯所说,当美军建成了集侦察与监视、指挥与控制及精确火力打击于一体的综合信息系统——C4KISR系统,美国的军队信息化建设就完成了,美国就建成了信息化军队。但是,从美军的技术和投入来看,其全军性综合信息网络系统的建设是缓慢的,效率和效益是不高的。美军从上世纪50年代发展自动化指挥控制系统至今,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还未建成互联互通的综合性军事信息系统,就是最好的证明。之所以如此,原因很多,但主要是美军领导人对建设全军性综合信息网络系统的难度估计不足所致。开始,他们认为,发展军事信息系统主要是技术和投入问题,是技术装备部门的事。实际上,建设全军性综合信息网络系统是全军的大事,涉及到观念更新、作战理论创新、军事信息技术深度开发、武器装备采办管理体制改革、军属组织体制转型等许多领域,军队乃至国家高层领导必须从战略全局出发,予以关注,进行总体筹划。

  问题四:信息“烟囱”是无法回避的吗?世界一些国家在推进军队信息化过程中,由于各军种、各部门、各部队分散建设,无全军性顶层设计或顶层设计滞后,造成建设的系统“烟囱林立”,系统体制“五花八门”,经费投入“五马分尸”;既浪费时间,又浪费资金,信息化建设效费比低、效益差。美军在信息系统建设方面就走了很大弯路。在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的几十年时间内,美军大部分军事信息系统的建设都主要由各军种、各部门负责,没有全军性的顶层设计,因而建设的系统过多,且不能互联互通。有鉴于此,美国防部近年来一直在做拆除“烟囱”的工作。据美刊报道,仅2002年就撤消了1000多个信息系统。美军的最后目标是,再用20多年时间,到2030年左右,建成互联互通互操作的全军性综合信息网络系统——基于全球信息栅格(GIG)的C4KISR系统。俄罗斯军队在建设全军性综合信息网络系统中已注意到顶层设计问题,并提出了“统一信息空间”概念。但其综合信息系统的顶层设计是不完备的,仍处于分散建设阶段。日本的军事信息系统建设仍以军种为主,尚无全军性的顶层设计,各系统间互联互通互操作能力差。印度各军种在军事信息系统发展上重复建设多,浪费严重,建成的“烟囱”是信息系统由于体制、标准不一致,不能互联互通。最理想的建设之路是在军事信息系统建设初期,就由上而下地进行一体化顶层设计。但由于信息化军队建设是一种前无古人的事业,无参照可循,因此各国都是先分散发展,大竖“烟囱”,然后再拆除“烟囱”,集中建设。出现这种现象的其它原因还有:一是对信息时代战争的信息化和一体化性质认识不足,以创新性作战理论指导系统发展不够;二是进行顶层设计本身要求高,难度大,既要有睿智的超前性,又要考虑错综复杂的多种因素;三是各军种、各部门自我封闭,有门户之见,各自为政,甚至进行恶性竞争。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