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战舰从这里起航 | ||||||||
---|---|---|---|---|---|---|---|---|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11月02日 05:51 解放军报 | ||||||||
深秋的一天,浩瀚南海,一场海上对抗演习正在进行。庞大的舰群中,一艘新型战舰分外引人瞩目,多种舰载先进武器飞天蹈海,尽显锋芒,标志着我人民海军水面舰艇具有了更为强大的综合作战能力。 首次亮相、首战告捷的这艘战舰,就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导弹驱逐舰。它的身上,凝聚了人民海军驻某造船集团军事代表室军代表们的智慧和心血。作为共和国新一代战
6000多张修改单,让新型战舰总体性能更优 2000年10月,一批专家悄然会师,对新一代战舰的设计图纸进行审查,海军驻某造船集团军事代表室的军代表们应邀参加。 这项工作非同小可。舰船布局是否科学合理、是否符合战术技术要求、各项性能指标是否先进可靠……都要逐一求证,反复计算。 在50多天的审图会战中,总审图师徐永明带领战友们夜以继日工作,向设计单位提出了近2000条改进意见,均被设计专家采纳。 战舰开工建造后,军代室的军代表们又相继提出上千条改进意见。为此,设计生产单位先后下达了6000多张修改通知单。 每一张修改单,都使新一代战舰的性能指标向前跨越一步,让战舰总体性能更优良。 战舰的隐身性是现代高科技装备的一个重要指标。总代表高峰在一次检查中发现,舰上的后桅杆设计有缺陷,当即提出修改意见。当时,桅杆已装舰,重新生产,需要一个月时间。 “不是颠覆性问题是不是不动为好?”面对众多反对声,高峰认准一条:“只要有利于提升战舰作战性能,就要尽最大努力去实现!”他带领军代表动手修改设计方案,经过7个昼夜的连续奋战,终于拿出了一套使新型战舰达到最佳隐身效果的设计方案。 新一代战舰上的大型电子装备多,会产生一定强度的微波辐射。如果不加以解决,势必影响官兵健康。副总代表孙明提出了增加“微波辐射告警装置”的设想。为此,他和战友们先后进行了30多次测试和模拟试验,艰苦奋战200多个日夜,告警装置终于研制成功,舰员健康有了可靠保障。 某新型雷达是新一代战舰上的标志性装备。在一次雷达试验过程中,军代表沈小东发现雷达捕捉目标后,数据更新速率较低,于是找到设计人员,提出了快速更新数据的思路。意见被采纳后,数据更新速率提高了数十倍。 8000多组数据,使新型战舰研制“风险归零” 新型战舰上,新研制的设备和装备超过30%。在国际造船史上,超过这个界线就意味着高风险。军代室将风险管理模式应用到装备研制过程中,通过采取风险预测评估、预警、化解等措施,使一个个风险“归零”,创造了我国舰船制造业的奇迹。 某大型雷达对基座与舰体的对接要求十分苛刻,误差不能超过一根头发丝。如此高的安装精度要求,在我国造船史上尚属首次。为化解安装风险,军代表们分头登门请教航天专家、精密工程专家,制定出多种防范风险预案,对300多个点进行了测量,采集了8000多组数据,终于使安装精度优于规定指标。 模块化舰船技术,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尝试过。军代室提出,应在该型战舰上推行这项先进技术,但承担研制任务的相关单位心存顾虑。一旦有闪失,就意味着整条舰功亏一篑,谁能负得起这个责任? “这项技术,对于提高我国造舰技术水平价值重大,有风险也值得尝试!”时任某军代局局长胡毓浩、总代表杜建明果断拍板。 军代室查友其、周洪江、孙明、顾益森、陶连新5位军代表受命担纲。经过6年艰苦攻关,终于在我国军舰建造史上成功实现了武器模块化技术的应用。 过人的胆识,建立在严谨的科学态度基础上。舰上的各种电缆总长度达数百公里,每根电缆的走向对不对、接头牢不牢,军代表顾益森都要逐一检测。为确保消磁电缆20年滴水不漏,他一次次从直径不到半米的圆孔钻进油水舱,打着手电,对电缆的密封、焊接点的质量仔细检查。 油水舱分布在舰的底层,双层结构,十分狭窄,年过半百的顾益森只能趴着检查。时值酷暑时节,每检查一次,他靴子里的汗水都能倒满一茶杯…… 9000海里试航,为新型战舰消除最后隐患 试航,是每一艘新造舰船的必经程序,目的是为了验证军舰总体性能是否达到设计指标的要求,以便在正式交付部队之前充分暴露问题,为战舰消除最后隐患。 机电组军代表曾喜在一次试航中发现,燃汽轮机在高速运转的情况下,供油装置工作有时不稳定。国内30多名专家攻关半年,问题仍然没有解决。 这个问题不解决,直接影响到新型战舰动力系统的可靠性。曾喜向军代室领导立下军令状:一定在新舰交付部队前啃下这块硬骨头! 从此,每一次试航,曾喜总是第一个到机舱,详细记录设备的运行参数,返航后连夜对比分析。他患有严重的胃病,胃曾被切除五分之四,可每一次出海,不管晕船呕吐多厉害,他始终没有离开机舱。 风里来,浪里去。前后试航10次,都以失败告终。曾喜毅然否定了自己设定的试验方案,推倒重来。经过3个月的努力,最终解决了燃油压力波动问题,使动力装备完美无缺。 舰上水、汽、油等各种管路有上万根,每次试航,主管军代表朱伟明都要反复巡查。一次巡查,他发现舵舱支撑管渗出海水,判断是舵压杆压盖进水,立即报告指挥组,建议终止试验。 当时,10多个试验项目同时展开,300多名技术人员紧张地测试着各自设备的参数,一旦终止试验,所有试验项目将前功尽弃。 “请相信我!”在朱伟明的坚持下,军舰提前返航。经专家组会诊,结果与朱伟明的分析判断完全吻合。采取技术措施后,彻底消除了舰艇航行安全的隐患。 新一代导弹驱逐舰的海上试验项目有1200多项,仅试验手册摞起来就有1米多高。新型战舰下水后,军代表们组织了长达120天、9000海里的航行试验,查出了试验中暴露出的300多个质量隐患,使新型战舰各系统交付合格率达100%! |